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抹不去的第二情結(2)(2 / 3)

據說,在全省八十六個縣(市)行政區中,除五個沒有石漠化現象,其餘八十一個都非常嚴重。在這些縣市,石漠化與貧窮緊緊相連。在飛雪奔雷的黃果樹瀑布、醉倒神仙的茅台酒的顯赫聲名下,籠罩在石漠化陰影裏的貴州大山裏有著讓外界難以想象的貧困一貴州省扶貧辦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截至2003年止,貴州省人均年收入低於620元人民幣的還有320萬人,占全國貧困人口的十分之一強,而這320萬貧困人口絕大多數生活在七十四個石漠化縣市地區。

在遭受石漠化影響最嚴重的地區,人均年收入大約隻有二三百元。人們大都住著近似於穴居的低矮潮濕的石頭房子,屋內光線昏暗,最值錢的家當常常是床上一套已分辨不出顏色的棉被,如果說有什麼家具的話,那可能隻是幾隻木凳。一日三餐,有的地方還隻有兩餐,吃著的是唯有經年不變的土豆和玉米。大量失學、輟學的孩子,像無精打采的家禽一樣遊散在難見半點綠意的灰黃的蒼穹之下。聽人們說話的聲音都是懨懨的,仿佛對生命與未來已毫無興致……

不在石漠化影響的地區,許多大山裏也把當今國內普遍的生活水準一下拉回去二百年。那裏的房子依舊是傳統的土木結構,那裏的人抽的依舊是自製的水煙,那裏的青年依舊唱著山歌傳情示愛,那裏的時針依舊是黎明的雞鳴、薄暮的鴉噪,那裏的通信工具依舊是馬幫郵遞……

在這樣一個省,其主政者圖強變革之心,與其求將征才之意同樣迫切,它們可以說是一鳥兩翼,一舟二帆。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時任貴州省委副書記、兼省長的王朝文,向中央舉薦邀歐陽自遠出任貴州省分管教科文衛事業的副省長。他不想做官員,願意一生做科學家。八十年代中,貴州省委再次推薦他出任副省長,他卻當麵向中組部考察組陳述,自己何德何能,難以擔當此份重任。

九十年代初,貴州省推薦歐陽自遠出任省人大副主任。他是人民代表,對於人代會的選舉結果,他無法推辭。在深諳政界規矩的官員眼裏,視人大為政治養老院,能不能進去還得看級別;他卻看得比較簡單,人大當然是民意機關,既然選上了,那就努力忠於其責,為貴州人民做點實事吧。

長期以來,他關注貴州人口一資源一環境的協調發展,他組織並指導他的學生、地化所副所長王世傑研究員的研究團組,進行了全省喀斯特地區碳酸鹽岩風化成土與環境變化的研究,成功地解決了紅土風化殼的定年方法與技術,深化了對貴州新生代地質演化曆史的認識,為石漠化的成因研究和治理方法提供了科學的依據。他不僅自己研究,還組織、帶動起地化所一大批力量投入到這方麵課題中來,除了石漠化治理,還有地方病成因、酸雨對貴州地區土壤的侵蝕、破壞及其對策等。

他還爭取中科院的支持,在所裏成立了環境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在該室的指導下,貴州已在幾個地方進行恢複植被和灌木叢的試驗。其實,貴州雨水很多,日照也較充分,隻有嚴格地封山育林,歐陽自遠預計有個三四年時間,試驗區裏就能見芊芊青草。

為此,他榮獲2003年度貴州省最高科學技術獎。在獲得這筆五十萬元的獎金後,他捐出二十萬元作為地化所月球與行星化學中心的科研經費,另三十萬元資助省裏喀斯特生態科技研究。

他更想利用人大這個平台做點事。省人大副主任這個位置可能有點虛,但他還兼著省人大財經委員會主任,財經委可是監督著全省財政的收入與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