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軍誕生於廣西,壯大於湖南,他們用於持久對抗清軍的兵力,就是如此形成的。
絕處逢生是道州
說完湘鄉的團練熱潮,我們回到道州前線,看看戰事如何。
道州縣城四周地勢平坦,易攻難守,太平軍卻未急於離開道州,任憑官軍調集部隊包圍州城。這件事未免有些不可思議。賽尚阿待在後方,想當然地以為太平軍經過興安和全州之戰,元氣大傷,他們在道州停留,不過是苟延殘喘,已經無力突出官軍的包圍。
太平軍確實在全州遭到重創,但他們待在道州不走,卻絕非再也走不動了。他們進入湖南以後,不斷地補充生力軍,之所以在道州休整,是為了更多地補充兵員。從全州過江的這支幾千人的部隊,進入道州以後,短短一個月內,就擴充為幾萬兵力。這麼多的新兵加入進來,需要時間進行起碼的組編和訓練。楊秀清估計,官軍在短期內根本不可能調集比他們更多的兵力來對道州合圍。所以他們信心十足地防守道州,以使招兵整編工作順利地完成。
官軍對於對手的突然強大似乎並無察覺。這一時期所有遞往朝廷的奏報中,都沒有提到這個情形。和春部署好防堵兵力之後,繼續對太平軍進行挑釁。鹹豐二年(1852)五月十九日,他命令半數官軍向前推進,在五裏亭築營。太平軍從城內衝出二三千人,分三路撲來,攻勢猛烈。和春令部隊鎮靜等待,直到敵軍進入弓箭可以射達的距離,才下令發射槍炮。太平軍在猛烈的火力下紛紛撤走。
這時候,廣西的大員開始調動位置。勞崇光從永州返回桂林,徐廣縉已經抵達梧州,而賽尚阿帶著欽差大臣關防,準備北上湖南。這樣一來,湖南就有賽欽差和程總督兩名大員,鹹豐可以比較放心了。
賽尚阿於六月一日抵達永州府城,經過一番訪察,終於明白了兩件事情。第一,太平軍進入湖南以後,各地響應造反的會黨比廣西還要多,因此,他們現在的兵力不可小瞧;第二,官軍必須對道州四麵合圍,才能開始攻城。
賽尚阿立即給駐守道州西麵的劉長清增調了兩千多人,又繼續從桂林向道州增兵,還是令他們駐紮西路。前麵說過,南路是最傷腦筋的地方,此處有多條道路四通八達。太平軍隻要從這裏北進衡州,就可長驅直上長沙。可是南路隻有鄧紹良、江忠源和張國梁駐守,兵力單薄,如果官軍逼得太緊,太平軍很可能從此處突圍。
從情報分析,南路情況不妙,太平軍精銳部隊已在水南駐紮。賽尚阿要求程矞采從衡州和永州等處再調二三千兵力,由此路前進,對抗水南的太平軍。程矞采調派苗兵一千名,交給鄧紹良管帶,又挑衡州防兵六百名,派總兵王家琳管帶,從常寧、新田前進。賽尚阿又將留守永州的湖南兵撥出六百名,交給鄧紹良管帶,跟鄧紹良原帶的八百名湖南兵和七百名楚勇一起,從寧遠推進駐紮,逼近水南。賽尚阿還不放心,他在等待新調的江西官兵到來。這支部隊一到,他要再抽撥一千人前往水南會合。
賽尚阿這一次的兵力部署,大致抓住了要害。但是太平軍為了迷惑官軍,采取了一係列措施,致使官軍防不勝防。
洪秀全在道州擴編了隊伍,接受湖南人的忠告,決定跳出官軍包圍,到湘東南一帶繼續吸收兵力。為了擾亂官軍的視線,他們六月八日派出二千多人,忽然向南挺進一百裏,進入江華縣境。這一舉動,果然給徐廣縉造成錯覺,以為他們會繼續向南,進入廣東的連州、陽山,或者廣西的富川與賀縣,於是他急忙調兵遣將,扼守湖南與兩廣交界關隘。
太平軍的南進也給和春造成了錯覺,他以為對手將放棄道州,當即下令攻城,在五裏亭一帶用槍炮射擊。可是太平軍反而出城迎敵,與官軍相持甚久,才退回城內,似乎並無突圍之意。和春正在疑惑,忽報有幾名江華官兵前來求見。和春令他們進帳,幾名官兵叩頭如搗蒜,說道:“和大人,江華縣城已被逆賊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