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的發現,為中國古人類及其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礎,為人類進化理論提供了有利實證,是中國科學家為世界考古史做出的偉大貢獻。
盤古之後,出現了女媧。她按照自己的形象,“摶黃土造人”。有一天,女媧來到一處清澈的水池邊,就在池邊蹲下身來,拿起黃泥,按照自己的模樣,做了一個泥人。當她把這個泥人放到地麵時,泥人竟然活了。女媧不知疲倦地塑造出許許多多男人女人來。這些赤裸的人圍著女媧歡呼跳躍,虔誠地感謝她,然後就分散到各地去了。但人總是要死的,為了不使人類滅絕,女媧就替人類建立了婚姻關係,命男女們互相找配偶,讓他們生兒育女,一代一代地繁衍下去。
人是從猿演變過來的嗎
盡管女媧造人的傳說如此優美,但今天的人們受達爾文進化論的影響,大多數人相信人是從猿演變來的,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北京猿人”。北京人遺址於1921年被發現,位置在北京市西南房山區周口店鎮龍骨山北側。它是世界上發現材料最豐富、最係統的舊石器時代早期階段的人類遺址。1921、1923和1927年在“北京人”洞穴遺址陸續發現了三枚人類牙齒化石,“中國猿人北京種”這一命名在考古界誕生。1929年又在此發現了“北京人”頭蓋骨化石、人工製作的石器和用火遺跡,成為當時震驚中外的重大發現。
北京人洞穴堆積層厚40多米,根據對北京人骨骼化石、石器、用火遺跡等方麵的研究,考古學家們認為北京人大約生活在距今70萬年到20萬年間。北京人的腦容量平均達到1088毫升,頭部特征較原始,但已有明顯的現代蒙古人種的特征,男性身高約156厘米,女性身高約144厘米,食物主要來源於狩獵和采集。北京人已經懂得用火和吃熟食,用火主要取於自然,知道保護火種,火的使用完備了人的特征。這些就足以說明人類是由猿演變而來的。
北京猿人是怎樣生存的
北京猿人生活在周口店一帶。那時候,中國北方的氣候比現在溫和濕潤。山上山下,生長著樹林、灌木和豐茂的野草。凶猛的虎、豹、狼、熊等野獸,出沒在樹林和山野中。那裏還生長著大象、犀牛和梅花鹿。猿人的力氣比不上這些凶猛的野獸,但是他們能夠製造和使用工具。這種工具十分簡單,一種是木棒,一種是石頭。木棒,樹林裏多的是,但它是經過人砍削的;石頭呢,是經過人工砸打過的,雖然很粗糙,但畢竟是人製造的工具。他們就是用這種簡單的工具來采集果子,挖植物的根莖吃。他們還用木棒、石器來同野獸搏鬥,獵取食物。但是,這種工具畢竟太簡陋了,他們獲取的食物是很有限的,靠單個人的力量,沒法生活下去,隻好過著群居的生活,共同勞動,共同對付猛獸的侵襲。這種人群就叫原始人群。
幾十萬年過去了,猿人在艱苦的鬥爭中進化了。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的山頂洞穴裏,發現了另一種原始人的遺跡。這種原始人的樣子,已經和現代人沒有什麼兩樣。我們把他們叫做“山頂洞人”。山頂洞人的勞動工具有了很大的改進,他們不但能夠把石頭砸成石斧、石錘,而且還把野獸的骨頭磨製成骨針。別看這一枚小小的骨針,在那時候,人們能磨製骨針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有了骨針,人們可以把獸皮縫成衣服,不像北京猿人時期那樣赤身裸體。山頂洞人過的也是群居生活。但他們的群居生活已經按照血統關係固定下來。一個集體的成員都是共同祖先生下來的,也就是同一氏族的人。這樣,人類社會就進入了氏族公社時期了。
延伸閱讀
北京猿人頭骨失蹤之謎
1937年,日本侵略者的炮火斷送了北京周口店的黃金時代,發掘工作被迫中斷。禍不單行,1941年,珍珠港事件後,在北京協和醫學院由美國人負責保管的全部北京人化石全部失蹤。
在此後的60多年,北京人化石的去向成為科學史上的一大懸案,比較流行的說法都與日本人有關:一種說法是日本人占領秦皇島後將美軍保管的化石從火車上卸下,再用船運往天津,航海途中船隻沉沒;另一種說法是,這些化石被不懂價值的日本軍人扔掉了,或是被當作“龍骨”給賣了;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這些化石可能還靜靜地躺在日本的“阿波丸”號巨輪上,但這艘船在1945年4月1日被美軍潛艇擊沉於福建平潭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