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輯 永州市軟科學課題(2 / 3)

(9)“柳子景區”旅遊線路設計。其一,“柳子景區”一日遊線路;其二,柳宗元故居一日遊線路;其三“永州八記”一日遊線路。

(二)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旨在整體規劃“柳子景區”,抓住“柳文化”的主體特色,將文物保護與旅遊開發有機結合起來,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修舊如舊,一一恢複再現柳宗元筆下每處景點的原有意境,把“柳子景區”做強、做大,達到真正做好“柳子文”,打響“柳子牌”,賺到“柳子錢”的目的,形成我市文化旅遊整體規模效益。

(三)本項目的創新之處

本課題的研究是一項集體行動,立足於曆年來相關研究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前期較厚實的研究成果。由於柳宗元的思想文學成就主要是在受貶湖南永州以後形成的,本課題的研究人員大多是永州籍的學者,有著得天獨厚的“地利”條件。因而在研究過程中,強調文獻調查和實地考察研究相結合,依托集體的智慧,發揮團隊精神,集腋成裘,以係列論文和設計方案結題。

(四)年度研究計劃及預期進展

第一階段:2004年上半年,實地考察調研,資料收集,提出研究計劃。

第二階段:2004年下半年至2004年底,全麵展開研究,發表係列論文。

第三階段:2005年12月,在整合係列論文的基礎上,完成方案的寫作。名為:《柳宗元與永州旅遊開發研究》。

(五)預期研究成果及形式

1.係列論文:《柳宗元在永州的生活及遊蹤》、《柳宗元的〈三亭記〉與旅遊思想》、《柳宗元在永州的遺址與人文價值》和《柳宗元旅遊景點修複的規劃與策劃》。

2.研究報告:《柳宗元與永州旅遊開發研究》。

注:本課題已按原計劃完成,其研究方案獲2007年度永州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附件:

柳宗元與永州的旅遊開發

結題報告

一、項目的來源和意義

《柳宗元與永州的旅遊開發》為2004年永州市科技局軟科學立項項目(永科發[2004]9號)。課題主持人翟滿桂係湖南科技學院教授、柳宗元研究所的所長、中國柳宗元研究學會的副會長;課題參與人蔡自新、夏衛平係永州市柳宗元研究學會的會長和常務理事,課題組成員均是多年從事柳宗元研究和永州地方文化研究的學者。本課題前後曆時三年,研究出了一套既突出永州地方文化特色又適合永州旅遊開發的研究方案,發表學術論文十多篇,為永州的旅遊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理論依據,為地方政府的決策提供了谘詢,圓滿地完成了課題預期計劃,結出了一批優秀的研究成果。

本課題研究成果的重要意義在於:借曆史文化名人,樹立文化旅遊品牌,促進永州經濟的發展。柳宗元(773—819),是唐代中期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哲學家和世界旅遊理論的創始人。805年至815年,柳宗元謫居永州十年,不論在文學、思想還是哲學方麵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成為著名“唐宋八大家”之一,且“文冠八家”之首。他的《零陵三亭記》旅遊專論比世界上最早的旅遊論著還要早1000多年,堪稱世界旅遊理論的鼻祖,其《永州八記》更是世界著名的遊記文學之典範。柳宗元在永州的一係列文學、思想、政治、哲學和旅遊著名成就凝聚成了一束燦爛奪目、享譽世界的永州“柳文化”奇葩。他在永州創作或者直接描寫永州的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如《捕蛇者說》、《鈷潭記》、《小石潭記》、《小石城山記》、《江雪》、《漁翁》、《黔之驢》等都載入了中小學語文課本,永州因柳宗元而名揚天下。正如南宋文學家汪藻在《柳先生祠堂記》中所言,“至今言先生者必曰零陵,言零陵者亦必曰先生,零陵徒以先生之故,遂名聞天下”。這是一筆價值不可估量的文化遺產資源。作為物化了的“柳文化”資源柳子廟、“永州八記”遺址、“八愚”遺址(包括愚溪)、柳宗元故居、柳子古街,特別是柳子廟作為一座全國唯一保存完整、規模龐大、紀念柳宗元的重要古代建築,無論從總體到局部,都是品位很高的工藝精品,是永州民族文化和“柳文化”一個漫長曆史時期的遺跡和載體。2001年6月,被國務院批準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後,柳子廟突出的曆史價值和經濟價值更加得到了全國人民的認可。永州的知名度因此也更加提高。隨著1985年柳宗元紀念館的建館開放,1981、1989年兩次全國柳學研討會和2002年第二屆國際柳學研討會先後在這裏召開,永州又成為展示“柳文化”,研究和弘揚“柳文化”的中心,黨和國家領導人喬石、田紀雲、鄧力群、王忍之、楊汝岱以及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台灣、香港、澳門等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都慕名前來參觀柳子廟,尋訪《永州八記》遺址,探究“柳文化”的淵源。近幾年來,柳宗元紀念館先後接待了國內外遊客20餘萬人次,在永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中正日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二、項目開展的主要工作內容

(一)關於柳宗元與永州旅遊開發前景分析研究

1.客源市場的分析。認為我市區處於南嶽、桂林兩條黃金旅遊線路的中點站,客源市場廣;僅我市就有560萬人口,每年外出旅遊的人數就達50萬人次,本地客源市場穩定。

2.國內國外旅遊形勢的分析。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外出旅遊早已是一個熱門,隨著國內“五一”、“十一”、“春節”三個“假日經濟”和旅遊“黃金周”的形成,大批的上班族利用長假外出旅遊。近年來,旅遊產業已經成為許多地方的經濟支柱產業。

3.交通條件的分析。認為“河、陸、空”主體交通網絡基本形成。零陵是湖南交通樞紐,207、322國道貫穿全境,高等一級永連公路、洛湛鐵路和衡棗高速公路開通,距永州新火車站僅18公裏,距永州機場7公裏,城區交通網絡四通八達,旅遊交通車可直達各旅遊景點。

為目前零陵區開發“柳宗元與永州旅遊景區”進行了開發前景分析,使之樹立了信心。在這方麵課題組發表文章《從柳文化談永州的城市品牌》(翟滿桂,《零陵學院學報》2004年第5期刊載)加以論證,產生了很好的社會反響。

(二)關於整體規劃“柳宗元景區”的總原則及初步設想的研究

1.提出整體規劃“柳宗元景區”的總體原則是:抓住“柳文化”的主體特色,將文物保護與旅遊開發有機結合起來,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修舊如舊,一一恢複再現柳宗元筆下每處景點的原有意境,把“柳宗元景區”做強做大,達到真正做好“柳文化”,打響“柳文化牌”,賺到“柳文化錢”的目的,形成我市區文化旅遊整體規模效益。

2.設置了初步設想:“柳宗元景區”的範圍包括現造紙廠的全部區域、柳子廟、柳子街、柳宗元兩處故居、“八愚”舊址(包括愚溪)、現朝陽公園以及“八記”遺址。分兩大功能區:即柳宗元景區旅遊觀光區和朝陽岩休閑娛樂區。

(三)製定了修複各景點的具體規劃

1.維修“國保”單位柳子廟。2005年協助柳子廟在保持原有曆史風貌前提下進行了擴大維修工程。在保護曆史上多次修繕所遺留的文物風貌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和體現曆代對柳宗元的尊敬與愛戴之情。

2.修複柳子街。柳子街全長為800米,是“國保”單位柳子廟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也是“柳文化”的一個活載體。柳子街的木房大部分為晚清和民國時期的古建築,具有一定的曆史價值。像這樣保存完整的古街全國少有。向零陵區提出修複柳子街的兩種方案供領導決策:一是仿唐街;二是仿清街。

3.在愚溪南岸興建“柳子碑廊”。提出碑廊建在過柳子橋的愚溪上遊南岸沿岸。碑廊宜依山勢而建,碑廊設碑石200方,廊長500米,青石料,碑石的尺寸以中堂(四尺整宣)和條幅(四尺宣對開)式為主。自1995年以來,倡導我市區已經征集了70餘幅全國名人名家的作品。“柳子碑廊”工程已納入計劃。

4.愚溪的綠化美化。提出了整治愚溪,綠化美化愚溪的兩條措施:

(1)首先要炸掉溪上的小水電站,呈現鈷潭、小石潭原貌。

(2)愚溪兩岸種植大量竹子、柳樹、石榴、柑橘等樹木,徹底清除愚溪兩岸以及河床中的垃圾和淤泥,呈現“全石為底”的河床,恢複流水“清瑩秀澈”的水質特征。

5.恢複“永州八記”舊址。“永州八記”是指《始得西山宴遊記》、《鈷潭記》、《鈷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小石城山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其中前“五記”在柳子景區內,後“三記”在今南津渡水電站。提出在修複過程中,總的原則是要注意每一景點都要按照柳文描繪的原貌“修舊如舊”,盡量營造出《八記》描繪的原有意境。2002年、2005年協助永州市柳宗元研究學會和零陵區政府先後在景區分別樹立了八塊標識石碑。

6.修複“柳宗元故居”園林。柳宗元在永州曾有兩處住所,龍興寺故居和愚溪故居。柳宗元作為社會旅遊的創始人,他在建設自己的居所時,很自然地想到了用自己的理論去指導實踐。據考證這兩處故居都是絕妙的“園林式”故居。課題組提出將兩處故居都修成“園林式”故居。

7.修複“八愚”舊址。愚溪“八愚”景區就在柳子草堂附近不遠的東北方向,“八愚”即愚溪、愚丘、愚泉、愚溝、愚池、愚島、愚亭,這“八愚”是柳宗元特意找到並依地勢修建,它與柳子草堂一並構成了“柳宗元愚溪故居”園林,成為渾然一體,不可分割的部分。課題組提出在修複“八愚”舊址時,一定要按照柳文《八愚詩序》所描繪的原貌修複,並繪畫出了示意圖。

8.修複“零陵三亭”。確定了零陵三亭的具體位置在東山南麓。並刻《零陵三亭記》碑文。

9.在朝陽岩處塑造漁翁“獨釣寒江”雕塑。

10.整體搬遷造紙廠,修建“柳子廣場”。

11.修建朝陽岩休閑娛樂區。

12.島景區旅遊開發利用。

13.“瀟湘平湖”風景名勝區開發。

以上景點修複的原則:建設成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相融合,水上娛樂與岸上觀景互為補充,集觀光、休閑、度假、訪古、健身、娛樂為一體的高品位、多功能的精品旅遊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