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3 / 3)

在這個例子中,如果小航直接去討要,就會使雙方都根尷尬——畢竟隻是一點小東西,再說對方也不是故意的。而用自己的行為為對方作出示範,就會避免了這種尷尬,使對方在接受你的建議的同時,還會對你心生感激。

對這些不拘小節的人,也可以通過委婉的勸說來達到說服的目的。特別是對那些輩分高、資格老,或者擔任一定領導職務的人,一定要用委婉的方式,讓他明白你不大讚賞他的行為習慣或態度、作風。

小吳的鄰居是同單位的老金,老金不僅是廠裏的工會主席,而且技術上有一手,待人也熱情誠懇。但是,老金在生活上卻比較馬虎,不講儀態。夏天,他常光著身子,穿條短褲走這家串那戶。小吳是技術科的,中專畢業,作為一個有知識的女性,她很不習慣老金的這種行為。

一個雙休日,老金邀小吳的丈夫去另一個同事家下棋。小吳對丈夫說:襯衫穿上,到別人家去總得有個樣子。拖鞋脫了,換雙涼鞋。這一講,老金馬上有所覺察,他說:等一下,我也去穿件襯衫、換雙鞋。

小吳見時機己到,趕忙笑著說道:金師傅,您這個人很熱情、很隨和,可我覺得在穿著上太不講究了,有時讓人受不了。待老金穿好衣衫返回,小吳讚揚道:金師傅,這一身多神氣啊!說得金師傅舒服極了。以後,他漸漸改變了原先不講儀態的習慣。

在這個例子中,小吳就是通過勸說自己的丈夫,從而間接地說服了老金,讓他改掉了大大咧咧的毛病。這要比對老金直接說他不講究儀表好多了,因為說不好就會讓對方覺得你看不慣他,從而會影響雙方的感情。

生活中,正麵的勸告往往會使人產生逆反心理。這時,不妨獨辟蹊徑,換個方法來勸說,從側麵打開缺口,或許能事半功倍。旁敲側擊法是一種比較實用的好方法。旁敲側擊法一般多以人與人的感情為媒介,以人對新事物的興趣、注意力或以列舉有關事例為突破口,時其進行攻心。

在說服別人時,要善聽弦外之音,還要會傳達言外之意,隻有這樣,才能搞好奧妙的人際關係。老於世故之人大都擅長話裏有話,一語雙關;精明之人無須多言直語,即讓你心裏明明白白。並且,用這種方式提出自己的要求,或者表明自己的不滿,比直接說明的效果要好得多。

荷蘭物理學家彼得-塞曼,大學一年級時十分貪玩,物理成績也不好,被人稱為浪蕩公子。為此,他的母親很傷心。為了勸告兒子,她講述了這樣一段往事:他們的家鄉位於西海岸的一個半島上,自古以來常被大海淹沒。1860年5月24日午夜,家鄉又遭到了大海的侵襲,一個孕婦在孤舟上漂流了幾天幾夜,產下了一個男孩兒——彼德塞曼。幸鄉民救助,母子二人才平安無事。接著,母親不無悲哀地說:早知塞曼是個平庸的人,我當初就不必在海浪中拚搏努力了。塞曼聽完母親的話,羞愧萬分。從此,他改掉壞習性,努力學習,最終榮獲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有些女孩子喜歡動不動就生男友的氣,以顯示自己有個性。如果這個女孩兒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或是兄長的嬌妹妹,就更是不能容忍別人對她的不滿。有些癡情的男孩子因為自己的某句話引起女友的不快,生怕得罪自己的公主,會忙不迭地賠禮道歉,更有甚者會貶低自己請求原諒,以示對戀人的忠貞。其實大可不必如此,你可以采用柔性敲打的方法讓對方自己覺悟。

某局長的千金小徐和本單位的小李談戀愛時,總是顯示出某種優越感,因為小李是農家子弟,大學畢業分在局裏做科員,沒有什麼靠山。

有一次,小徐到小李家做客,對小李家人的一些生活習慣總是流露出看不順眼的情緒,並不時在小李耳邊嘀嘀咕咕。吃過晚飯後,小徐把小姑子使喚得團團轉,一會兒叫燒水一會兒又讓拿擦腳布什麼的。

小李看在眼裏,很不是滋味。他借機笑著對妹妹說:要當師傅先學徒嘛!你現在加緊培訓一下也好,等將來你嫁到別人家裏,也好擺起師傅的架子來。小李這麼一說,小徐當時似乎聽出了什麼,過後不得不在小李麵前表示自己有些過分。

小李不失時機地用要當師傅先學徒的俗話來提醒小徐,避免了直接衝突。即使對方當時略有不滿,過後也會有所感悟的。

需要說明的是,交際情境並非都由自我選擇與設計,如果是由對方選擇和設計的,就要注意交際的情境意義,做到準確理解、靈活應變,防止勸告或說服的被動與失誤。

第五節一言而勝一言而敗

所謂一言而勝,就是說這一言,說到了對方的心上,打動了對方,實現了自己的目的。所謂一言而敗,就是說你的話沒有說到人家的心上,人家不愛聽,你就算白說了。對於銷售來說,抓住顧客的心,是說服顧客的利器,是把握主動權的保證,隻有抓住顧客的心,才能讓顧客一步一步,循循善誘,激發顧客的購買欲望,使其產生擁有這種商品的感情衝動,促使並引導顧客采取購買行動。

其實不少銷售員都有良好的口才,能打動顧客的好銷售員卻並不很多,原因就是所有的銷售員說同樣的話,所以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與眾不同,有更出色的口才,作為銷售員,在銷售洽談中如果能把握對方心理就可以一言而勝或一言而敗。

子貢說:一個人所說出的言辭,得當與否,關係著本身的得失和國家的安危。

《詩經》上說:君王講話的語氣和悅,能使老百姓覺得心安。

辭令的功能在於使我們待人接物時,獲得通達。

主父偃說:一個人不善於辭令,還有什麼用呢?

從前鄭國子產因為善於辭令,得到趙武的禮敬;王孫滿明白言談之道,楚莊王聽了自覺慚愧;蘇秦善遊說,使六國得到安全;蒯通也因善於言辭而保全性命。

因此,說服別人,古有可以用來尊敬君上,提高自己身份,今可安定國家和保全性命的工具。所以言辭不可不講究,而遊說之道更不可不擅長。

所以,語言言辭的更要酌精一下,以防一時之誤失敗後,帶來一係列的問題。

第六節製造笑料脫離麻煩

對於我們身邊熟悉的人,或者是與我們的工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的人,當他們向我們提出一些令我們無法照辦的事情時,在拒絕時,就不能態度生硬。此時,最好運用幽默的力量,使自己的拒絕看起來是可愛的、富有人情味的。

對待那些誘使我們作出肯定答複,從而有利於對方、不利於自己的狡猾之輩,我們自然會理直氣壯地拒絕。但是,對於我們身邊熟悉的人,或者是與我們的工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的人,當他們向我們提出一些令我們無法照辦的事情時,在拒絕時,就不能態度生硬。此時,最好運用幽默的力量,使自己的拒絕看起來是可愛的、富有人情味的。

美國跟前蘇聯剮簽署了一份《關於限製戰略核武器的四個協定》,隨行的美國記者團就在莫斯科一家大賓館裏,向負責此次任務的基辛格打探情況。

蘇聯一年能生產多少戰略性導彈?有記者問。

大概250枚。基辛格回答。

那美國呢?美國有多少潛艇導彈配置分導式多彈頭?有多少遠程導彈配置分導式多彈頭?

這個問題很尖銳,很棘手。基辛格決定避開鋒芒,於是,他微笑著向記者解釋道:我不是很確切地知道配置分導式多彈頭的遠程導彈有多少。至於潛艇導彈,數目我是知道的,但是我有一個疑惑——不知這屬不屬於國家機密,因此我不能貿然回答。

不屬於國家機密,是對外公開的。有記者自告奮勇,為基辛格解除疑惑。

對外公開的?那你說是多少呢?基辛格反問道。

在場記者哄堂大笑,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就不了了之了。

基辛格拒絕透露導彈數目的回答非常巧妙,他沒有采用那種大家慣見的外交辭令—一無可奉告,而是佯裝不知自己的回答是否涉嫌泄露國家機密,因此不能貿然回答,這樣的拒絕有理有節。而在記者緊迫不舍的情形下,他又利用對方自相矛盾的說法,把問題推給了對方,從而回避了這一敏感問題,並使記者們在笑聲中,不再追問下去。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丘吉爾領導著英國人民配合盟軍戰勝了法西斯,成為英國的民族英雄。在他戰後退位時,英國國會擬通過提案,為他塑造一尊銅像,陳列在公園,使英國人民永遠不要忘記他的卓著功勳。

丘吉爾聽說之後,認為這樣做不妥,於是表示了拒絕。當然,他沒有直接拒絕,而是采用迂回幽默的方式讓民眾感受到這位偉人的風度。他說:多謝大家的好意,可是我不喜歡鳥兒在我的銅像頭上拉糞,還是請大家高抬貴手吧!

聽到這樣的拒絕,誰還肯和這位有趣的人作對呢?

丘吉爾的理由很有趣,他以玩笑的方式,輕鬆簡單地回絕了人們的好意。試想,如果他講出一些大道理來,或者大加謙虛,勢必會掃了大家的興致,說不定還會讓民眾因這件事而對他產生不好的印象。而他采用這種方式,很有人情味,給人的感覺很舒服。因此,任何人聽了這種聲明,都很難狠下心來堅持己見。

當我們遇到尷尬,或者陷入窘境中時,千萬不要慌張,一定要保持理智。不妨開個玩笑,用詼諧幽默的話語,讓對方在笑聲中體會到自己的要求,也讓自己在笑聲中變得從容、自然。

對付軟磨硬泡的尷尬,笑聲和幽默是最好的潤滑劑。有句俗話說的是伸手不打笑臉人,隻要你能夠笑,會笑,受纏著很難跟你認真翻臉,而這會使你得以繼續泡下去。

海耶斯是美國俄亥俄州的著名演說家。他一直記著30年前,當他還是一個業務生疏、緊張兮兮的實習推銷員時,推銷收銀機的情景。

一位老練的前輩帶我來到我們的目的地。我們走進一家小商店,向老板說明了我們的來意。誰知,老板一聽,大叫道:我們對收銀機沒興趣!

此時,那位前輩就靠在櫃台上,咯咯笑了起來,仿佛他剛聽到世界上最好笑的故事一樣。店裏的人都奇怪地看著他。

過了一會兒,那位前輩直起身子,微笑著道歉說:我忍不住要笑。你令我想起另一家商店的老板,他也說他沒興趣,後來他成了我們最好的主顧之一。

隨後,這位熟練的前輩繼續很認真地展示他推銷的貨品。每一次老板表示對這種東西沒興趣時,這位前輩就把頭埋在臂彎裏,咯咯地笑了起來,然後他括起頭來,又說一個故事,說的同樣是某人在表示不感興趣之後,買了一台新的收銀機。

在這個過程中,大家都在看著我們。我當時窘得要死。我想:別人肯定會認為我們是一對瘋子,他們會馬上把我們趕走,或者直接把我們送到精神病醫院裏去。

但是,那位前輩卻全然不顧這一切,隻是按照程序繼續做著自己的事情:略略地笑,把頭埋進臂彎裏,抬起頭,講出另外一個有趣的(他自己認為的)事情。

但是,奇怪的事情發生了。不一會兒,我們搬進來一台新的收銀機,然後,這位前輩以行家的口吻向老板詳細認真地講解了收銀機的用法。您精怎麼著?老板買了下來。

而在整個過程中,我一直在擔心我們會被掃地出門。這樣的結果,實在令我太意外了

在這個例子中,那位前輩之所以能夠說服老板,用的就是笑的力量。在老板的每一次拒絕中,他都會咯咯地笑,在笑聲中,老板會不忍心趕他們走,於是他們就有機會繼續說下去。隻要有這種機會,就會有成功的機會。因此,他們用笑聲一次次地爭取了機會,並最終取得了勝利。

大部分的人都會對帶著笑臉的人有一份莫名的好感。明朗快樂的臉可以讓人有安全感;陰暗的臉色,總會給人一種疑惑感、嫌惡感、威嚇感。因此,我們不能不注意自己是否是一副明朗的表情。可能的話,總是讓自己有一副明朗的笑臉。如此下去,對方很可能被你笑化,改變自己的初衷,答應你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