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公開,你就不僅讓自己有丟臉的可能性,而且把監控工作外包了,而外包可以減輕你自己的負擔。有時候,你進步了,自己沒有意識到,而別人會指出來,這會起到鼓勵你的作用。事情失控時,最佳對策可能是向他人求助。有個流行的QS應用程序Moodscope,是一位與抑鬱作鬥爭的企業家開發出來幫助自己監控病情的。Moodscope能讓他每天迅速監控他的心情。除了利用Moodscope記錄自己的情緒波動情況以尋找情緒波動的模式和原因外,他還設置了一個選項:是否把結果用郵件自動發送給朋友。那樣的話,當他情緒低落時,他的朋友看到數據後就會聯係他。
“電子工具和數據隻是人們監控自己、監控彼此的催化劑,”戴森說,“你會找到最適合你的型號。你與朋友比較數字,也許是因為你不想在朋友麵前丟臉,或者是因為你不想讓團隊失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動機。”
如果你是敗家子,那麼為了更好地控製自己,你可以讓一個守財奴朋友監控你,在你打算瘋狂購物時警告你。如果你們倆一起研究你的花銷模式,你就可以明白你瘋狂購物的原因。你是否在心情好、意誌力弱時衝動購物?還是那種強迫購物者,即在覺得抑鬱或沒有安全感時購物?如果是後者,你就遭遇了心理學家所說的“誤調節”(misregulation)——錯誤地以為買東西會讓心情變好,買了之後卻發現心情變得更糟了。
即使你不是敗家子,記賬和比較也能讓你受益。你也許會發現你是個極品守財奴——這不是最糟糕的問題,但仍然是個問題,而且這個問題的普遍程度令人驚訝。行為經濟學家發現,神經質吝嗇也許比神經質揮霍更普遍,5個人中大概就有1個是神經質吝嗇。腦掃描找出了神經質吝嗇的罪魁禍首:腦島過度活躍,一想到要把錢拿出去,它就會發出恐懼信號。
研究者把腦島過度活躍造成的症狀叫做遠視(hyperopia)——與短視(myopia)相反,是太關注未來,犧牲了現在所致。這樣的吝嗇可能會浪費時間、疏遠朋友、讓家人生氣、讓自己痛苦。研究表明,守財奴並不比敗家子快樂,而且守財奴在回顧自己因節省而錯過的所有機會時會十分懊悔。誰都不想最後算總賬(不僅盤點資產而且盤點人生)時記起那句古老的諺語:“壽衣沒有口袋”。量化自我,涉及的遠遠不隻是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