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黃果樹瀑布(1 / 1)

黃果樹瀑布猶如身著白色衣裙的仙女,儀態萬方地從萬頃冷綠之中露出優美的身姿。飛流直下的瀑布騰起一片煙霧,迷蒙細霧在陽光的照射下,又化作一道道彩虹,幻景綽綽,奇妙無窮。

“白水如棉,不用弓彈花自散;虹霞似錦,何須梭織天生成。”這副對聯傳神地勾勒出了中國第一瀑布--黃果樹瀑布的雄渾氣勢。

黃果樹瀑布有“中華第一瀑”之盛譽,它位於貴州省鎮寧縣布依族、苗族自治縣境內的白水河上。黃果樹瀑布氣勢恢宏,74米的落差、81米的寬度以及100立方米/秒的流量,使它成為世界上最壯觀的瀑布之一。

黃果樹是貴州常見的一種植物,黃果樹瀑布因此得名。關於黃果樹瀑布的形成,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對幸福的苗族戀人。有一天,他們出遊時,一個惡霸看上了姑娘的美貌,想把她據為己有。惡霸把他們逼到了山尖上,眼看無路可走了,他們把身上的白練朝惡霸扔過去,變成了白水河;他們又在黃果樹下用剪刀剪斷了河水,於是出現了一瀉千裏的黃果樹瀑布,從而阻止了惡霸的追擊。

黃果樹瀑布素以“雄偉、壯觀”而名揚四海。奔騰的河水自70多米高的懸崖絕壁飛流直瀉,發出震天巨響,如千人擊鼓,萬馬奔騰,令人驚心動魄。有時瀑布激起的雪沫煙霧,高達數百米,漫天浮遊,使瀑布周圍經常處於紛飛的細雨之中,如夢如幻。明代旅行家徐霞客考察黃果樹瀑布曾讚歎道:“搗珠崩玉,飛沫反湧,如煙霧騰空,勢甚雄偉;所謂珠簾鉤不卷,匹練掛遙峰,俱不足以擬其壯也。”

在黃果樹瀑布周圍,還有18個大小不同、姿態各異的瀑布,形成一個龐大的瀑布“家族”,即著名的“九級十八瀑”。由於黃果樹瀑布是由當地的石灰岩地層長期受侵蝕、導致河床斷落而形成的,所以黃果樹瀑布群呈現出錯落有致的景觀。黃果樹瀑布群的各瀑布都造型優美,極具風韻,堪稱世界上最典型、最壯觀的喀斯特瀑布群。在瀑布周圍還發育著許多溶洞,洞內有各種喀斯特地貌奇觀,是一片神秘夢幻的地下世界。

黃果樹附近有很多名勝古跡,以“千古之謎”的紅岩碑最為著名。碑上有幾十個鬥般大字,非鐫非刻,非篆非隸,年代久遠,神秘玄奧,被稱為“南中第一奇”。此外,還有相傳是三國時期遺跡的關索嶺、孔明堂、跑馬泉、禦書樓等。

黃果樹瀑布周圍的山寨,生活著布依族、苗族等少數民族。布依族的建築別具一格,整個村寨不見一磚一瓦,房屋、院落、小橋都是用石頭修築的,家中的用具,如磨、槽、缸等也全是用石頭做的。到了這裏,仿佛進入了一個石頭王國。石頭寨還是著名的蠟染之鄉,這裏的蠟染古樸典雅,工藝精湛,體現了濃厚的民族風情。

知識鏈接:蠟染是我國苗族古老而獨特的手工繪染藝術,起源於秦漢,盛行於隋唐。從我國的染織技術開創時,蠟染就作為最古老的手工藝,稱之為中華民族古文明的一部分。黃果樹瀑布周圍居住著苗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苗族的蠟染喜愛用花紋和民間傳說中的題材,布依族的蠟染喜歡用幾何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