正文 第69章 新桂係篇(33)(1 / 3)

幸運的是,一度還對中日交戰隔岸觀火,除了說幾句同情便隻會慫恿蔣介石與日本妥協的友邦終於被卷入了這場難以避免的戰爭——希特勒終於動手了。那些認為自己已將希特勒捏在手裏揉搓並愛將其揉成什麼形狀就能變成形狀的友邦政客終於暴露了他們的淺薄,到底是誰將誰捏在手裏揉搓呢?到底是誰玩弄了誰呢?自從希特勒開始在歐陸發動聲勢浩大讓歐洲友邦猝不及防的閃電戰以來,一切自以為是的迷夢最終都被擊得粉碎,希特勒或許如他們所想將成為對抗共產主義的主要力量,但是,除了反共之外,希特勒更重要的屬性是一個極端的民族主義者,而他所要做的,從本質上來講,則是讓日耳曼民族成為歐陸乃至世界的主人。希特勒將要挑戰的不單是一個新興沒幾年的社會形態,他要挑戰的是擋在日耳曼民族前麵所有的對手,他要一個人對抗一個世界!歐戰的爆發給我們帶來的好處是,那些原本還在惺惺作態的所謂友邦看起來要成為真正的友邦了,至少英法等國應該已經清醒地意識到,即便蘇聯將成為對手,也至少不是現在,而當麵之敵,則是希特勒所在的納粹德國,當然還將包括不久後便與德國結盟的日本——日本是否會跟蘇聯死掐,現階段已經不是所要關心的問題了。

但是,就現階段而言,歐戰爆發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不幸。因為雖然友邦將最終成為友邦,但悲哀的是,在希特勒的強硬攻勢之下——從1939年9月1日閃電進攻波蘭開始,在短短的9個多月裏,德國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囊括波蘭、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等國,而在歐陸的第一次有決戰意味的德法戰事中,法國苦心經營的馬其諾防線成了擺設,德國的閃電攻勢迅速收到回報,居然瞬間占領了貌似強悍的法國,歐洲友邦各國自顧尚且不暇,又哪有空來管中國的閑事呢?德國在歐洲戰場上翻雲覆雨,難以阻擋,自然讓一丘之貉的日本感到無比振奮,為了體現這種振奮,日本甚至一改在中國戰場消極維持已占領區,不願越雷池一步的既定方針,在棗宜會戰完成原定計劃後更進一步,完成對宜昌的軍事占領——而此前日本囿於宜昌的地理位置和國內經濟環境,根本沒想過要保留宜昌。歐戰局勢如此,客觀上讓日本國際壓力得到瞬間釋放,也使日本國內的戰爭狂們重新審視他們所發動的這場戰爭。

棗宜會戰之後,日軍雖未能如願將我第五戰區主力一網打盡,但是收獲頗豐是顯而易見的,尤其是第33集團軍,在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都遭到了日軍的重點打擊,傷亡之慘毋庸多言,此戰之後,第五戰區的戰鬥力自然是受到了嚴重影響。李宗仁在回憶錄裏聲言沒有太大影響顯然不符合實際情況,對平漢線的威脅也由此大打折扣,主動進攻能力受到極大削弱,第五戰區在抗戰中的地位也開始明顯下滑。而在宜昌陷落之後,中國失去了鄂北鄂西江漢平原的廣大產糧區,日本更是在宜昌修建機場,對重慶進行空襲,而戰時陪都重慶麵臨日軍的直接威脅,這也標誌著抗戰最艱難的階段已經來臨。

抗戰至此,國際形勢和國內形勢對我已經極端不利,尤其是歐洲戰場上納粹德國所向披靡的表現更是讓本就對抗戰前途無甚信心的悲觀論者重拾悲觀論調,認為強大如法國都會在法西斯麵前瞬間淪亡,又何況是積貧積弱已曆百年的中國?抗戰士氣至此算是陷入了曆史最低點,而這也取代軍事態勢的不利成為我抗戰事業最大的障礙。在此階段,中共在敵後戰場領導了百團大戰,並也取得了不俗的戰果,一定程度鼓舞了抗戰士氣,但是,與之同時,百團大戰的消極影響也顯而易見,中共過早暴露了自身實力,導致此後日軍將大量資源投入到敵後戰場的掃蕩中去,並使第二戰線的中國抗戰陷入了極端被動,更要命的是,共軍在敵後戰場的蓬勃發展讓原本就對中共疑慮重重的蔣介石更加提高了警惕,此後國共摩擦加劇,內耗不斷,也極大影響了中國的抗戰大業。因此,百團大戰雖然獲勝,但也因此造成後續階段的全盤被動,可說是雖勝猶敗。而第九戰區同樣也遭到了日軍的重點打擊,各部雖奮勇作戰,取得了1941年年初上高會戰的勝利,但是,卻也在緊隨而來的第二次長沙會戰因判斷失誤而遭挫敗,日軍也借機占領了長沙,而這無疑又是對抗戰士氣的一次沉重打擊。

所幸天不亡我中華,在抗戰事業進入最低潮的同時,轉機卻也隨之出現,日本好戰派們在德國歐戰高歌猛進的鼓舞之下,認為爭奪全球霸權的時機已經成熟,為了爭奪東南亞的豐富資源,遂不顧自身實力所囿,先下手為強,於1941年12月7日偷襲珍珠港,發動了自取滅亡的太平洋戰爭。在歐戰爆發之後,美國雖表麵嚴守中立,但事實上美國高層已經意識到參與到這場戰爭將幫助美國提高國際地位,一旦贏得戰爭,美國也將正式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領袖,並由此獲得數不清的隱形利益。然而,美國的問題在於,人民對於戰爭的熱情並不高,要說服國會參戰也有一定的障礙,而在珍珠港事變爆發之後,美國高層終於如願以償打通了最後的障礙,正式投入到了二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