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石林(1 / 1)

石林的石頭生得奇形怪狀,巍然聳立的石峰酷似莽莽蒼蒼的黑森林一般,所以人們形象地將它稱為“石林”。石林的石頭不但有生命,而且有感情,有靈魂,集中體現了大自然給予人類的最大驚奇。

雲南素有“彩雲之南”的美稱,這裏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在春城昆明有一處被譽為“天下第一奇觀”的風景區,它就是石林。

關於石林的形成,有很多美麗的傳說。有一個傳說流傳最廣,說的是在遠古的時候,哥自天神來到了石林,他看到這裏土地貧脊,人民缺吃少穿,不由動了惻隱之心。回到天庭後,他把筐裏裝滿了石頭,挑著扁擔來到了石林,打算用這些石頭把長湖的水堵起來,把高山改造成稻田。可是這天晚上,怪事發生了,所有的雄雞天還沒亮就全都叫了起來,這樣就破了哥自天神的法術。任天神怎樣揮動長鞭抽打石頭也無濟於事,那些石頭像長了根似的立在地上不動了,最後,他肩上的扁擔也斷了,兩隻筐變成了雙肩山,那些石頭就變成了石林。至今,如果你來到石林,依然可以見到一些大青石腰間,還留著一道道鞭痕,令人嘖嘖稱奇。

事實上,石林的主要地質遺跡類型為岩溶地質地貌,也稱喀斯特地貌。大約在2億年前,這裏是一片汪洋大海,沉積了許多厚重的石灰岩。經過各個時期的造山運動和地殼變化,岩石逐漸露出了地麵。約在200萬年以前,由於石灰岩的溶解作用,石柱彼此分離,又經過常年的風雨侵蝕,無數石峰、石柱、石筍、石芽拔地而起,形成了今天千姿百態的石林。穿行其間,但見怪石林立,突兀崢嶸,姿態各異。石林壁峰之間,翠蔓掛石,金竹挺秀,山花香溢,靈禽和鳴,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石林地區不僅風景獨秀,還孕育了豐富的曆史文化。這裏有大量的古脊椎動物化石,被列為中國古脊椎動物化石保護區;這裏是雲南遺跡、遺址最豐富的地點之一,已發現許多80萬年前的舊石器和新石器;景區內李子園箐的石林崖畫、石刻反映了彝族人古老的祭祀煙火及舞蹈、狩獵、戰鬥等場麵;長湖獨石山則留存著清代鹹豐年間趙發義軍的曆史痕跡。

在石林多彩的紅土地上,生活著世界上最幸福的彝族撒尼人,他們與石林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和諧美景。他們在奇峰異石間創造了豐富的曆史文化,還創造了以“阿詩瑪”為代表的多姿多彩的民間藝術。其獨特的語言文字、內涵豐富的詩文傳說、火熱豪放的民族歌舞、古樸粗獷的摔跤競技無不體現出古老民族的文化韻味和地域特征。

當你穿行在奇石秀峰間,飽覽這仿佛不屬於人間的奇妙景色,聆聽著阿詩瑪的動人傳說,你會深深地感歎大自然的神奇與偉大。你會覺得,石林的石頭不但有生命,而且有感情,有靈魂,仿佛隻有凝聚了天地之間的靈氣,才能造就這石之瑰寶,石之精華,才能造就石林的不朽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