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愷撒征服高盧之前,羅馬人和高盧人之間的爭鬥已持續了數百年。高盧人曾於公元前5世紀末到4世紀初進入北意大利,並在波河地區定居。
波河地區:
波河,意大利最大河流。河流全長652千米,流域麵積約為7.5萬平方千米。橫貫國境北部,衝積成波河平原。流經都靈、皮亞琴察等城市。
卡米盧斯:
羅馬史上第一位大英雄。當高盧軍隊圍攻卡皮托山,並劫掠羅馬城其他部分的危機時刻,他率領援軍趕到,擊退了高盧人。卡米盧斯還改革了羅馬軍製,從此羅馬軍團作戰的方式,從希臘-馬其頓式的長矛方針,改為用盾牌和短劍的三線式戰術組織。這個基本形式一直延續到後世帝國時代。卡米盧斯被羅馬人稱為“第二位祖國之父”。尤裏烏斯·愷撒公元前4世紀初,羅馬人與高盧人有了第一次接觸,高盧部落大舉南下,進入埃特魯尼亞和拉丁姆,燒殺搶掠這個地區的城邦,其中包括羅馬北邊不遠的埃特魯尼亞城邦維依。公元前390年,高盧人擊敗了羅馬人,攻占了除一個衛城以外的整個羅馬城。這支高盧軍隊大肆掠奪,接受羅馬人的貢金後才退去,不過他們很快被羅馬英雄卡米盧斯擊潰,據說卡米盧斯為了對付高盧人,對羅馬軍隊進行了改革。
不過,隨著羅馬新的征服者——愷撒的到來,高盧人的好日子到頭了。愷撒在擔任總督的第一年,獲得了兩場戰役勝利,並萌發了征服整個高盧的野心。愷撒那快速、果斷的戰術,也令元老院中的政敵以及高盧人都驚駭不已,雖然愷撒使他的高盧盟友免於赫爾維提人和日爾曼人的侵害,但他又同時成為高盧人的最大威脅。
蓋烏斯·尤利烏斯·愷撒:
羅馬共和國末期傑出的軍事統帥、政治家。他於公元前60年與龐培、克拉蘇秘密結成前三巨頭同盟,隨後出任高盧總督,花了八年時間征服了高盧全境(大約是現在的法國),還襲擊了日耳曼和不列顛。公元前49年,他率軍占領羅馬,打敗龐培,集大權於一身,實行獨裁統治並製定了《儒略曆》。沒有哪天或哪個事件標誌著高盧戰爭的結束。愷撒與無數的高盧部落作戰,後者大量破壞自己的物資資源以抵抗羅馬軍隊,在公元前52年還聯合起來試圖反抗羅馬的入侵,但最終失敗。經過長達十年的戰爭,高盧的單個部落或小的部落同盟被一一擊敗,高盧中部的許多土地戰鬥中的羅馬軍團的騎兵們備受蹂躪,而無數卷入戰爭的部落人口損失慘重,戰士凋零。到了高盧戰爭末期,戰局已經明朗化,高盧部落繼續抵抗羅馬已經毫無意義,哪怕高盧人尚可一戰。常駐的羅馬部隊清楚地表明,跟高盧人以前麵對的敵人不同,羅馬人不打算撤走。在這種情況下,全麵的、無條件的投降成為高盧人的唯一選擇。到了奧古都時期,高盧最終成為羅馬的行省。在兩千年後看來,愷撒完成了不可能的征服。他也許很多次在戰爭的危急關頭孤注一擲,僥幸獲勝,但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組織高效的羅馬軍團,優秀的指揮架構和後勤係統以及經年的不懈戰鬥才是羅馬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原因。可以說,即使沒有愷撒,另一位羅馬將軍照樣會征服高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