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錯,你真的捅到大馬蜂窩了!此時的劉啟,早就急成了樹上跳腳的猴子。自漢高祖立國來,盡管諸侯造反不斷,可是從來沒有這麼大的聲勢,一下子冒出七個牛鬼蛇神,要衝上跟玉皇大帝較真來了。
聽說,人體長期無病,那樣未必是好事。反而是,一年半載地感冒風寒,可以增強身體免疫力。劉恒在位時,匈奴就給他鬧過三次大風寒,劉興居及劉長就給他鬧過兩次小感冒。事實證明,這些風寒和感冒都不是白得了。因為,劉恒從這幾次患病中,得到了一貼能解燃眉之急的藥方。
這貼良藥,當然指的就是周亞夫。
周亞夫的治病功能不是我吹出來的。劉恒臨崩前,就叮囑劉啟一句話:小子,你給我記著。有困難,找亞夫,他是個可以肩挑重任的好同誌。
於是,當吳楚等七國造反的消息傳到長安時,他第一個找到周亞夫,並且馬上做出以下部署:第一,拜都尉周亞夫為太尉,將三十六將軍迎戰吳楚聯軍;第二,遣天下第一賣友求榮者酈寄率軍擊趙;第三,派以哭彭越聞名天下的欒布為將軍,前往東方救齊。最後,劉啟還想重新啟用一個重要人物。
這個人,就是外戚竇嬰。
於是,劉啟緊急召竇嬰進宮,準備啟用。然而,當竇嬰聽說劉啟要拜他為大將軍時,隻見他兩手作拱,歎息般地說道:哎,多謝陛下抬舉了。國家危急,我也想為國效命啊。隻可惜地是,我身體有病,能力又差,不足擔當如此大任啊。
其實,竇嬰心裏更想罵劉啟的是: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當初是誰叫你不要削侯的,是我竇嬰啊。好啦,扁鵲明明告訴蔡桓公說你身體有病,得趕快治,可你就偏不信。現在疾入骨髓,知道回來找我治病了是吧?你以為我是誰呀,揮之則去,招之則來。我告訴你,沒有那麼好的事。
竇嬰一番推辭之話,讓劉啟一時苦笑不得。這個竇嬰,你就別裝了。你不就惦記我不聽你勸嗎?還有啊,當初竇太後修理你的那點陰暗賬肯定還記得牢牢實實的。不過,現在是什麼時候啊,您還把那破事放在心上啊。
於是,劉啟對竇嬰說道:竇太後削你門籍的事,她已經慚愧了。你呢,這事就小化無吧。再說了,國家危難之際,您一個大俠義之人,怎麼能坐視不管呢。
嗯,這話聽起來,還是挺舒服的。竇嬰一時無話。此時,劉啟見火候已到,立即拜竇嬰為大將軍,同時賜金千斤。
但是,劉啟賜給竇嬰的這兩樣東西,竇嬰隻拿走了大將軍一職。至於千斤,則全部排在辦公室的走廊外,並且告訴將士們,缺錢的就自己拿去花吧,千萬不要替我心疼。
好一個俠氣十足的竇嬰!
可對劉啟來說,竇嬰願受拜大將軍,讓他心裏終於落了一塊石頭。竇嬰的主要任務是屯守滎陽,防範齊趙兩兵越境深入。此樣布署,劉啟可不是病急亂投醫。同樣的,他也是拿出了全部家當和劉濞對著幹的。
兄弟們,這次就全看你們的了。劉啟握緊了拳頭,準備還擊了。
晁錯之死
大師李敖說過:弱者,多不好活;強者,多不好死。如果拿此話套在晁錯這個強者身上,那是一點不為過的。拋開國家大義,從私有情緒來論,晁錯削藩之計,確有離間帝王骨肉之嫌。凡是挑撥離間,不受天譴,亦受人禍。此中感觸,數晁錯父親最能體悟。
此時,晁錯父親從千裏之外的老家潁川趕到長安。老人家一見到兒子,就發問:外麵鬧得沸沸揚揚,你知道嗎?
晁錯:我知道的。
晁父:你身為人臣,侵削諸侯,疏人骨肉,口語多怨,請問,你這是想幹啥呢?
晁錯:你要理解,我這是為了國家。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廟不安啊。
晁父:為了劉氏的安定,卻要亡了晁家的種,你認為這樣做值得嗎?
晁錯:……
晁父歎息一聲道,好吧。國家國家,無國就無家。為了國家,丟了小家。那俺這個當爹的,隻好陪你走到黑了。說完,晁父告別晁錯,哀傷離去。
沒多久,消息傳來:晁父飲藥自殺了。他隻留下一句話:我真的不想看到災禍降臨的那天,好死總比禍死好。
悲哀,似乎已經不能表達晁錯真實的情感。晁錯和他父親這條不可逾越的鴻溝,注定難以填平。古今以來,忠孝總難兩全。為國家,幹革命,當然就不要舍不得小命。父親可以曲解我,諸侯可以攻打我,但是,我怎麼能讓曆史遺忘我?!
是的,青史留名,是一個政治家最大的夢想。如果沒有這個作為驅動力,那麼所謂的政治家,不是混混,估計就是國之蛀蟲。晁錯當然不是混混,亦不想做蛀蟲。他現在最想做的,是要怎麼搞掉這些肥狼般的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