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曆史回顧與啟示(1 / 3)

一、寧夏曆史上移民開發的總體特點

秦漢以來的寧夏曆史,無疑就是一部內涵豐富的移民開發史。我們在前幾章的探索中,已分別將各個時期移民開發的特點、形式及與不同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關係,作了較為詳盡的敘述,為了更好地使其為現實服務,為寧夏今後的移民開發提供理論依據,在此,我們特將寧夏整個移民曆史的特點歸納為如下六個方麵:

(一)移民開發主體以國家為主向以國家為主、多元參與發展

移民開發自從國家產生以來,就由無序向有序轉變。國家在移民開發中的地位與作用,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重要。寧夏的移民開發活動,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都是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進行的,特別是在社會主義製度下尤為如此。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對邊疆進行了大規模的開發,加快了邊疆地區、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改革開放以後,國家又投入巨資,開發國土資源及礦產資源,加大扶貧力度,幫助民族地區盡快走上脫貧致富之路。國家在開發中的地位與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同時,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許多大的企業集團亦開始對開發地區產生了興趣,並注入大量資金、技術、人才等參與落後地區的開發,為企業集團建立原料基地,擴散產品,擴大知名度,走多元化、產業化道路。另外,部分有誌之士也把投資興趣轉移到對國土資源開發上來,特別是利用已有的優惠政策來達到其利益的最大化。移民開發活動呈現出多元化發展格局。

(二)移民開發地位由從屬向主動方向發展

移民開發活動本身應該是一項人類社會為尋求生存與發展自主進行的活動,但由於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在人類社會發展的初期,特別是在階級社會中,不同的利益集團為了達到各自的目的,使移民開發往往處於從屬地位,是為了一定的目的而進行的。如古代的戰爭移民、移民實邊等,使其失去了原來應有的特征。重視移民開發時,其地位與作用就得以發揮,推動社會進步;相反則畏縮不前,甚至出現大的倒退,直接影響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因而便出現了古代移民開發大起大落、時斷時續的現象。隨著人類社會和平與發展趨勢的日漸明朗,移民開發活動的地位逐步開始還以本來麵目,即為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而進行。由此,移民開發活動走上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世界各國對落後地區移民開發所取得的成效也證明了這一點。隻有當移民開發處於主動地位時,開發地區才能迅速地、長久地發展。

(三)移民開發目的由單純型向多元型發展

人類社會越是發展,其開發的目的就越會呈多樣性,這是因為人們越來越重視開發區資源的綜合利用。在古代,最早的移民開發是為戰爭、為軍隊提供糧餉而進行的,具有極強的政治目的。後隨著移民實邊政策的出現與實施,移民開發又逐步具有了政治和經濟的雙重目的。新中國成立以後,移民開發活動初期仍體現出了極強的政治目的。改革開放後,人們開始注重移民開發在脫貧致富中的地位與作用,把單純的經濟移民開發與解決社會問題結合起來,並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時,隨著移民開發活動管理的加強,人們對新的移民開發區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的目的,即通過努力,使開發區成為現代化農村的光輝典範。

(四)移民開發形式由單一型向多種形態發展

移民開發形式也是在人類社會不斷發展的形勢下不斷發生著變化的。古代的移民開發主要是對土地資源進行的,因而是以農業移民開發為主,對開發地的農業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到了現代,隨著人類社會的全麵發展,移民開發活動已不僅僅局限於對土地資源的開發,已開始對礦產資源、人力資源等一切資源進行綜合開發。開發方式除了傳統的農業移民開發方式外,人們已開始注重用工業移民開發方式來開發落後地區。當然,在開發落後地區時,人們也注重用教育、科技等形式來加速落後地區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