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世界名城歐洲篇(5)(2 / 3)

1830年8月,布魯塞爾爆發了反對荷蘭統治的民眾鬥爭。同年10月4日,比利時宣告獨立,布魯塞爾被定為獨立後的比利時的首都。

比利時地處英國、法國、德國三大國之間,扼西歐之交通要衝,被稱之為“歐洲的十字路口”。而布魯塞爾則可以說是這個“十字路口”的中心。這種地理位置給比利時帶來了便利和好處,但也使它成為曆來歐洲大國的爭奪目標和角逐之地。1695年8月13日,法國與英、奧兩國的戰爭中,法國的軍隊炮擊了布魯塞爾,使16座教堂、近4000棟房屋被毀。市中心廣場周圍的建築物亦大部分被毀,整個布魯塞爾,幾乎成了一片廢墟。

在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中,比利時也未能幸免於“歐洲戰場”的厄運,布魯塞爾兩度為德軍占領。直到1944年9月才被盟軍解放。

在市政廳右側的一個巷口,有一家“天鵝餐廳”,旁門上方雕著一隻展翅欲飛的白天鵝。1845年2月,無產階級導師馬克思曾住在這裏。不久,另一位無產階級革命家恩格斯也來到這裏,《共產黨宣言》有一部分就是他們在這家小旅館的樓上寫的。

布魯塞爾的法律大街是由上城到下城的通衢大道之一。歐盟總部的委員會和部長理事會秘書處就坐落在這條大街的北側。作為歐盟總部的所在地,布魯塞爾每年還要接待數十名來自世界各國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或要員,到這裏訪問的代表團更是不勝枚舉。

除了歐盟設在布魯塞爾外,布魯塞爾還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秘書處和荷、比、盧經濟聯盟等100多個國際性組織的所在地。據統計,500多家世界各國的銀行、公司和企業在這裏設有分支機構。同時,還有140多家的外國通訊社、報刊、電台和電視台在布魯塞爾設有記者站。所以,在街頭巷尾,都能見到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人。因此,有許多人稱它是歐洲的“首都”。

名城故事

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中心廣場,有一座引人注目的“撒尿小孩”銅雕像。

這個渾身黝黑的小孩有著卷曲蓬鬆的頭發,光著身子,挺著小肚皮站在大理石雕花台座上在撒尿。經過人工蓄水,他的“尿”源源不斷地流到下麵的水池裏,這就是被比利時人民稱譽為“布魯塞爾第一市民”的小英雄於連。

關於這座銅像有這個一個故事:500多年前的一天晚上,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中心廣場上閃爍著五光十色的燈火,全城的人都跑出來唱歌跳舞,歡慶自己打敗了外國侵略者。鍾聲、禮炮聲和人們的歡呼聲交織成雄壯的樂曲,在首都的上空回蕩。就在人們歡慶勝利的時候,敵人悄悄溜進了市政廳的地下室。地下室裏放著許多火藥,隻要一顆火星濺到火藥上,就會引起爆炸,城市將毀於一旦。敵人堆好炸藥,用一條導火線接上,一直伸到外麵的院子裏,點上火後慌忙溜走了。著了火的導火線,正“噝噝”地向地下室延燒進去,誰也沒發現這危險的火花。一場巨大的災難即將降臨!正在危急關頭,偏巧有個叫於連的小男孩到小院裏玩耍,他在牆角邊發現了閃著火花的導火線,燃燒的導火線正在一寸寸變短。他知道地下室裏有火藥,並且在戰爭中懂得了導火線在火光中變短是怎麼一回事。他想去用水撲滅,可這裏沒有水,到遠處去打水已經來不及了,就是跑出去喊大人來,恐怕也已救之不及。正在危急時刻,小於連忽然想出了一個辦法:他跑到牆角邊,朝導火線上撒了一泡尿。真靈,這泡尿竟把導火線澆滅了。一場災難消失了,布魯塞爾城在頃刻間化險為夷。

人們把這個撒尿的小英雄高高地舉到頭頂,歡呼起來。有人提議為小英雄於連塑一座銅像,這個提議立刻得到全城人民的擁護。他們請來全國最傑出的雕塑大師捷羅姆·克思諾,一座高50厘米的光屁股撒尿孩子的銅像從此便矗立在了布魯塞爾城裏,並且提名“布魯塞爾第一公民”像。

日內瓦——國際組織集聚地

城市名片

國別:瑞士

位置:位於瑞士西南部、日內瓦湖西南端

地位:國際城市

年代:公元前1世紀左右

名城掠影

據資料表明,早在公元前的1萬~2萬年——冰河時期稍後,已有人類聚居於流入現今日內瓦湖的隆河河口兩岸。而日內瓦的名字來源於公元前凱爾特人在此建造的古城。日內瓦第一次在拉丁語中出現是在愷撒的著作《高盧戰記》中。這個名字最初有可能與位於利古裏亞地區的熱那亞城相同,意思是“膝蓋”,也就是指日內瓦的特殊地理位置。在被羅馬征服後,日內瓦變成了羅馬行政區納爾榜南西斯高盧的一部分。9世紀,其成為勃艮第公國首都。雖然,日內瓦一直是勃艮第人、法蘭克人和神聖羅馬帝國爭奪的對象,但在實際上日內瓦一直都是被其主教掌治著,直到宗教改革後,日內瓦成為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