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春道:“爾等也有幾百官兵,難道未曾抵抗?”
“回大人,城內有永綏防兵三百名。可是逆賊幾百人詐稱潮勇,說是奉和大人之命前來協防,遊擊秦武林便下令開門,將他們放入。逆賊進城後內外夾攻,秦遊擊左腳為賊所傷,知縣劉興桓被殺,女眷自盡。我等好不容易才奪路逃出。”
和春趕緊向賽尚阿稟報江華失守。後者令他派劉長清從永明赴江華應敵,留下幾百人防守永明。
劉長清此刻正在趕赴永明的途中,和春火速派人給他送去軍令,把江華之事交給他辦理。和春決定幫他一把,再攻道州,以牽製江華的敵軍。他從南路抽調部隊,由常祿統帶,於六月十一日從白馬渡過河,分兵三路進攻道州。
和春在五裏亭樹林內設伏,作為預備隊,自己率部向前推移,發射槍炮,誘敵出城。太平軍出動二三千人,分兩路撲來。經文岱、李瑞、秦定三、王錦繡、江忠源各自率部分兩路迎擊。和春居中調度,槍炮連環進擊,將敵軍逼退城內。常祿的部隊當天仍然返回南路駐紮。
此戰以後,江忠源與劉長佑商議:“印渠,你多次提議選拔一支敢死隊,現在可以著手進行了。你看以多少人為好?”
劉長佑說:“挑選五百死士,能攻能守,好鐵用在刀刃上,當能起到很大作用。”
“行,你加緊去辦。我已收買一名負傷的逆賊頭目,讓他回去做內應。我們組成敢死隊之後,就可跟他約定日期,內外夾攻。”
長沙協的官軍也準備輕裝上陣,決定將傷病員轉移到長沙。六月十三日,塔齊布叫鮑超撤回長沙本營養傷。
回頭來看江華和永明的戰事。江華一經失守,鄰縣永明的知縣常連緊張起來。兩縣轄地毗連,太平軍隨時可能從江華殺向永明,常連急需增兵設防。他決定親自往道州求援。當時劉長清駐紮在道州西麵的三十裏橋,常連於六月十二日來到劉營請求發兵,劉長清一口回絕。常連又去道州找和春求援,和春當下書寫命令,令劉長清率部趕往永明。
常連的擔心並非虛驚,太平軍果然再出奇招,於六月十三日從江華和道州兩地派出一千多人西撲永明。該城守備錢誌祖帶兵迎擊,身受重傷,隨從將他扶救出城。常連也在兩軍交戰時趕到,被太平軍圍住,身受刀傷,僥幸逃到城外。太平軍順利地占據了縣城。
劉長清於第二天行抵永明的上江墟,得知縣城失陷,他的反應不是攻敵,而是擔心自身安危。他對部屬說:“上江墟三麵受敵,我軍若朝永明推進,定有一場惡戰。”
正在這時,常連帶傷趕到上江墟,找到劉長清,用哀求的口吻說:“鎮台大人,求你趕緊發兵,奪回永明縣城!”
劉長清道:“賊蹤未定,本鎮不可輕易行動,還需觀察一下。”
劉長清這個已被革職的總兵,已經兩度有違使命。江華吃緊之時,他奉命前往應敵,卻未能救下縣城;永明吃緊時,他又奉命加強永明的城防,帶兵來到永明境內,得知城池失陷,本可以趁太平軍立足未穩,趁勢進攻,將縣城奪回,可他卻袖手旁觀,貽誤了戰機。
常連有傷在身,臥在民房休養。劉長清派人打探,得知通往永明的道路已被敵軍挖斷,進兵困難,於是想出一個借口,故意避戰。他一邊拔營,一邊派人通知和春:我擔心敵軍襲擊廣西的富川縣,必須領兵繞向南路攔截。劉長清就此脫離前線,此舉無異於臨陣逃跑。此人的軍旅生涯已到盡頭,腦袋能否保住,也是很成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