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之初,他就提出要求:第一,增加農村和農業的投資,並保證每年連續性地增加;第二,增加教育、科學技術的投資,不能因為貴州人均GDP全國最低,這方麵的投入也長期甘於全國倒數第一;第三,縮減公檢法部門的開支,目前這方麵的投入已嚴重地超過貴州的財力。他還表示,如果達不到這三項要求,政府的財政計劃不可能在人大通過。
他過去從未接觸過財經,這方麵的一些名詞都聽不懂。他趕快坐下來,請來省計委、財政廳、體改委等廳局的老領導,現在這些人大都是財經委委員,他向他們求教,也向他們討主意。
儼然長纓在手,指日可縛蒼龍。不久,修改後的財政計劃交到了人大,大抵是按人大的要求辦,雖然所列的舉措還有不小的距離。他大為開心,誰說人大是橡皮圖章,隻要自己硬,這圖章就是鋼印!
隻過了不長些日子,他就聽到反映了,過去是怎樣開支的,現在還是怎樣開支。這份計劃其實是假的,隻是用來對付財經委的。政府部門能些許聽進些民意機關的意見,不將此當成過耳秋風,這已經是時代的大進步了,或者說是給歐陽自遠很高的禮遇了,你還真指望這“蒼龍”變成一條人民手裏牽著的哈巴狗?
他再把此份報告從抽屜裏翻出來,端詳良久,他發現那上麵的一串串數字如一張張波浪般起伏的嘴,像是在嘲笑他:你還真把自己當盤菜了?
大骨頭、硬骨頭搬不動,那就啃小骨頭、軟骨頭。
身在其位,總要為老百姓做些事,哪怕一年做成一件事也好。
他是當時戶口在貴州的唯一一位院士,他毫無爭議地當選為貴州省科協主席。在他之前的各位主席,奔波了十年各方陳情:
科技館是麵向社會、尤其是麵向青少年進行科學宣傳、科技普及的必要設施,全國哪個省都有,就是貴州沒有。就算還想不到大山裏那些滿是困頓之色、急需要改變人生道路的孩子,說近、說實際一點,這可也是省裏的一個麵子工程啊!
各方的反應說穿了,就是簡單一句話:省財政連對付吃飯都困難,還談什麼麵子?
歐陽自遠決意要在自己任上辦成這件事。思來想去,他覺得與其東找西找,不如直接去找省委書記劉方仁。
劉方仁主政貴州期間,曾經在多種場合誓言讓貴州脫貧。他一次在接受中央媒體采訪時的談話,曾讓貴州人民深受感動,他認為,對西部大開發“心要熱,頭腦要冷”。不能一陣風,不能趕浪潮,不能大呼隆,必須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第一是加緊修路,“要想富,多修路”這句老話對於貴州仍然十分受用。貴州有許多資源優勢,礦產、能源、旅遊、生物等方麵的資源非常豐富。現在的問題是因為交通不便,外麵的東西進不來,貴州的東西出不去。大舉修路將使貴州從一個“不沿江、不沿海、不沿邊”的“三不沿”省份,變成南北貫通、東西聯網、兩縱兩橫的通衢大省;
第二是退耕還林,也要實事求是。生態保護、退耕還林在貴州有著重大的意義。但是,實際工作中還有許多問題需要悉心解決:退耕之後,還什麼林?種什麼草?如果退耕之後,群眾的生活不僅沒有好轉,反而越過越苦,退耕就是一句空話,你一走,群眾就會複耕。而且,退耕還林采用什麼樣的方式,究竟是由農民自主選擇種什麼樹,還是由政府決定?在貴州這樣一個相對落後的地區,農民對市場的了解畢竟有限,自主選擇難免有盲目的成分;但如果一概由政府決定,也不一定看得準。因為市場是瞬息萬變的,而且種草植樹見效比較慢,其中的風險由誰來承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