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影視巨星蘇菲·瑪索但當夢想照進現實;當發覺香榭麗舍大街上的通用和福特車大行其道時;當發覺連蘇菲·瑪索、讓·雷諾也在往好萊塢趕時;當發覺星條旗滿世界地插,而法蘭西三色旗卻滿世界地降時。唉,法國人搖搖頭,隻好又鑽進圍城啃奶酪啦。
“瑪利亞娜”的秉性
普羅旺斯的花海法國人有個綽號叫“瑪利亞娜”,漫畫裏通常用戴頂三色帽子的女人來表示。法國的象征是雄雞,這要追溯到17世紀,後來路易十四的敵人,尤其是荷蘭人,總以公雞來代指法國人,並最終為公眾所接受。
法國人的新年風俗非常有趣。在新年到來之前,法國人總要將杯中的最後一滴酒喝光,據說這樣能給新年帶來好運氣。元旦這一天的風向則被認為是整個新年的預兆,刮東風意味著水果將會大量增產;刮西風則表示漁業和畜牧業的雙重豐收;南風則表示來年風調雨順,聖誕節富麗堂皇的巴黎老佛爺百貨一切吉祥;北風則表示多災多難。法國人大多嗜貓好狗,最肯在動物身上破費,在很多地方都有專門為狗服務的高級狗旅館、理發店、浴池以及診所。巴黎還有一個專門的狗墓地。因而人們在巴黎散步時,要時刻提防腳下的“不雅之物”,這令巴黎市政當局十分頭疼。鮮花是花都巴黎得名的由來,也是法國人最喜歡相互饋贈的禮物。給親友送的,要以色彩鮮豔為要,小蒼蘭、香石竹、月季和非洲菊均十分適宜。除了生日、命名日外,一律不得贈送白花,婚禮則必須贈送成束的白花。探望病人應選用顏色柔和、香氣淡雅而沒有象征意義的花,菊花則隻得用於掃墓,不得作饋贈之用。
咖啡館裏小憩的法國人法國人的愛國意識在西方國家是有口皆碑的,而這種愛國意識發展到極致就是法國人認為法語是世界上最完美的語言。因此,在與外國人交談時,法國人執著於說法語幾乎到了不近情理的程度,即使他能說一口漂亮的外語。如果被邀請去參加一個法國人的家宴,你就會發現,法國人的神侃是世界一流的。據考,法國人的講話速度之快,在世界上不屬第一也屬第二。法國人1分鍾能講265個單詞,法語能算世界上語速最快的語言之一了。而法語又是柔美動聽的語言。聽法國女子講話,就像聽一個中國蘇州女子講話一樣,那麼醉人動聽。飯桌前的法國人能夠將神侃與美食完美的結合起來。先來一杯濃情馬爹利,嚐一口一年365天不會重樣的奶酪,品一塊金燦燦的剛出爐的肥鵝肝,再喝一口馬賽口味的魚雜湯,法國人的話匣子就打開了。主人可以從酒談到酒文化,從酒文化談到美法農產品大戰,由此談到曆史、政治、拿破侖和戴高樂、路易十四和密特朗的私生女。可以從談盧梭、談雨果、談仲馬父子、談盧浮宮、談印象派和野獸派的繪畫,再談到蒙娜麗莎的神秘微笑……他們的晚餐從8點開始,而現在時鍾已經指向淩晨12點了,主人還在神侃,毫無倦容。
法國人不隻能神侃,他們也是個特別會享樂的民族。在亞洲,在中國,人們相信明天會更好,基於這一點,他們可以放棄今天的享受而為明天積累資本。但法國人就不這麼想,很多法國人對未來沒有信心,所以就盡量享受今天,甚至寅吃卯糧,借一輩子的債。生活嘛,要學會生活,這是法國人不變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