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蔥、蒜有特殊氣味,皆因含有揮發性物質,有刺激性,能使局部血管擴張,故其性熱。
雞蛋甘平性涼,有滋陰鎮靜作用。蔥、蒜與雞蛋在性味與功能上皆不相合,故不宜同食。
55.雞蛋——白糖
雞蛋與白糖同煮,會使蛋白質中的氨基酸形成果糖基賴氨酸的結合物。這種物質不但不易被人體消化吸收,而且還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不利於健康。
所以,雞蛋不宜與白糖同煮,但可在雞蛋煮熟後,再加點白糖予以調味。
56.雞蛋——味精
雞蛋本身含有許多與味精成分相同的穀氨酸。炒雞蛋的時候放入味精,不但浪費了味精,而且還會破壞和掩蓋雞蛋的原有的鮮味。
57.雞蛋——豆漿
豆漿中含有胰蛋白酶抑製物,能抑製人體中胰蛋白酶的活性,並且這種酶比較耐熱,必須在較高的溫度下方能破壞。
煮豆漿時,容易出現假沸現象,給人一種錯覺,導致胰蛋白酶抑製物活性未被破壞。當用這樣的豆漿衝雞蛋時,胰蛋白酶抑製物與生雞蛋中的粘性蛋白質會阻礙蛋白質的分解,影響蛋白質的吸收和利用。
此外,雞蛋黃中含有維生素B類及生物素,而雞蛋白中含有抗生物素蛋白,隻有在雞蛋煮熟透的情況下,抗生物素蛋白才能凝固而失去作用。
用豆漿衝雞蛋時,雞蛋半生不熟,蛋黃中的生物素與抗生物素蛋白結合,人體胃腸不能吸收,使生物素失去了營養價值。
因此,豆漿衝雞蛋的食用方法不科學。
58.雞蛋——橘子
雞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若和含有豐富果酸的橘子等水果同時食用,果酸會使蛋白質凝固,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和吸收,甚至產生不良症狀。
水產品和相克食物
1.鯉魚——鹹菜
鯉魚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鹹菜在醃製過程中,其含氮物質部分轉變為亞硝酸鹽。
當鹹菜與鯉魚混合在一起燒煮的時候,鯉魚蛋白質中的胺就會與亞硝酸鹽產生反應,生成一種叫亞硝胺的致癌物質,這種致癌物質在進入人體後,可引起消化道癌腫,危害性頗大。
2.鯉魚——赤小豆
《飲膳正要》記載:“小豆不可與鯉魚同食。”
赤小豆甘酸鹹冷,具有下水腫、利小便、解熱毒、散惡血之功效;鯉魚亦能利水消腫。若二者同煮,利水消腫之功效會增強。
腎炎水腫患者,可用鯉魚赤小豆湯進行食療,但正常人不可服用,以免影響身體健康。
3.鯉魚——小豆藿
《金匱要略》中記載:“鯉魚不可合小豆藿食之。”
藿即葉子,小豆藿即小豆的嫩葉。李時珍曰:“小豆利小便,而藿止小便,與麻黃發汗而根止汗,意同,物理之異如此。”
鯉魚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消腫的功效,與小豆藿的功能相反,故不宜配食。
4.鯉魚——麥醬
自古即有“鯉魚至陰之物,陰極則陽複”的說法,如《素問》中就說:“魚熱中,多食之能發風熱。”
麥醬性味甘鹹,製作時放有辣椒、花椒、茴香等香料,此皆辛熱動火之物。二者同食,能引發風熱,久之必發口瘡,心火上炎則生舌瘡,胃火上炎則口靡。
5.鯽魚——野雞
《金匱要略》:“鯽魚不可合猴雉肉食之。”
《本草綱目》:“鯽魚同豬肝、雞肉、雉肉、鹿肉、猴肉食生癰疽。”
一般而言,魚類與禽類大多不宜共食,主要因其生化反應複雜,機理見前述“雞肉——鯉魚”條。
6.鯰魚——野雞
《飲膳正要》中記載:“野雞不可與鯰魚同食,食之令人生癩疾。”
鯰魚味甘溫,性熱,野雞甘酸微寒;鯰魚下氣利水,野雞則補中益氣健脾,二者性味功能皆不相合。
另外,野雞肉與魚肉中皆含酶類、激素、各種氨基酸、金屬微量元素等,同烹或同食,其生化反應極為複雜,有些對人體健康不利。故二者不可同烹、同食。
7.黃魚——蕎麥麵
《食療本草》:“黃魚不可與蕎麥同食,令人失音也。”《飲膳正要》:“黃魚不可與蕎麥麵同食。”
另外,《食療本草》雲:“蕎麥難消,動熱風,不宜多食。”孫思邈曰:“蕎麥麵酸,微寒,食之難消,久食動風,不可合黃魚食。”
不難看出,蕎麥麵氣味甘平而寒,黃魚多脂,二者都是不易消化之物,所以不宜同食。
8.鯧魚——含鞣酸多的水果
鯧魚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元素,與含鞣酸較多的水果同時食用,會生成新的不容易消化的鞣酸蛋等物質,降低了蛋白質的營養價值,甚至可引起惡心、腹痛、嘔吐等症狀。
9.鱔魚——狗肉、狗血
《金匱要略》:“鰍鱔不可合犬血食之。”《本草綱目》:“鱔魚不可合犬肉犬血食之。”
黃鱔甘而大溫,陶弘景曰:“黃鱔性熱能補,時行病後食之,多複。”即能使舊病複發;狗肉、狗血,皆可溫熱動火,具有助陽之性。若將其同食,溫熱助火的功效增強,不利於健康。
10.鱔魚——菠菜
鱔魚味甘大溫,具有補氣養血,健脾益腎,益氣固膜,除瘀祛濕之功效;而菠菜性甘冷而滑,下氣潤燥,《本草綱目》雲:“通腸胃熱。”
顯而易見,二者性味功能皆不相協調。且鱔魚油膩多脂,菠菜冷滑,同食容易引致腹瀉。
11.鱔魚——含鞣酸多的水果
鱔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等營養成分,而葡萄、柿子、山楂、石榴、青果等水果中含有較多的鞣酸。蛋白質和鞣酸結合可以生成鞣酸蛋白,使蛋白質失去了原有的營養價值。
此外,鞣酸還可以與鱔魚中的鈣結合成一種新的不容易消化的物質,使鱔魚原有的營養價值降低。
12.鰻魚——銀杏
《日用本草》中記載:“銀杏同鰻鱺魚食,患軟風。”
銀杏即白果,性溫有小毒,具有斂肺定喘、燥濕止帶、益腎固精、鎮咳解毒之功效。鰻魚性平,味甘,《本草綱目》引述:“鰻魚肉性味甘平有毒。”
二者均有較複雜的生物活性物質,同食可產生不利於人體的生化反應。此外,銀杏本身含有毒性物質,多食令人“氣壅臚脹昏頓”。小兒更應禁忌同食。
13.鱉肉——豬肉、兔肉、鴨肉
《本草綱目》:“鱉肉不可合豬、兔、鴨肉食,損人。”
豬肉、兔肉、鴨肉等肉類都屬寒性,而鱉亦屬寒性,若將二者配食,會助長寒性,不利於健康。
14.鱉肉——鴨蛋
《金匱要略》中已有記載:“鴨卵不可合鱉肉食之。”
鴨蛋性微寒,鱉肉也為寒性食物,二物皆屬涼性,不宜同食,特別是對虛寒體質的人來說,更應注意。
15.鱉肉——莧菜
《金匱要略》中記載:“鱉肉不可合莧菜食之。”《飲膳正要》雲:“莧菜不可與鱉肉同食。”
莧菜性微寒,味甘。《本草綱目》引述:“莧菜味甘,性冷利,令人冷中損腹。”鱉肉亦性冷。二者同食難以消化,甚者可形成腸胃積滯。
吳謙亦注雲:“龜鱉皆與莧菜相反,若合食,必成鱉瘕。”鱉瘕,即中醫所說的“痞塊”,類似於現代醫學中所說的肝脾腫大,可能由莧菜與鱉肉的相互不良作用所導致的。
16.鱉肉——芥末
《本草綱目》:“鱉肉不可合芥子食,生惡瘡。”
因為芥子氣味辛熱,能溫中利氣,白芥子辛烈更甚;而鱉肉屬寒性食物。二者一冷一熱,相搭配後對人體不利。
17.鱉肉——橘子
鱉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橘子含果酸較多。若將橘子等含果酸豐富的水果與含蛋白質較多的鱉肉同時食用,水果中的果酸可使蛋白質凝固,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
18.蝦——含維生素C食物
維生素C是烯醇式結構物質,具有還原性;蝦肉含有五價砷,本來無毒性,當遇到維生素C,就會還原為三價砷,而三價砷(砒霜)有劇毒。
19.螃蟹——梨
《飲膳正要》中記載:“梨不可與蟹同食。”
因為梨味甘,微酸,性寒,陶弘景在《名醫別錄》亦雲:“梨性冷利,多食損人,故俗謂之快果。”而蟹味鹹,性寒,具有微毒。二者皆為冷利之品,同食傷腸胃。
20.螃蟹——柿子
《本草綱目》:“蟹不可同柿及荊芥食,發霍亂動風,木香汁可解。”《飲膳正要》:“柿不可與蟹同食。”
柿子和蟹皆為寒性食物,二者同食,寒涼之性加倍,會傷害脾胃,素質虛寒者尤應忌之。
此外,柿子中含鞣酸,蟹肉富含蛋白,二者相遇,凝固為鞣酸蛋白,不易吸收,且妨礙消化功能,使食物滯留於腸內發酵,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
21.螃蟹——花生
花生仁性味甘平,而且脂肪含量高達45%;而蟹味鹹性寒,微毒,為冷利之物。油膩之物遇冷利之物極易導致腹瀉。所以,二者不宜同時進食,腸胃虛弱者更應注意。
22.螃蟹——冷食
有些人喜歡在餐後喝些冰水或冷飲之類,這種飲食習慣很不科學。因為進食蟹後,再食寒涼之物,極易導致腹瀉。
23.螃蟹——泥鰍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泥鰍甘平無毒,能暖中益氣,治消渴飲水,陽事不起。”由此可見,泥鰍藥性溫補,而蟹的藥性冷利,功能正好相反,所以二者不宜同吃。
另外,蟹與泥鰍共食會形成複雜的生化反應,產生某些對人體不利的因素,影響健康。
24.螃蟹——石榴
蟹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石榴含鞣酸較多,二者同時或混合食用,會大大降低蟹中所含蛋白質的原有的營養價值。
此外,若蟹與石榴同時食用,還會使螃蟹中的鈣質與石榴中鞣酸結合成一種新的不易消化的物質,這種物質會刺激胃腸,出現腹痛、惡心、嘔吐等症狀。
25.螃蟹——香瓜
香瓜即甜瓜,性味甘寒而滑利,能除熱通便。若將香瓜與蟹同時食用,會損害人體的腸胃功能,容易導致腹瀉。
26.螃蟹——獼猴桃
蟹含有五價砷的化合物,本來對人體無害,但若和含有豐富維生素C的獼猴桃一起食用,則五價砷與維生素C相遇,使五價砷轉化為三價砷,即含劇毒的砒霜。若長期一起食用,隨著毒物的積累,可致痙攣、反胃等中毒症狀。
27.螃蟹——柑橘
柑橘有聚濕生痰的特性,而蟹性寒涼。若將二者同食,容易導致痰氣滯、腹脹等症狀。對氣管炎患者來說,更應注意,以免加重病情。
28.田螺——木耳
木耳性味甘平,除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元素(鈣、鐵、磷)之外,還含有磷脂、甾醇、植物膠質等營養成分。
木耳的類脂及膠質,可與田螺中的一些生物活性物質發生反應,不利於身體健康。另外,寒性的田螺,遇上滑利的木耳,不利於消化,易致腹瀉。
29.田螺——冰製品
田螺味甘鹹,性寒,具有清熱,利水之功能;而冰製品能降低腸胃溫度,削弱消化功能,導致消化不良或腹瀉。
30.田螺——含鞣酸多的水果
田螺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等營養成分,而葡萄、柿子、山楂、石榴、青果等水果中含有較多的鞣酸。蛋白質和鞣酸結合可以生成鞣酸蛋白,不利於消化吸收,降低了原有的營養價值。
此外,鞣酸還可以與田螺中的鈣結合成一種新的不容易消化的物質,可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導致胃部不適。
31.海參——含鞣酸多的水果
海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等營養成分,而葡萄、柿子、山楂、石榴、青果等水果中含有較多的鞣酸。若將二者同食,可導致蛋白質凝固,消化吸收困難,並可出現腹痛、惡心、嘔吐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