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3 / 3)

6.醋——海參

海參屬於膠原蛋白,由膠原纖維形成複雜的空間結構,當外界環境發生變化時(如遇酸或堿)就會破壞其空間結構,蛋白質的性質隨之改變。

如果烹製海參時加醋,會使菜湯中的PH值下降,在接近膠原蛋白的等電點(PH值為4.6)時,蛋白質的空間構型即發生變化,蛋白質分子便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凝集、緊縮。這時的海參,吃起來口感、味道均差。

7.醋——牛奶

醋中含醋酸等有機酸。牛奶是一種膠體混合物,具有兩性電解質性質,而且基本身就有一定的酸度(其PH值為6.7—6.9)。當酸度增加到等電點4.6以下時,則發生凝集和沉澱,不易被消化吸收,易引起消化不良或腹瀉等。

8.醋——豬骨湯

燉骨頭湯時為了使更多的無機元素逸出,人們往往會加點醋。此時,盡管無機元素浸出略有增加,但大部分元素在酸性環境中以無機離子形式存在,直接影響人體的吸收。

其實,燉骨頭時不加食醋,逸出的礦物質及微量元素都是以有機絡合物形式存在,有利於吸收。

為提高浸出率,可先把骨頭砸碎,用文火煮1~2小時,延長蛋白質凝固的時間,使骨頭中的鮮味物質充分滲到湯裏。

9.醋——青菜

青菜中的葉綠素在酸性條件下加熱極不穩定,其分子中的鎂離子可被酸中氧離子取代,生成一種暗淡無光的橄欖脫鎂葉綠素,營養價值大大降低。

烹調時,宜在中性條件下,大火快炒,保持蔬菜的亮綠色,減少營養成分的損失。

10.紅糖——牛奶

紅糖為粗製品,未經提純,含非糖物質及有機酸(如草酸、蘋果酸)較多,特別是有機酸達一定濃度時,可使牛奶中的蛋白質發生凝聚或沉澱,營養價值大大降低。

11.糖——茶

茶葉味苦性寒,可刺激消化腺,促進消化液分泌,以增強消化機能,並有一定的清熱解毒效果。如果在茶中加糖,就會抑製這種功能。

12.糖——含銅食物

銅是人體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參與體內多種金屬酶的組成。機體缺銅可引起鐵代謝紊亂,貧血、缺氧,骨骼病變,發育遲緩,心肌細胞氧化代謝紊亂,造成各種各樣的心肌病變。另外,鋅、銅比值的增大,幹擾膽固醇的正常代謝,導致冠心病的發生。

日常食物中,含銅較多的食物有胡桃、貝類、動物肝、腎、豆莢、葡萄幹等。果糖和砂糖會阻礙人體對銅的吸收,降低含銅食物的營養價值。

13.早放薑——魚

燒魚時,放生薑可以去腥增鮮。但應在魚的蛋白質凝固後再加入生薑,以發揮去腥增香的效能。因為過早地放入生薑,未凝固的蛋白質會降低生薑的去腥功效。

14.蔥——棗

《大明木草》中記載:“棗與蔥同食令人五髒不合。”

因為,棗的食物藥性甘辛而熱,古人雲:“多食令人熱渴膨脹,動髒腑,損脾元,助濕熱。”而蔥亦性辛熱助火,二者同食傷身。

15.蔥——蜂蜜

《金匱要略》:“生蔥不可共蜜食之,殺人。”《飲膳正要》:“生蔥不可與蜜同食。”《本草綱目》:“生蔥同蜜食作下痢。”

蜂蜜營養成分比較複雜,除含葡萄糖、果糖、蔗糖(共達70%—80%)、蛋白質、維生素、多種礦物質外,還含有機酸、乙酰膽堿和多種酶(氧化酶、過氧化酶、還原酶、澱粉酶、轉化酶等等)。

蔥蜜同食後,蜂蜜中的有機酸、酶類遇上蔥中的含硫氨基酸等,發生不利於人體的生化反應,或產生有毒物質,刺激腸胃道而導致腹瀉。

16.蔥——公雞肉

《肘後備急方》:“雄雞肉不可合生慈菜食。”《本草綱目》:“雞肉同生蔥食,成蟲痔。”

公雞肉性味甘溫,其性偏熱,中醫曆來認為是生風發火之物,可發諸病;生蔥辛溫助火,二者同時食用不利於健康。

17.蔥——豆腐

豆腐中含鈣,蔥含有一定量的草酸,二者可結合成草酸鈣沉澱,既影響鈣的吸收,還會促進結石的形成。

18.大蒜——蜂蜜

大蒜性熱,所含辣素與蔥相近,其性質與蜜相反,二者同食傷身無益。古人吳謙在《醫宗金鑒》中已有記載:“蔥蒜皆不可共蜜食。若共食令人利下。”

19.辣椒——動物肝髒

辣椒富含維生素C,動物肝髒富含銅、鐵等離子。這些離子極易使維生素C氧化,降低了辣椒營養價值。

20.辣椒——胡蘿卜

胡蘿卜含有維生素C分解酶,可破壞辣椒中的維生素C,降低辣椒的營養價值。

21.辣椒——南瓜

南瓜含維生素C分解酶,能破壞辣椒中的維生素C,降低辣椒的營養價值。

22.蜂蜜——沸水

蜂蜜中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其中葡萄糖占30%~35%,果糖占40%,此外還含有維生素Bl、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K及胡蘿卜素,大量的澱粉酶、脂肪酶、氧化酶等。

這些維生素和酶參與人體許多重要的新陳代謝過程,也與維持神經係統的興奮性和人體的免疫功能有關。

用沸水衝服蜂蜜,會使蜂蜜中的酶類物質遭到破壞,產生過量的羥甲基糖醛,使蜂蜜的營養成分大部分被破壞。

另外,沸水衝服蜂蜜,還會改變蜂蜜甜美的味道,使其產生酸味。如需要兌水服用,最好用溫開水(水溫低於65℃)衝服。

23.蜂蜜——豆漿

蜂蜜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和果糖,及少量有機酸,而豆漿中蛋白質的含量比牛奶還要高,兩者混合時,有機酸與蛋白質結合產生變性沉澱,不能利於人體吸收。

24.蜂蜜——豆腐

豆腐性寒,能清熱散血,下大腸濁氣;生蜜甘涼滑利,若二物同時食用,極易導致腹瀉。

另外,生蜜中含有多種酶類,豆腐含有多種礦物質、植物蛋白及有機酸。若二者混食,容易產生多種生化反應,不利於健康。

飲品與相克食物

1.茶——酒

酒後飲茶,由於茶葉中的茶堿有利尿作用,使酒精中尚未完全分解的乙醛進入腎髒,而乙醛對腎髒有較大的刺激性,易造成腎髒的損害。

另外,酒精對心血管的刺激性很大,而濃茶同樣具有興奮心髒的作用。酒後飲茶,會使心髒受到雙重刺激,興奮性增強,加重心髒負擔。心髒功能不佳的人更應注意。

2.咖啡——酒

酒精能毒害人體的細胞。飲酒過量,可發生酒精中毒,甚至可導致死亡。咖啡中的咖啡因具有興奮、提神和健胃的作用,飲用過量,同樣可引起中毒。

如果二者同飲,會加重對大腦的傷害,並能刺激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增加心血管負擔,甚至會危及生命。

3.酒——牛奶

酒中的乙醇可促進脂肪合成,抑製脂肪氧化分解,使脂肪在肝髒中蓄積,誘發脂肪肝,重者可致肝硬化,甚至肝癌。牛奶中多含有脂肪,若二者合飲,可促使肝中的脂肪積聚。

另外,酒中還含有一些有害成分,如甲醇、醛類、鉛(由蒸餾汙染)等有毒物質,如甲醛是細胞原漿毒,能使蛋白質凝固。如二者合飲,會降低奶類的營養價值。

4.酒——糖類

糖類味皆甘,甘生酸,酸生火,飴糖、紅糖尤甚;酒類甘辛大熱,二者相配,生熱動火,有損身體。

另外,乙醇氧化過程中,形成過剩的還原輔酶I,使三羧酸循環受到抑製,影響了糖代謝,導致血糖上升,既影響糖的吸收,又容易產生糖尿。

5.酒——芥、辣食物

《本草綱目》中記載:“酒後食芥及辣物,緩人筋骨。”

酒本為大辛大熱之物,芥及辣物,皆屬熱性,刺激性較強。若將其同食,易生火動血,貽害無窮。

另外,辛辣動火之物,皆可刺激神經,擴張血管,與酒合用,能助長酒精腳麻醉作用,使人疲憊痿軟。

6.啤酒——汽水

啤酒有一定的營養,有人稱之為“液體麵包”。有人喜歡把汽水與啤酒混飲,這是不科學的。

因為,汽水與啤酒中皆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二者混飲後,過量的二氧化碳會促進胃腸黏膜對酒精的吸收,對健康不利。

7.啤酒——白酒

啤酒中含有人體需要的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尤其是B族維生素含量較多,並含有較多的礦物質。常飲啤酒有健胃、消食、清熱、利尿、強心、鎮靜的功效。

但是,有些人往往喝完烈性白酒後,又喝啤酒,或啤酒中兌入白酒後再飲,這些做法對人體是有害的。

因為,啤酒是低酒精飲料,但是含有二氧化碳和大量水分,如果與白酒混飲,可加重酒精在全身的滲透,對肝、腎、腸和胃等內髒器官產生強烈的刺激和危害,並影響消化酶的產生,使胃酸分泌少,導致胃痙攣、急性胃腸炎、十二指腸炎等症,同時對心血管的危害也相當嚴重。

8.啤酒——水垢

水垢中含多種有毒金屬成分,如汞、鎘、砷、鉛等,它們可以被酸性溶液所溶解。而啤酒呈酸性,如用帶有水垢的容器盛啤酒,這些水垢中的有毒金屬物質就會溶入酒中,飲後對人體有很大的危害。

9.啤酒——海產品

有些人喜歡邊吃生猛海鮮,邊飲用啤酒或高度酒,認為能夠通過酒殺菌消毒,這是不可能的。

因為,啤酒和高度酒都不具備很強的殺菌消毒作用,況且,海產品本身攜帶病菌比較多。另外,海鮮中含有大量的嘌呤醇,可誘發痛風,而飲酒是痛風急性發作的誘因。

10.啤酒——醃熏食物

常飲啤酒的人,血鉛含量往往增高。醃熏食物中多含有機氨,有的產生了多環芳烴類,如苯並芘、氨甲基衍生物等,這些物質與鉛結合後,有致癌或誘發消化道疾病的可能。

11.豆漿——紅糖

紅糖中含有機酸,而有機酸可與豆漿中的蛋白質結合,產生“變性沉澱物”,不利於吸收,降低了營養價值。

如果確有需要,可加入白糖調味,因為白糖無此現象。

12.豆漿——牛奶

有些人喜歡將牛奶與生豆漿一起同煮,其實這是一種浪費。

因為,豆漿中含有胰蛋白酶抑製因子,能抑製胰蛋白酶的活性。這種物質,需在100℃的環境中,經數分鍾才能被破壞。牛奶若在上述條件下,則所含的蛋白質和維生素將會遭到破壞,營養價值降低。

13.豆漿——紅薯、橘子

橘子含果酸較多,紅薯食後也可產生大量果酸,而果酸可使豆漿中的蛋白質凝固變性,影響消化吸收。

14.牛奶——鈣粉

牛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其中酪蛋白的含量約83%,而酪蛋白可與鈣離子結合,使牛奶發生變性凝固。並且在加熱時,牛奶中的其他蛋白也會與鈣發生沉澱。

其實,牛奶本身含有豐富的鈣,且與牛奶中的其他成分保持著合理的天然結構,隻要不變質,一般不會發生沉澱。

15.牛奶——橘子

牛奶進入胃和十二指腸後,其中的蛋白質與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結合,然後進入小腸進一步消化吸收。若此時吃橘子,會使牛奶中的蛋白質與果酸及維生素C凝固成塊,影響其消化吸收,甚至導致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

16.牛奶——巧克力

牛奶富含蛋白質和鈣質,而功克力含有草酸。二者同食,則牛奶中的鈣與巧克力中的草酸就會結合成草酸鈣沉澱,不利於鈣的吸收。

17.牛奶——酸性飲料

牛奶是一種膠體混合物,具有兩性電解質性質,即在酸性介質中以複雜的陽離子態存在,在堿性介質中以複雜的陰離子態存在,在等電離子時(PH值4.6)以兩性離子態存在,此時溶解度最小。

凡酸性飲料,如酸梅湯、桔汁、檸檬汁等,都會使牛奶PH值下降,使牛奶中蛋白質沉澱而凝結成塊,不利於消化吸收。

18.牛奶——米湯

牛奶與米湯摻合後,將會導致維生素A大量損失。如果嬰幼兒長期攝取維生素A不足,將會導致發育緩慢,體弱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