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移民開發是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助推器(2 / 2)

我國也是一個具有悠久移民開發曆史的國家。中國曆史上曾進行過三次大的移民開發。早在秦漢時期,中原王朝為了鞏固封建統治,就對周邊少數民族地區采取了移民實邊政策,一方麵在軍事上確保了中原王朝統治的地區,另一方麵也對遷入地進行了大規模的移民開發。唐宋時期,隨著中原王朝政權的逐步穩固,又對沿邊地區進行了開發,不但增強了國力,也為今後的開發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明清以後,隨著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中央政權加大了對西北、西南、東北地區的經濟移民開發,使荒蕪的土地資源再一次得到了開發利用。建國以後,為了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我國繼續采取了移民實邊政策,不僅有力地鞏固了國防,也有力地支持了邊疆民族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

三、移民開發是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助推器

縱觀世界各國的移民開發活動現象,我們可以清醒地看到,人口移動是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的重要動力,與之相適應的移民開發則是這種移動發揮重大作用的助推器。因而,移民開發具有人口移動不可替代的重大的社會功能。

(一)移民開發擴大了人類的生存和生產空間

現代科學支持人類起源的單一中心論。人類起源包括舊大陸熱帶和亞熱帶等範圍廣闊的地理區域。一部人類發展史,是和人類不斷征服新的土地,開辟新的生產和生活場所的移民開發活動相聯係的。由於人類生存空間的擴大,獲取生存資料的領域也相應擴大,它為人口的持續增長提供了新的條件。

人和動物的最本質區別就在於人類能夠從事生產勞動,人們通過自己的勞動,利用自然資源,創造出人類所需的物質財富。人口分布總是和某種生產的地理分布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人口居住地的擴展,必然伴隨著移民開發活動,生產地理的擴大。人口移居到新的地區便與這一地區的墾殖相聯係。所以人口的遷移過程也就是生產地理的擴展過程。

(二)移民開發促進了人類的進步和人類文明的傳播

人口是勞動本領的擁有者,是生產經驗和科學知識的有生命的載體。人們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下生活和生產,適應當地條件創造出各種自己獨特物質的生產經驗和文化藝術。在移民開發過程中,使具有不同生產經驗、勞動技能和文化藝術傳統的人們聚集在一起,為文明的傳播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例如,人們在不同地區選育的農作物,馴化的家畜得以互相引進,生產工藝得以交流,科學知識和宗教知識得以傳播。

(三)移民開發促進了人種和民族的同化和融合

人種和民族是在地理隔絕情況下經過長期發展而形成的。在人類早期,由於長期居住在不同地理環境下生活與勞動,為了適應特殊的地理環境,就逐漸形成了某些在生理和體形上具有特殊性的人群,即形成了具有地域差別的人種。民族則是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中所形成的在語言、風俗、信仰以及心理狀態等方麵具有共同特征的人群集團。由於人口的移動和移民開發,不同種族、不同民族接觸的機會大大增加了,當他們共同生活在一起時,通過經濟文化的交流,以至互相通婚,就逐漸打破了人種和民族的界限,通過同化、融合而形成新的種族類型與民族集團。這種情況在美洲大陸,以及各人種和民族居住地的毗鄰地帶表現得最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