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1章 新桂係篇(35)(3 / 3)

李宗仁在這北平行轅主任的虛位上屍位素餐三年,期間國內局勢風雲變幻,國共內戰也漸趨激烈,國民黨從全麵進攻到重點進攻最後被共產黨戰略反攻,但是,這都跟李宗仁一毛錢關係沒有,因為他所轄各部一個他都管不著。作為一貫以來的強硬反共派——自北伐以來便是如此,李宗仁自是也想在內戰中施展一二,事實上,早在國共為接收日占區爭執不斷的時期,他就給蔣介石提議所謂後浪推前浪的接收方式,說要各支部隊逐次北移,以免精銳滯於滇緬,一時半會兒回不來,讓中共占了先,但是,蔣介石不理他——可不是唄,要照李宗仁的方案,北方就被雜牌們給搶了,蔣介石豈能願意?

李宗仁如今坐著個有名無實的大位吃白飯,想為內戰出點力吧,還沒人搭理,心境之苦悶可想而知。李宗仁是個不甘寂寞的政客,他當然不願意繼續在這個位置上虛度光陰,但是,李宗仁畢竟也在這個圈子摸爬滾打了這麼多年,知道機會遲早會來,現在要做的就是等待。很快機會就來了,1948年,國民黨宣布行憲,而坐了多年冷板凳的李宗仁終於等來了一展拳腳的機會。

政治秀

國民黨行憲這個事,其實說穿了就是一場演給別人看的政治秀——中共不是說蔣介石獨裁嗎?蔣介石就民主給你看,老子就搞選舉,老子還不帶你玩,氣死你!國民黨行憲把共產黨排除在外,雖然還拉了幾個小黨派做做樣子,但是個人就知道,那些個小黨派無非就是給點小錢過來露個臉,行憲跟他們有關係嗎?這次選舉,最諷刺的莫過於總統沒懸念,蔣介石嚷嚷說自己不參選,還把胡適騙得一愣一愣的,把總統癮給誘起來了,當然了,胡適被涮了,總統呢,也就那麼回事了。此次國民黨大興幹戈,倒是給了閑坐了好些年冷板凳的李宗仁一個重新出山的機會,不甘寂寞的李宗仁決定參選——當然不是去選總統,李宗仁瞄上的是副總統的位置。

別看李宗仁這些年裏頭好像啥事都沒幹,但是,對於選舉而言,李宗仁其實什麼都幹了。李宗仁為了這一天已經做足了功課,借著抗戰時贏得的良好聲譽,李宗仁趁熱打鐵,在北平行轅主任這個閑得不能再閑的位置上,為自己博得了個更好的名聲。李宗仁這幾年怎麼過的?沒事就請些知識分子、著名學者過來瞅瞅聊聊,聽聽他們的意見,反正閑著也是閑著,當然難免有些人說話不中聽。據李宗仁回憶說,費孝通就對政府很有意見,話說得也很衝,也就差沒罵娘了,而且連李宗仁這個擺設也一塊兒罵裏頭了,不過,李宗仁也不管他,隨他罵。久而久之,知識分子就覺得李宗仁這人不錯,至少還把他們當回事,有民主風範。然後,隻要是知識分子們日子過不下去了,李宗仁一準親自出麵打理停當,比如當年齊白石家裏頭沒米沒煤,快要開不了炊了,齊白石去行轅找李宗仁解決問題,李宗仁二話沒說,在行轅人員的配額中撥出了些給齊白石,幫他渡過了難關,齊白石為此感激涕零,還畫了幅壽桃橫幅,送給李宗仁,李宗仁對此頗是得意,一直將此圖掛在客室。這來來回回的,李宗仁跟北平的這些知識分子自然就極為熟絡,而這些知識分子當然也給李宗仁帶來了他所需要的政治形象。

此外,李宗仁對學生運動的處理也跟蔣介石背道而馳。北平素來是學運的中心,當時國共內戰正酣,學生們又都是青春熱血,再加上兩黨的政客這麼一煽呼,難免就有些磕磕碰碰的,蔣介石的態度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敢他娘瞎嚷嚷的,一律殺無赦,而中統和軍統的特務們有了這個活兒,人生也就有了盼頭,李宗仁不一樣,為了在學生中樹立形象,他的態度是由著去吧,鬧累了也就消停了。李宗仁在回憶錄裏還舉了個例子,說國大行憲的時候,學生們又鬧了,當時北平特務頭子叫馬漢三,得到上頭的命令,準備殺無赦,結果這事被李宗仁提前知道了,他就打電話給馬漢三,把他叫過來,說無論如何不許動槍,出了事他扛著,馬漢三這才沒動手,學生們這才逃過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