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周恩來正在中共中央駐重慶辦事處工作,他立即決定將情報轉發莫斯科。鑒於這份情報十萬火急,關係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敗得失,他直接用俄文口述電文:“據可靠情報:‘巴巴羅薩(紅胡子)計劃’將在6月22日4時全麵展開!——周恩來”。電報發到延安後,當即轉發到莫斯科,斯大林親自收到。
1941年6月20日,蘇軍在邊境抓到一個德軍司務長,他向蘇軍投誠時報告了德軍將於6月22日發起進攻的消息。斯大林仍懷疑這是別有用心的人,為了挑起蘇德戰爭而派來的間諜。但當他看到周恩來的電報後,疑雲頓釋,立即發出命令,要求作好防範德軍突然襲擊的準備。
但是,由於部隊長期受“西線無戰事”的影響,這個為時已晚的命令對他們已經無濟於事了。蘇聯西部各軍區軍隊的司令部均在城市裏,部隊還在照常進行野營訓練,前沿各師的陣地隻有個別連隊值班防守。各軍區的通訊部隊還在參加國防施工,野戰炮兵和高射炮兵照常在射擊場打靶或在軍區集訓。飛機多集中在少數幾個機場上……
1941年6月22日,正是星期天,淩晨3時1刻,蘇聯西部長達1800公裏的邊境突然失去了黎明前的寧靜,巨炮狂吼,機群轟鳴。德軍共出動190個師、3800輛坦克、5萬門以上的火炮和迫擊炮、5100架飛機向蘇聯發動了突然襲擊。戰爭的第一天就突破了蘇軍第一道防線,15天後,德軍向蘇聯縱深推進了400公裏。西部重要的城市、交通樞紐、陸海空軍基地及部隊營房遭受毀滅性打擊,幾乎全部癱瘓。西部地區的66個飛機場全部遭到空襲,共損失1200架作戰飛機。麵對敵人的猛烈突襲,蘇軍幾乎完全喪失了抵抗能力,隻得向內地撤退。
由於戰爭的突然爆發,蘇軍的指揮係統也呈現出紊亂和不得力的狀態,為了適應戰局的變化的新形勢,許多高級將領,建議成立一個類似德軍總參謀部那樣高效率的統帥部作為指揮中樞。國防部提出由斯大林擔任最高統帥,統帥部的成員是:鐵木辛哥(國防人民委員)、朱可夫(大將,蘇軍總參謀長)、莫洛托夫(蘇聯外交人民委員)、伏羅希洛夫(元帥、人民委員會副主席)、布瓊尼(元帥、蘇聯國防第一副人民委員)、庫茲涅佐夫(蘇聯海軍人民委員)。斯大林在簽署這份文件時,作了改動,他提名鐵木辛哥為統帥。把“斯大林(聯共布)中央總書記、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寫到第一委員”的位置上。這或許是當時斯大林還在為自己對戰爭爆發估計不足而造成的損失感到自責或不安。但是這一安排使蘇聯的指揮係統卻複雜化。因為鐵木辛哥作出的重大決策,都離不開聯共(布)中央總書記和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斯大林的領導。這是一種明顯的不適合戰爭指揮需要的體製。6月30日,聯共(布)中央委員會,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和蘇聯人民委員會聯合決議,成立以斯大林為主席的國防委員會。7月19日,斯大林又被任命為國防人民委員(即國防部長)。8月8日他再次被任命為蘇聯武裝部隊最高統帥。
蘇聯人民在斯大林的領導下,浴血奮戰,蘇聯不僅沒有在兩個月內被希特勒消滅,反而經過不到4年的時間就攻克了柏林,滅亡了希特勒的第三帝國。“巴巴羅薩計劃”成了希特勒玩火自焚的殉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