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6章 晁錯,真的削了 (1)(2 / 2)

應高:大王此言差矣!彗星出,蝗蟲起,正是造反好時機。如果大王願意與吳王聯合,取得天下,咱們各分一半,豈非妙事?

應高此話極具殺傷力,從去年到今年,即公元前155年到公元前154年,天空前後兩次出現彗星。第一次出現在東北空,第二次出現在西邊。此兩次彗星出現,都象征著戰爭的災難即將來臨;火星及木星反向運行,則是犯上作亂的征兆。難道說,這都是上天的安排?

劉卬猶豫了。

天下,各分一半。一個東皇帝,一個西皇帝。原來,諸侯王離皇帝,僅僅是一步之遙!

實在誘惑啊!

此時,應高注視著劉卬,等待著魔鬼戰勝天使。最後,劉卬終於點頭,隻說了一個字:善!

應高立即返回吳國,將這個“善”字還報劉濞。然而,劉濞聽完應高的彙報後,馬上下決定:我必須親自跟這個膠西王麵談一下!

是的,劉濞擔心的是,劉卬臨時變卦。

於是,劉濞假扮吳使者,秘密前往膠西國,再次與劉卬就造反之事交換了意見和造反方案。然而,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當膠西國的諸官聞聽此事,個個就像熱窩上的螞蟻,提著腦袋和諫書求見劉卬。

他們的勸諫是這樣說的:你做這事就不怕讓你老娘擔心嗎?況且,事奉一主都這麼多事,如果天下冒出兩個皇帝,那不全亂套了嗎?

麵對以上苦諫,劉卬隻有一句話:主意已定,請勿多言。

搞定了膠西王,劉濞終於放下半顆心。接下來,楚國和趙國等諸侯就好辦了。果然,吳使者紛紛傳回好消息,除了膠西國外,還有以下諸侯王:楚王、趙王、膠東王、菑川王、濟南王,總共有七國。另外還有兩個有待考驗的諸侯:濟北王和齊王。

各就各位,就差劉濞一聲衝鋒的口號了!

七國,真的反了!!

果然,漢朝還是點燃了導火線:當劉啟削吳國兩大郡的文書到到吳國時,劉濞立即行動,誅殺漢吏兩千石以下所有官員,向諸侯們發出了圍攻漢朝的號令!

此時,楚趙兩國群臣諫聲迭起。然而,劍已拔出,鑼已響起,這注定是一場不可收拾的大戲。誰想擋路,誰先流血。於是,楚趙兩個諸侯王刀起頭落,殺聲一片,把勸諫高官的肥頭大臉通通砍將下來。

現在,舉目望去,整個中國,反聲一片。北邊,趙國發兵至西界,以待吳楚兩兵,共奮向西;同時,趙國也把塞外匈奴拉將入夥,準備連兵打劫漢朝;南邊,劉濞亦發使往閩越,聯合發兵;東邊,膠西王、膠東王等四國已兵馬鼓出。

可是就在這時,有一個人說,我不幹了。

這個人,正是齊王劉閭。

有必要說一下,齊王國、濟北王國、膠東王國、膠西王國、菑川王國、濟南王國等六國,原屬齊國。孝文帝時,劉恒可憐劉肥幾個兒子無王可當,便把齊國一劃為六,分封劉肥諸子為王。

造反之前,兄弟六人是開過會的,齊王也是點過頭的。好了,現在突然反悔,臨陣脫逃,什麼意思嘛。

如果說,濟北王臨時沒有響應,那是因為他被郎中令劫持,動彈不得,那是可以原諒的。可你劉閭突然放棄造反,是不是想看我們四兄弟當婊子,你一個人留守齊國立貞節牌坊?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沒有什麼好商量的啊。攘外必先安內,打!

於是,膠西王劉卬及膠東王劉雄渠等四個兄弟開了一個碰頭會,最後一起對劉濞說道:吳楚先打前鋒,等我們幾兄弟清理完後花院,再西向與你們共軍奮鬥!

果然,劉卬自告奮勇地充當兄弟四國聯軍黑老大,率兵打到了齊國首都臨菑。一夜之間,想立牌坊的齊王,被四個婊子王團團困住!

此時,全國造反形勢真是一片大好。前方,吳楚兩國連破漢朝前哨梁國數城,一路砍殺,銳不可擋。但是,劉濞當然不會為贏了幾場戰爭,就驕傲自得。因為,出征之前,他把所有老本都押上了。如果贏,就贏得天下;如果輸,也要準備輸個精光。

劉濞的全部家當就是:吳國上到六十二歲,下到十四歲,管你會不會打仗,隻要走得了路,拿得起槍,必須通通上陣,準備為國捐軀。數了一下,大約有二十餘萬人。

劉濞,你不能輸啊。一輸,全國人民也跟著你玩完了。我想,今年六十二歲的劉濞心裏肯定在心裏無數次地念起這話,不斷地給自己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