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不斷侵奪中國國家領土和主權。由於南京國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日本侵略者在占領了中國東北三省後,又侵占熱河、上海、河北,增兵華北。直到1936年年底西安事變後,中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才逐步形成。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揚言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宛平城內搜查,鳴槍示威。中國方麵拒絕日軍入城。日軍即於當夜炮擊宛平城,從東西兩麵夾擊盧溝橋。戰爭開始後,日軍迅速調集軍隊,7月29日攻占北平,30日攻占天津。盧溝橋事變第二天,中共中央發表通電,呼籲“隻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我們要求立刻給進攻的日軍以堅決的抵抗,並立刻準備應付新的大事變”。9日,紅軍通電全國,請纓抗日。全國各界抗日救亡運動迅速發展。
7月15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談話,表示“最後關頭一到,我們隻有犧牲到底,抗戰到底”。8月14日,國民政府發表《自衛抗戰聲明》。
8月22日,宣布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設獨立指揮機構。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中國共產黨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蔣介石承認中國共產黨的合法地位,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9月24日,八路軍在山西取得了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1937年8月13日,駐上海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向中國軍隊發動攻擊。中國方麵由京滬警備司令張治中率3個師開進上海,奮勇抵抗,並主動出擊,一度將日軍打到黃浦江邊。淞滬會戰中國方麵參戰共約70萬人,傷亡16萬人,廣大官兵前仆後繼,堅守上海3個月,對日本戰爭狂人三月亡華夢想給了當頭一棒。日軍改在杭州灣登陸,進行包圍,11月12日占領上海,12月3日首都南京陷落。日軍製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1938年2月,華中華北日軍發動徐州會戰,4月3日中國軍隊取得台兒莊大捷。5月19日,日軍占領徐州,打通津浦線交通要道。1938年8月武漢會戰,在給日軍造成重大傷亡後,中國守軍於10月24日撤出武漢,改在宜昌、長沙構築防線,10月26日武漢陷落。日軍損耗巨大,補給不足,無力發動新的攻勢,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1939年9月到1941年1月,日軍連續發動3次長沙會戰,都被中國軍隊擊退。1939年11月,日軍發起桂南戰役,占領南寧,進至昆侖關;12月31日,中國軍隊收複昆侖關。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武裝進入淪陷區,開辟敵後根據地,積極開展敵後抗日遊擊戰爭。1940年7月,八路軍和地方部隊105個團發動百團大戰,給予日軍沉重打擊。
1942年,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配合英軍作戰,英軍不戰自潰,中國遠征軍損失慘重。1943年10月下旬,中國駐印軍對緬甸日軍轉入反攻。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喪失製海權,為打通陸上交通線,於1944年4月發動豫湘桂戰役。相繼攻占許昌、洛陽、衡陽、桂林、柳州、南寧等上百座城市,多個重要空軍基地也被日軍破壞。1944年6月,退回雲南的中國遠征軍開始反攻,打通中印公路和輸油管路線。
1945年8月,美國對日本先後投擲兩枚原子彈。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迅速擊潰了關東軍。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遞交投降書,9月9日,侵華日軍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和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結束。
日軍的侵略激起了中華民族空前團結、共赴國難的民族精神,經過8年浴血奮戰,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戰爭的徹底勝利,中華民族複興的光明時代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