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係大熱動火之物,與豆醬的功能恰好相反,兩者長期共食會影響身體健康,甚者引發痼疾。
27.羊肉——醋
《本草綱目》中記載:“羊肉同醋食傷人心。”
醋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糖、維生素Bl、維生素B2、維生素PP、醋酸及多種有機酸(如乳酸、琥珀酸、檸檬酸、葡萄酸、蘋果酸等)。其中的曲黴分泌蛋白酶可將原料中的蛋白質分解為各種氨基酸。
醋性溫,味酸,具有消腫活血,殺菌解毒之功效,食物藥性又與酒相近,宜與寒性食物如蟹等配合,而不宜與熱性之物的羊肉搭配。
28.羊肝——竹筍
《日用本草》:“筍同羊肝食,令人目盲。”
羊肝富含維生素A,對維生素A缺乏而引起的夜盲症有治療作用。
竹筍內存在一些生物活性物質,與羊肝同炒時,可產生一些有害於機體的物質,或破壞其中原有的營養素如維生素A,失去了應有的營養價值。
另外,對於竹筍的食用,《本草綱目》引述讚寧雲:“煮之宜久,生必損人”。久煮是為了破壞其中的某些生物活性物質,如酶類。
29.羊肝——辣椒
《金匱要略》中記載:“羊肝共生椒食之,破人五髒。”孫思邈曰:“羊肝合生椒食,傷人五髒。最損小兒,合苦笱食,病青盲,妊婦食之,令子多厄。”
辣椒中富含維生素C(每克可含維生素C達198毫克),而羊肝內含的金屬離子,可將其中的維生素C破壞殆盡,削弱了應有的營養價值。
30.羊肝——含維生素C食物
羊肝中含鈣、鐵、磷等元素豐富,這些元素能使維生素C氧化為脫氫抗壞血酸,從而失去了維生素C原有的功能。
31.羊肚——小豆
《飲膳正要》中記載:“羊肚不可與小豆、梅子同食,傷人。”
小豆一般指赤小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PP、鈣、鐵、磷等營養成分。另外,還含有皂素,這種物質對消化道黏膜有刺激作用,能引起局部充血。
赤豆性味甘、鹹而冷,能利水消腫,利小便,解熱毒,通乳汁;羊肚性溫,味甘,具有健脾益胃、補虛祛損、澀汗止尿、促進食欲之功效。二者的性味與功效皆有所背,所以不宜同食。
32.羊肚——梅子
《飲膳正要》中記載:“羊肚不可與小豆、梅子同食,傷人。”
梅子味酸性平,《大明本草》記載:“多食損齒傷筋,蝕脾胃,令人發膈上痰熱。”羊肚性味甘溫,如配以香料調味如蔥、辣椒、茴香之類則屬熱性。如混雜食用,可助熱生火,對健康不利。
33.馬肉——倉米
唐朝孟詵的《食療本草》中記載:“馬肉不可與倉米同食,必卒得惡疾,十有九死。”《飲膳正要》:“馬肉不可與倉米同食。”
倉米指倉庫久儲的大米,中藥學謂之“陳倉米”,尤指久儲之粳米,很容易已被黃曲黴菌汙染,產生黃曲黴素毒素,毒性較強,可引起急慢性中毒,既損害肝髒,並可致癌。
陳粳米性涼,馬肉性冷。故二者不可同食,“久食必致惡疾”。
34.馬肉——蒼耳
蒼耳又名卷耳,《本草綱目》謂其莖葉氣味苦辛微寒,有小毒,忌豬肉,馬肉、米泔。故二者不宜同食。
另外,蒼耳含有鼠李糖苷,這種成分具有毒性作用,其莖葉均含有對神經肌肉有毒的物質,中毒者會出現全身乏力、頭暈、嘔吐、惡心、腹痛、呼吸困難、煩燥、脈緩等症狀,嚴重者出現黃疸、昏迷或廣泛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35.馬肉——薑
孟詵雲:“馬肉與薑同食生氣嗽。”即馬肉與薑同食,會引起咳嗽。
薑的性味辛溫,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祛痰、殺菌解毒之功效;馬肉性辛冷,能清熱解毒,通經活絡,溫經壯陽,養筋利尿
。一辛溫解表,一除熱下氣,二者性味相反,功用亦不協同,故二者不宜共食。
36.鹿肉——鯰魚
陶宏景曰:“鯰魚不可合鹿肉食,令人筋甲縮。”
鯰魚含有豐富的酶類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質,而鹿肉中的某些酶類和激素,易與之發生不良的生化反應,不利於身體健康,甚至會影響到周圍神經係統,以致筋甲縮。
37.鹿肉——鮑魚
《飲膳正要》中記載:“鹿肉不可與鮑魚同食。”
鮑魚性味甘平無毒,具有開胃、下膀胱水之功效。蘇頌說:“能動痼疾,不可合野雞、野豬肉食,令人生癩。”
從中醫食物藥性來看,與鹿肉並不相背。但從食品生化角度考慮,鹿肉不宜與鮑魚同食。機理參閱上條。
38.鹿肉——野雞
《本草綱目》記載:“鹿肉不可同雉肉、菰蒲、鮑魚、蝦食,發惡瘡。”
野雞肉酸而微寒。《日華本草》曰:“雉性平,微毒,秋冬益,春夏毒,有痢人不可食。”李
時珍曰:“春夏不可食者,為其食蟲蚊,有毒也。”
鹿肉甘溫補陽,與野雞的食物藥性相克。另外,二者同食後會產生某些生化反應,對健康不利。
39.鹿肉——蒲白
《金匱要略》雲:“鹿肉不可合蒲白作羹,食之發惡瘡。”
蒲,又名香蒲,生長與池澤之中,春天的時候發芽生長,其莖白嫩並可以食用,可以作羹,亦可蒸食,味道十分鮮美。
蒲白性寒,味甘,具有去燥熱、利小便,止消渴之功效,可治口中糜爛,乃涼性之物;鹿肉甘溫,從食物藥性來看,二者的性味、功效有所不合,一般不宜同食。
40.狗肉——鯉魚
《金匱要略》:“鯉魚不可合犬肉食之。”《飲膳正要》:“鯉魚不可與犬肉同食。”
鯉魚性味甘平,利水下氣。除了含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等營養成分以外,還有十幾種遊離氨基酸及組織蛋白酶。
狗肉性熱,味鹹、甘、酸,有小毒。除了含有蛋白質、脂肪、嘌呤類、肌肽、肌酸、鉀、鈉、氯、鈣、鐵、磷、維生素Bl、維生素B2、維生素PP等營養成分以外,還含有激素、酶等生物活性物質。
因此,二者的性味及營養功能不同,不宜共食,更不宜同烹,以避免發生極為複雜生化反應,產生一些有害物質,不利於健康。
41.狗肉——大蒜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記載:“狗肉同蒜食,損人。”香港的《食物相克中毒圖解》中也明確指出:狗肉與大蒜相克。
大蒜辛溫,有小毒,具有溫中、下氣、殺菌、消穀之功效。新鮮大蒜中,有大蒜氨酸,是一種含硫氨基酸,經大蒜酶分解大蒜辣素,有殺菌作用,並能刺激腸胃黏膜,引起胃液增加,蠕動增強。
狗肉性熱,味鹹、甘、酸,有小毒,具有溫補脾胃,補腎助陽,輕身益氣,祛寒壯陽之功效。
因此,狗肉溫補,大蒜熏烈,同食助火,容易損人,特別是火熱陽盛之人更應當忌食。
42.狗肉——蔥
狗肉為人們喜愛的肉食之一,其中狗肉煲甚是聞名。而且,多數人都喜歡在烹調狗肉的時候配以蔥作調料。其實,這很不恰當。
狗肉性熱,具有溫補脾胃,補腎助陽,輕身益氣,祛寒壯陽之功效;蔥性辛溫發散,利竅通陽。如將二者配在一起食用,益增火熱,有鼻衄症狀的人更應特別注意。
43.狗肉——茶
狗肉營養豐富,助熱禦寒作用較強。因此,一些體質虛弱和患有關節炎的病人,在嚴寒的冬季吃些狗肉是有好處的,但吃後忌喝茶。
因為狗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茶葉中含有比較多的鞣酸,兩者會發生反應,生成一種叫鞣酸蛋白質的物質。
這種物質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可使腸蠕動減弱,致使大便中一些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在腸內長時間停留而被人體吸收,有礙於身體健康。
44.兔肉——雞肉
“陶宏景曰:“兔肉不可合白雞肉及肝、心食,令人麵黃。”《飲膳正要》:“雞肉不可與兔肉同食,令人泄瀉。”
雞肉性味甘溫或酸溫,屬於溫熱之性,溫中補虛為其主要功能;兔肉甘寒酸冷,涼血解熱,屬於涼性。二者同食,一冷一熱,冷熱雜進,很容易導致泄瀉。
此外,兔肉與雞肉各含激素與酶類,進入人體後的生化反應複雜,可產生不良作用的化合物,刺激腸胃道,導致腹瀉。
45.兔肉——雞蛋
《本草綱目》中記載:“雞蛋同兔肉食成泄痢。”
兔肉性味甘寒,酸冷,具有健脾益胃、補中益氣、解毒利便、嚐陰涼血之功效;雞蛋甘平微寒,具有補陰益血、健脾和胃、清熱解毒、養心安神、除煩寧誌、固腎添精之功效。
從食物藥性來看,二者並無相背之處。但二者各有一些生物活性物質,同炒共食,會產生一些不良的生化反應,並可刺激腸胃道,引起腹瀉。
46.兔肉——薑
《金匱要略》:“兔肉著幹薑食之成霍亂。”《飲膳正要》:“兔肉不可與薑同食,成霍亂。”
兔肉酸寒,性冷;幹薑、生薑辛辣性熱,二者味性相反,一寒一熱,同食後容易導致腹瀉,不利於身體健康。
47.兔肉——芥末
陶弘景曰:“兔肉不可同芥食。”孫思邈曰:“芥同兔肉食成惡病,同鯽魚食發水腫。”
芥子含芥子油、芥子苷、芥子酶、芥子堿、芥子酸等成分。其性溫,具有溫中利竅、通肺豁痰、利膈開胃之功效。其味辛辣,能刺激皮膚,黏膜,擴張毛細血管,大量食用可影響心功能。
兔肉酸冷性寒,與芥末一溫一寒,性味相反。因此,二者不宜同食,以免影響身體健康。
48.兔肉——橘子
陶弘景曰:“兔肉與薑橘食,令人心痛,霍亂。”
橘子的營養豐富,含葡萄糖、果糖、蔗糖、蘋果酸、枸櫞酸、檸檬酸、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PP等營養成分。其性味甘酸而溫,多食生熱。
兔肉酸冷,與橘子的性味相反。因此食兔肉後,不宜馬上吃橘子,避免引起腸胃功能紊亂,而致腹瀉。
49.雞肉——鯉魚
《飲膳正要》:“雞肉不可與魚汁同食。”陶弘景曰:“雞肉同魚汁食成心瘕,同鯉魚食成癰癤。”
雞肉甘溫,鯉魚甘平。雞肉補中助陽,鯉魚下氣利水,性味不反,但功能相克。
此外,魚類皆含豐富蛋白質、微量元素、酶類,及各種生物活性物質。雞肉成分亦極複雜,二者可發生一些不良的生化反應,不利於身體健康。
50.雞肉——芥末
芥末是熱性之物,含有芥子油、芥子苷、芥子酶、芥子堿、芥子酸等成分。其味辛辣能刺激皮膚,黏膜,擴張毛細血管,大量食用可影響心功能。
雞肉乃溫補之品,如二者相配,可助火熱,耗傷元氣,無益於健康。
51.雞肉——大蒜
《金匱要略》中記載:“雞不可合葫蒜食之,滯氣。”
大蒜原稱“葫”,其性辛溫,有毒,具有下氣消穀、除風、殺毒之功效。朱震亨曰:“大蒜屬火,性熱喜散”;雞肉甘酸溫補,二者均為溫熱助火之物,故不宜同食。
52.雞肉——李子
陶宏景曰:“雞肉不可合葫、蒜、芥、李食。”
李子為熱性之物,具有生津利水、清肝滌熱、活血化瘀、益肝堅腎之功效;雞肉乃溫補之品,若將二者同食,恐助火熱,無益於健康。
53.雞蛋——鯉魚
雞蛋不宜與鯉魚共食,懷孕婦女對此更應特別注意。早在《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妊婦以雞子鯉魚同食,令兒生瘡。”
雞蛋與鯉魚配食,生活中不太多見,因為魚類有腥氣,與雞蛋同燒易生異味。
54.雞蛋——蔥、蒜
《本草綱目》中記載:“雞子和蔥蒜食之,氣短。”
蔥、蒜都是辛溫之品。《本草綱目》:“寇宗爽曰,蔥主發散,多吃昏人神。”朱震亨亦雲:“大蒜屬火,性熱喜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