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抹不去的第二情結(3)(1 / 3)

劉方仁又說:我們把交通建設作為貴州的第一個重點來抓。1993年我剛剛上任時,麵對的是一千萬貧困人口,在當地政府的努力以及世界銀行的幫助下,到1999年底,已經有了七百十幾萬人越過了溫飽線,貧困人口占農業人口的比例也由35%下降到10%……我們的計劃就是“五年打好基礎,十年重點突破,十五年初見成效”,按照這三句話去做,我隻要在位一天就要幹好一天,到2010年,全省農村實現小康!

劉方仁的話,使歐陽自遠感到這是一位思想開明、作風非常務實的我黨高級幹部。

盡管自己的做法有些唐突,但相信終能得到省委書記的理解——在貴州,在精神文明建設上將教育、科技列為第一位,不正與將交通建設列為物質文明建設的第一重點同樣重要?

1998年“兩會”前後,歐陽自遠在北京發了一份緊急傳真給劉方仁。內容是:準備將自己的工資捐出,以發動全省科技界同仁捐款在貴陽盡快建省科技館。經與省軍區喻政委聯係,他們也有意發動幹部、戰士捐款。對於這一行動請省委能夠同意和支持。

劉方仁收到傳真後,在第一時間將電話打到北京:歐陽,你千萬不要帶頭幹這種事。貴州再窮,這點錢還是拿得出來的。這樣,省裏每年都要安排為民造福的十件大事,我一定想辦法將建設科技館今年給安排進去。

果然,建設科技館被排在了第十項,當年省財政為此撥款三千八百萬元。這筆錢,歐陽自遠親自算過,隻夠完成科技館的土建,而硬件與軟件部分比例起碼是一比一,即真要全麵竣工還需要四千多萬。

他趁熱打鐵,又找機會對省委書記說:我們盼望了多少年的這件事,好容易破土開工了,但您要支持到底啊!

劉方仁說:科技館不剪彩,我睡覺也不塌實……

他的心頭一陣溫熱。他覺得這件帶有幾分“脅迫”意味的事,放到誰的頭上誰都大概不會樂意的,何況對方是一位堂堂的“封疆大吏”?但劉方仁不但馬上答應下來,而且也盡快予以落實,他不禁想起兩句老話:一句是“小鬼難纏”,一句是“宰相肚裏好撐船”。

“方仁同誌”更進一步走進他心裏,還有這樣兩件事——

一件是在劉方仁主持的省人大主任會議上,他訴說了一個苦惱:自從擔任省人大副主任後,自己一直覺得責無旁貸,要把這個工作做好。同時,自己也始終沒有忘記科技人員的本分,兩邊的工作都盡量去兼顧。但現在月球探測已經脫離研究階段,開始進入論證、答辯階段,全部身心放在這項目上,時間也不夠用,可省人大這邊又不能圖個虛名。這些日子,自己一直為之苦惱,真怕兩邊會有什麼事給耽誤了……

他提出:我想能不能辭去省人大副主任,一心一意去做月球探測那邊的工作?

劉方仁緊接著就說:歐陽,你的心情我非常理解。能不能這樣,以後你就當省人大副主任,下麵兼著的財經委員會主任就不兼了。

省委書記還兼省人大主任的目光轉向與會者:大家同意不?

在幾秒鍾的時間裏,與會者紛紛表示同意,這應是中國大地上最高的民主效率了。

劉方仁又對歐陽說:人大這邊有需要你參加的會議,由你決定出席不出席,一切保證你手上月球探測的工作不受影響……

歐陽自遠從內心感覺“方仁同誌”既識大體,又能體諒人。

再一件事是,過年之前,書記上家裏來看他。那年冬天貴陽特別冷,家裏沒有暖氣,他披床毯子在身上,還燒了個爐子在客廳。劉方仁一進來愣住了,恍若在高速公路上看到了一頭驢:你怎麼住這樣的房子?

他說:這是地化所第一批給研究員分的房子,在當時可算是最好的。

劉方仁感歎道:什麼好,你這住的比我們省委、省政府的處長都差……

他又解釋說:我不能老住新房子呀,我的同事、學生也應該有新房子住。這房子有近九十平方米,孩子們都出去了,我老倆口已經足夠,不過就是今年冬天冷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