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通過人的外貌、語言對人進行判斷,其中難免會有偏頗,因為奇特之人是很難鑒識的。比如邋遢道人張三豐就不注意衣飾外貌,也不講幹淨衛生,但有著舉世奇絕的膽識氣魄;據傳曹操相貌醜陋,身材短小,卻為一世之奸雄。
劉劭說“觀奇有二尤之失”。二尤之人,指的是尤妙、尤虛兩種人。這兩種人與常人大不相同,從外表根本看不出內在的質性。尤妙的人,內在蘊涵精華,外表卻沒有任何美飾麗資;尤虛之人,言辭浮華,姿容瑰麗,而內在卻與表麵大相徑庭,乖戾荒謬。
人的表裏不一,也是識人不易的原因。通常我們觀察尤妙之人,會因其形貌醜陋,而懷疑他知識淺薄;也會因其直率表露,而懷疑他是否忠厚老實。因此而造成遺漏賢才,或是一意孤行,誤用蠢才,悔不聽信忠言的結果;至於觀察尤虛的人,會因其形貌美麗,輕易加以信任,也會因其花言巧語,相信其真實。因而造成不能預先識別而加以提拔,或是因自己的成見,造成誤用人才。
這些外貌與性情不相符者,歸納起來大概有以下幾種:
有表麵恭敬無比,而卻心存怠慢者;
有外表廉潔謹慎,而實際貪婪者;
貌似賢明仁德,而實為小人者;
外表溫和善良,而實際卻一肚子男盜女娼者;
有外表忠厚老實,而實際內藏奸詐者;
有外表精明強幹,而實際毫無才情者;
有言語上果斷,而處事猶豫者;
有說話信誓旦旦,而實際卻言而無信者;
有表麵急躁、嚴酷,而實際上反倒沉靜、誠實者;
有表麵恍恍惚惚,言語散漫,而實際上是一個忠實者;
有外強中幹,外勇而內怯者;
有外表魯莽、輕率,而實際卻辦事有功效者;
有表麵嚴肅,而反倒平易近人者;
有外表無能,幹什麼都不行,而實際上卻什麼都能幹、無所不遂者。
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還是外在表現平庸,實際上深藏不露,我們都要加以注意,不能被表象所蒙蔽。
明朝的嚴嵩就是一個心險而術巧的奸佞人物。《明史》稱嚴嵩“無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竊權罔利”,這個結論可以概括出相當一部分事實。
嚴嵩其人無德行,他最大的本事就是巧於媚上,竊謀權力。他凡事看嘉靖皇帝的眼色行事,平時一切以迎合、取悅皇帝為第一要務。嘉靖皇帝雖然昏庸迷戀於信道求仙,但他卻自視高明,凡是拂其意的,不是廷杖,就是殺戮;唯獨對嚴嵩另眼看待。嚴嵩文采好,書法也好,經常寫文章對皇帝歌功頌德,再加上為人善於見風使舵,深為皇帝所看重。
為了獎勵嚴嵩,皇帝下旨加封其為太子太保,並讓他扈駕南巡承天府(今湖北鍾祥),一切賞賜與輔臣相同。
嚴嵩受到嘉靖皇帝的青睞和重用,便飄飄然起來,驕奢霸橫之氣日益顯露,貪汙腐敗隨之而來,收受賄賂成為常事。就是藩王、皇親國戚也概莫能外,如請求撫恤,或者是乞賜封賞、賜名等事有求於他,他都要收取好處費,才肯幫助代辦,否則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