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觀園”的藝術構思(2 / 3)

一就“大觀園”的山來說,我們不妨就它建築群中人物活動的背景,來劃分成為三個區域。其間尤以“蜂腰橋”、“沁芳亭”和“蘆雪亭”等處,演出的故事,都有重要的情節,和主要人物關係最為密切。恰巧,這裏也正是山勢的重要部分。為了便於敘述,也為它來個題名,我們不妨稱這兒為“上天竺”。

再過一段山路,南邊是“凹晶館”,北邊是“凸碧山莊”,這兒就是史湘雲和林黛玉夜吟聯句的地方,這是大家最為熟悉的,因為這也是“冷月葬花魂”得句的地方,它是山勢的中段,我們不妨稱這兒為“中天竺”。再過去,便是“寥風軒”,通過竹橋就是“藕香榭”。

我們不妨就稱這兒為“下天竺”。

愛好《紅樓夢》的朋友們對“大觀園”的山徑小路,會比我要熟悉,在臆想中走過的次數,也比我要多得多,我要是走錯了,自然會喚我走對路的。

對於我按建築群和人物的活動,把“大觀園”的山勢劃分為三個部分,我想還是可以。如果劃錯了,我再改正。先交待則個!

既然,我可以說出我的想法來,那就使得我借用了“六橋”、“天竺”這個詞兒,也不會顯得太唐突。但是這對園林設計家山子野,不會刻板的坐實。如果,真的逐一貼合,那就不成其為山子野這種大手筆了,也就沒有了曹雪芹胸中的這番大丘壑了!曹雪芹對於江南園林的構造和設計,是十分熟悉的。但是曹雪芹不以人工的園林為滿足,他還想把天然的景色,結合到人工的園林裏來,因此,他腦子裏對西湖的景色,特別是西湖的天然景色,是決不放過的。那麼,在“大觀園”不露聲色,借用西湖的“六橋煙雨,天竺山色”,也不會是無因的吧!特別是在府邸園林中,通過這種布局,把早有規定的庭苑,和江南景物“暗中偷換”,使人眼前開闊,景物一新。這一層意思,我看曹雪芹是達到了,寫人們“心中所有”“筆下所無”的境界。

大觀園最主要的建築,當然要算“省親別墅”。以它為中心,我們再來分析大觀園裏的建築群,從這種分析中,希望也能夠窺見曹雪芹設計的某些內在的意義來。

長期以來,在一般讀者心目中,總有一個感覺,大都以為“怡紅院”和“瀟湘館”離得比較近,在所謂大觀園的模特兒“恭王府”裏,被人指為“怡紅院”和“瀟湘館”的地方幾乎對門居的味道,也可以反映出人們對賈寶玉和林黛玉的親密無間的一種思想來。可是,實際的情況,並非如此,而是“怡紅院”與“蘅蕪院”同時和“省親別墅”是相近的。這兩個建築群,幾乎都成為“省親別墅”的護衛,要是用星辰來比喻,恰恰連綴成為一組三星。而“怡紅院”和“瀟湘館”,如果以大觀園裏麵主要水域比作“昆明湖”,那麼“瀟湘館”和“怡紅院”中間,就好像隔著個“昆明湖”一般,成為銀漢雙星。當然,這隻是個比喻,隻是說明它們“紅樓隔雨相望冷”的情景。“瀟湘館”,正好居處在西南角上。從賈元春陶臨的地方,原名“天仙寶境”,後來改為“省親別墅”。作為中心的布局上,不難看出,賈元春和薛寶釵有著特殊的親密關係。在建築設計上確實是這樣的。但是,對寶玉來說,卻真的是“親不間疏”呢!

在現實的空間裏,“蘅蕪院”離“怡紅院”是近些,“瀟湘館”是較遠些,但在寶玉心裏,倒是恰恰反了個個兒。寶玉是永遠和“瀟湘館”聯在一起的,為什麼這樣說呢?這從“大觀園”裏的水的布局就會透露出個消息來。

東邊的“柳葉渚”,這裏發生的故事較多,在西頭是“荇葉渚”,這裏故事發生得不多。但是兩渚對峙,也是作者苦心孤詣的所在。就以二渚的命名來說,也可以窺見一些麵貌。柳是陸地上的植物,荇是水草,這裏透露出個對應關係來。

與此互為呼應的,是“凹晶館”和“凸碧山莊”。山下是“凹晶館”,山上是“凸碧山莊”,這個對應就更加明顯了。從這兒可以證明,二渚以一水一陸的植物來命名,是收到了對應的妙處。這種對應關係是處處可見的。“大觀園”的設想,既體現矛盾的對立,同時,又體現出水域周流的回複作用。這在一水環流上麵,就更加鮮明地體現出來了。因此,我認為友人周啟祥寫信告訴我他的看法,把大觀園的水域,理解為回流的兩股,是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