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郡成為全國農民起義的中心。起義軍乘勝前進,分三路攻秦。吳廣為“假王”,西擊滎陽;武臣北進趙地、魏人周市攻魏地。吳廣圍滎陽,久攻不下。陳勝又命令周文為將軍,領軍繞過滎陽,進攻關中,攻破函穀關。這時起義軍已發展壯大到幾十萬人,有兵車千輛。
六國舊貴族相繼割地稱王,韓廣稱燕王,魏咎為魏王,田儋自立為齊王。不久,圍攻滎陽的吳廣被部將田臧陰謀殺害。其他幾支起義軍,先後也被秦軍各個擊破。公元前209年12月,章邯率軍向陳郡撲來,陳勝親自領導起義軍奮力抵抗。因為兵力太少,不幸失利,敗退至下城父。陳勝的車夫莊賈暗殺他後,投降秦軍。
陳勝的部下呂臣等人堅持鬥爭。呂臣率領的“蒼頭軍”進行了反攻,兩度收複陳縣,處決了叛徒莊賈。這支起義軍,後來與項羽、劉邦等人領導的起義軍會合,繼續同秦軍戰鬥。公元前206年,秦王朝在農民起義軍的沉重打擊下滅亡了。
陳勝、吳廣領導的秦末農民大起義雖然失敗了,但是繼起的農民軍推翻了秦王朝,開辟了中國古代農民反抗封建統治的新途徑。
4.楚漢相爭
秦朝末年,陳勝、吳廣領導農民大起義,六國貴族紛紛響應,各地豪強群起蜂擁,出現許多反秦武裝集團。發展到後來,項羽和劉邦成為兩支主要力量,楚漢相爭就發生在劉邦和項羽之間。
公元前209年9月,居住在會稽的楚國舊貴族項梁,殺死太守,發動起義。同時,劉邦在蕭何、曹參等人支持下,殺死沛令,自立為沛公。陳勝、吳廣的主力軍失敗後,項梁被拜為楚王上柱國,總理軍事。出於對楚懷王的懷念,項梁立楚懷王的孫子心為楚王,仍號楚懷王。
一係列的勝利使得起義各支部隊放鬆了戒備,項梁不久在交戰中戰死。秦軍主力在章邯等人率領下進攻趙,楚懷王派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率兵救趙。項羽因為對宋義不滿,憤殺宋義,令義軍“破釜沉舟”,每人隻帶3天口糧,表示決一死戰。最後項羽軍大勝。巨鹿之戰扭轉了整個戰局,秦軍20萬人投降項羽。
正當項羽北上救趙時,劉邦采取了避實擊虛的戰略向鹹陽進軍。公元前207年8月,趙高逼死秦二世,立子嬰為秦王,子嬰殺趙高。劉邦率軍直撲鹹陽,駐兵灞上,公元前206年,秦王朝滅亡了。劉邦攻占鹹陽後,廢除秦的苛法,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這樣一來,寬容大度的劉邦得到了秦人的擁護。
因為事先有約定,先入關中者封王。項羽聽說劉邦先入關中,氣急敗壞地率軍殺奔鹹陽,40萬大軍駐紮鴻門。劉邦軍隊隻有10萬人,隻好親自去鴻門拜會項羽。項羽的謀士範增想乘機除掉劉邦,就找項莊表演劍舞以伺機行刺。項羽的叔父項伯卻拔劍伴舞,掩護劉邦。鴻門宴以後,項羽殺掉秦王子嬰,火燒阿房宮。項羽在六國貴族的慫恿下,廢除郡縣製,仍然采取分封製,自立為西楚霸王,又封劉邦為漢王。不久,因為分封不均,新的諸侯間混戰爆發。
公元前206年5月,劉邦暗度陳倉,迅速占領全部關中,楚漢戰爭爆發。戰爭初期,劉邦處於劣勢地位,但他注意爭取民心,招攬軍政人才,因而在政治上逐漸據有主動地位。
彭城之戰使劉邦主力遭到殲滅性的打擊,劉邦的父親和妻子呂雉也成了項羽的階下之囚。原來追隨劉邦的諸侯紛紛背漢投楚,劉邦果斷采納謀士張良等人的正確建議,在政治上爭取同項羽有矛盾的英布,重用項羽原有部下彭越、韓信等人。
戰爭的關鍵一戰是成皋之戰,前後曆時兩年零三個月。項羽和劉邦圍繞戰略要地成皋展開持久爭奪戰。滎陽及其西麵的成皋,南屏嵩山,北臨黃河,汜水縱流其間,為函穀關的咽喉,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漢高祖二年五月,劉邦退到滎陽一線收集殘部。漢軍得到休整補充後,將楚軍遏阻於滎陽以東地區。
劉邦按照張良製定的謀略,遊說英布倒戈,派遣韓信破魏,聯絡彭越襲擾項羽後方,從而有力地遲滯了項羽的進攻。公元前204年5月間,項羽大軍進逼滎陽,劉邦向項羽求和,表示願以滎陽為界,遭到項羽的斷然拒絕,劉邦倉皇逃回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