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穿越到明朝做老百姓(2 / 3)

“富民為官”現象後來之所以消失,原因有很多,一是本身被選為富民的,多是憨厚老實的農民或者當地德高望重的鄉紳,雖然也不乏嚴震直這樣的能臣,但絕大多數人行政能力卻是有限的,幹工作更幹的很辛苦,隨著明朝教育的發展,科舉製度逐漸成為官場選拔的正途。富民出身的官員,也就日益絕跡。

明朝農民生活的變遷,最大的特點,就是從明朝開國到滅亡,農村土地兼並和貧富分化的日益加劇。這個變化並不止明朝有,相反卻是每個封建社會的老劇本,但放在明朝身上,也有自己的特點,首先是貧富分化問題,這其實是經濟發展規律,任何一個行業,都會有優勝劣汰,但明朝的問題是,國家以農業稅為主要稅收方式,而土地兼並的發展,卻讓農業稅日益萎縮,因此農民負擔日重,這其中尤其以經濟最發達的江南地區最為明顯,江南地區是明朝農業稅稅率最重的地區,但是明朝又有規定,士紳大戶有免稅特權,所以一些自耕農們,就把土地寄托在大戶名下,以此逃稅,這樣的情況,大戶得利,小民也減稅,然而國家的稅收卻因此受損。明朝中後期稅收日少的局麵,正是因此而造成。明朝的一大問題,就是稅收比例嚴重失調,主要承擔賦稅,依然以自耕農為主,可明朝中後期,商品經濟博興,工商業其實成了國民經濟中的大頭,然而放在稅收裏,工商業的比重卻依然低,結果就是該繳稅的,卻交的少,沒錢繳稅的,就交的多,交不起的就起來造反,最後把明朝給反沒了。

而如果穿越到明朝的城市,特別是中後期商品經濟高度發達的城市裏,那麼你的生活,就很可能是豐富多彩的。

明朝的市民文化有多繁榮,看看《明史》上的形容就知道了。由於明朝中後期商品經濟發達,人口流動加劇,明朝的城市也高度繁榮,人口數量激增,行業魚目混雜,三教九流雲集,在這樣的城市裏,一個人奮鬥的途徑,也變得日益多樣,比如說如果你是一個文士,考科舉考不上,放到其他朝代,要麼做個教書先生,要麼回家種地,很可能清貧一生,放在明朝卻又許多新的出路,比如可以給官員做師爺,給商人做參謀,甚至還可以去戲班子寫戲。走在明朝的街道上,你可以看到各色人等,誌得意滿的達官顯貴,衣著華貴的商人,街邊青樓窗口,花枝招展的妓女,甚至連婦女都有許多新職業,比如出入於官宦小姐家的女幫閑等。許多當時造訪中國的歐洲傳教士認定,明朝城市的繁榮程度,遠在同時代歐洲城市之上。每一個明朝城市在外人眼裏,都是一個充滿誘惑力的花花世界。

在這個世界裏做老百姓,奮鬥的內容,也是可選擇的。比如如果你要打工,到了一個城市後,首先要找當地的“會館”,也就是由你的老鄉開的招待所,在會館登記注冊後,就可以白吃白住,然後會館負責給你找工作,找好工作後就可以合法在當地自食其力,但是,如果你工作不滿一個月就自己辭職,後果就是嚴重的:名聲算臭了,在當地無法再混了。而且明朝一個城市的工作,在當時也是五花八門,除了可以做工人,做傭人外,甚至就算是青皮混混,在城市裏也有行業——青手。這個職業有兩個業務,一個是打人,比如收人錢財後替人修理人,二就是替人挨打,比如某人犯了事,要被衙門打板子,不想被打,就可以花錢雇青手替自己挨打,通常挨一次打收費十兩,幹這個行業,就算沒膽量打人,隻要能咬牙挨打,也絕對有機會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