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法國西南部道爾多尼州鄉村的三個兒童帶著狗在追捉野兔。突然野兔不見了,緊追的狗也不見了。孩子們這才發現兔和狗跑進一個山洞,他們帶著電筒和繩索也進入洞裏,結果發現一個原始人龐大的畫廊。它由一條長長的、寬狹不等的通道組成,其中有一個外形不規則的圓廳最為壯觀,洞頂畫有65頭大型動物形象,有2~3米長的野馬、野牛、鹿,有4頭巨大公牛,最長的約5米以上,真是驚世的傑作。這就是同阿爾塔米拉洞齊名的拉斯科洞窟壁畫。它被譽為“史前的盧浮宮”。
拉斯科岩畫中的奔馬形象經過多年的發掘,現在人們已知拉斯科洞窟包括前洞、後洞、邊洞三個部分。前洞像一個“大廳”,並附有18米長向後延伸的走廊與後洞相連。它的西邊旁側另有一條狹長的走廊,與邊洞聯結。前洞壁畫主要是幾頭大公牛的形象,壁畫中有一頭長5米的野牛,堪稱是史前藝術輝煌的傑作。這頭野牛線條簡練,整體塑造得強健有力,特別是那生動逼真的頭部,雖然隻用單色塗繪,卻能完美地表現出體積感來。這麼逼真的動感效果,令現代人歎為觀止。難怪有的專家把它稱為“跳躍的牛”。從洞口往裏望去,窟頂就像一條長長的畫廊,令人流連忘返:一幅是一頭受傷的牛低頭將一個男獵人頂倒在地;另一幅是幾隻馴鹿列隊順序行進;在後洞口內左側不遠處畫有6匹類似中國畫樣式的馬,有兩把長矛正刺向其中的一匹。這些動物是當時人們狩獵時搏鬥的敵手,也是人們賴以生存的食物來源。當時的繪畫者對所畫的動物十分熟悉,觀察細致入微,下筆輪廓準確、神態逼真,再配上相應的顏色,便顯出躍動的生命活力和群體奔騰的氣勢。
然而,這一世界上最重要的史前壁畫目前正麵臨著生存威脅,這個威脅正來源於人類的保護措施。7年前,法國政府畫蛇添足地在岩洞內安裝了一套空氣流通係統,致使真菌兩次大規模侵襲壁畫。今天進入洞窟內的訪客不是為了觀賞壁畫奇觀,而是前去尋找那些毛茸茸的黴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