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耳鼻口舌,全通四氣(1 / 1)

曾國藩認為,人的耳目口舌都和春、夏、秋、冬四時之氣相貫通,也具有它們的某種屬性和特征。人的麵相和性格有著密切的聯係,然而這其中誰決定誰暫時難以辨清。曾國藩據此識人,頗有心得。

清鹹豐末年某日,李鴻章命三位新進淮軍將領去拜謁曾國藩。事後,李鴻章問他三人如何。曾國藩說:“那位臉上長麻子的,將來會有大成就。高個子的也不錯。隻有矮子前途有限,頂多不過是個道員罷了。”

李鴻章請他進一步說明,曾國藩於是解釋道:“他們三人來到後,我讓他們在大廳外的台階上站著等,過了大約一個時辰,就叫他們走了,始終未與他們正式見麵,也未說一句話。這中間我來回走動,借廳內一個穿衣鏡觀察他們。那個麻子可能認為我不傳見是刻意羞辱他,因此咬牙切齒、麵紅耳赤、似欲毆人,足見他有威武不屈的氣概。高個子則一直從容冷靜地站著,顯現此人沉毅有為。至於那矮個子,我麵對他們時他規規矩矩站好,我一背過去他便放鬆下來,這個人實在沒出息。”

這三個人,麻子是劉銘傳,高個子的是張樹聲,矮小的則姓吳。

姓吳的以後作戰常畏縮不前、投機取巧,真的隻做到道員而已。張樹聲則轉戰南北,積功升至兩江總督,政績卓著。至於劉銘傳,因智勇雙全,功成名就甚早:光緒十年(1884年)中法越南戰爭爆發,劉銘傳統兵到台灣,與法軍在基隆淡水一帶苦戰,結果大敗法軍;其後治台六年,修築鐵路、興辦實業,政績斐然,遺愛在民,為鄭成功以後之第一人。

三人日後的成就,證明了曾國藩的識人之準。

曾國藩對命相,有套說法是:“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就相貌來看,最重要的是五官端正。“相顧相稱,則福生。”五官勻稱協調,就會給人帶來福氣。

總體而言,人的相貌有清、古、奇、秀的分別。“清”即清秀之相。所謂“清者,精神翹秀謂之清,如桂林一枝,昆山片玉,灑然高秀,一塵不染。清而不厚則近乎薄矣”。清秀之人,體貌清秀可愛,就像桂林之枝,昆山之玉,俊秀挺拔,超凡脫俗。“古”指的是古樸之相。所謂“古者,骨氣嚴棱謂之古,而不清者近於俗也”。古樸之人,有的體貌怪異,有的醜陋不堪,行為多不合世俗,性格上一般傾向於內向、孤傲、冷僻。命運總格局,依其是否古怪中有清秀一麵而定。“奇”指的是人的麵貌奇特,身材雄偉,氣勢豪邁,是具有大智大勇之人。“秀”指的是秀致,眉清目秀,機巧伶俐,可親近而不媚俗,可愛而不乖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