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在災難中沉澱,從容走向世界(3 / 3)

時間很寶貴,發展更迅速,中國人不相信隔閡會永遠存在,隻要有耐心,隻要有愛,我們就可以用事實說話。

一個負責任的大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一曲《臨江仙》,多少豪邁在其中。曆史給人的感受是濃厚、深沉的,沒有單刀直入的快意,卻有曆盡榮辱後的滄桑。在古代,我們曾是強大的中土之國,大漢王朝的氣勢恢弘、所向披靡,大唐風韻的盛世繁華、遺世獨立,元朝的富可敵國、縱橫四海……中華民族的血液裏,自古就有大漠拉弓的豪邁和征戰邊陲的神勇,也有著雨潤蒼生的尊貴和天下為公的情懷。然而,近代的沒落讓中國再也無法在笑談中淡然視之,而是如雄獅般覺醒。每一代中國人都懷著大國複興與崛起的熱切願望,每一代中國人都為之奮鬥不已。

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中國正朝著大國夢想一步步高歌猛進。2006年,中國GDP近21萬億元,經濟規模僅次於美、日、德,外彙儲備過萬億美元,居世界第一,且仍在快速增長。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顯著增強及各國對美國等大國橫行霸道、推卸責任的失望,很多國家都希望中國能夠擔當起大國的責任,這其中有諸多期盼的意味。

擔當責任代表著一個國家影響力的崛起,展現著一個大國的風範,承載著一個大國的厚重。見利忘義、唯利是圖不是大國的風範,一個大國所體現出的責任感必將給其他國家帶來安全感和歸屬感。胸襟開闊,平等待人,以世界的和諧為己任才能天下歸心,縱橫捭闔。

近年來,中國在節能減排、派駐國際維和部隊、參加國際援助、解決國際糾紛,特別是督促朝鮮炸毀寧邊核設施、化解朝核危機等方麵積極承擔起了一個大國的責任。中國的國際形象也在不斷地提升。不過,中國對世界負責,是在能力範圍內,而不是對所有強加的責任也要負責到底。例如炒得沸沸揚揚的人民幣升值問題,所謂“人民幣彙率導致美國巨額赤字”,要求中國負責並施行人民幣升值,但實際目的是為了保護美國的產品更容易進入國際市場,以另外一種方式攫取巨額財富。根據國際社會及美國諸多學者的研究,美國外貿赤字主要是由美國經濟與消費結構決定的,人民幣大幅升值隻會調整美國對外赤字的地區結構,不會減少赤字總量。中國沒有必要承擔不屬於自己的責任。如果中國按照西方所謂的“責任”進行人民幣無限升值,那中國的經濟很可能因為隨之而來的資金外流、通貨膨脹而嚴重虧本和崩潰。20世紀80年代,美國同樣因為巨額貿易赤字力壓日本肩負起“大國責任”,包括增加內需、升值日元等,結果美國對日本貿易逆差沒有減少,日本經濟卻整體崩塌,陷入長期的低迷狀態。

前車之鑒,責任是建立在理性基礎之上的,責任並不等於上當受騙,更不等於盲目樂觀。

鄧小平同誌很早就教導我們要韜光養晦,要低調。在羽翼尚未豐滿之前不能讓虛榮的張狂折斷了飛翔的翅膀。中國是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大國,在經濟總量、對外貿易、吸引外資與官方外彙儲備等方麵的確相對強大,但中國還不是強國。中國人均國民收入排世界第110位,僅相當於美國人均收入的4%,日本的5%,韓國的10%,還有一些人沒有完全達到小康水平。中國的複興之路任重道遠,解決國家問題,本身就是對世界作貢獻,對世界負責任。在現有的國際分工大環境下,美國等西方大國賺錢靠的是技術、知識產權,而中國過多的卻是以低廉的勞動力賺取低附加值的產品,是科技含量不高的“世界加工廠”。中國每部手機售價的20%、計算機售價的30%、數控機床售價的20%~40%要拿出來向國外專利持有者支付專利費。2003年,中國出口了53億雙鞋子,但可獲得的利潤僅是總利潤的20%,其餘80%被擁有品牌和銷售渠道的發達國家獲得。很多行業的利潤分成遠不及鞋類。

驕傲的孔雀是成不了大器的,自滿隻會招來更多的嘲笑。一個真正具有強大潛力的國家,必定是一個務實、理性、穩如泰山、胸襟寬廣、對內負責也對外負責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