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鬆花江(1 / 1)

鬆花江猶如一條蜿蜒的巨龍盤亙在遼闊粗獷的東北大地上。鬆花江兩岸風光壯美,曾留下許多帝王及文人墨客的足跡。康熙在東巡時,曾寫下“鬆花江,江水清,浩浩瀚瀚衝波行,雲霞萬裏開澄泓”的豪邁詩句。

人們常說“黃河之水天上來”,其實鬆花江水才無愧於從天上來呢。鬆花江流域的滿族人認為鬆花江是從九天落到地上的河流,所以給它命名“鬆阿裏烏拉”,滿語就是“天河”的意思。

鬆花江是黑龍江在中國境內的最大支流,由嫩江和第二鬆花江彙合而成。它全長1927千米,流域麵積約55萬平方千米,跨越黑龍江、吉林和內蒙古三省區。鬆花江有南、北兩源,南源第二鬆花江是鬆花江的正源,發源於長白山天池;北源嫩江發源於大興安嶺伊勒呼裏山。嫩江與第二鬆花江在吉林省扶餘縣的三岔河彙合以後稱鬆花江。

在曆史上,鬆花江曾被命名“混同江”、“宋瓦江”,自明朝時始稱鬆花江。關於“鬆花江”一名的由來,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呢。很久以前,一條小白龍闖進了鬆花江這塊風水寶地,它把鬆花江弄得翻江倒海,江裏的許多生靈都死了。一條大黑龍得知了小白龍的惡行,就打算來鬆花江降服它。可是大黑龍遊到哪裏,哪裏的水就變成了黑色。小白龍據此就知道了大黑龍的行蹤,所以大黑龍總是降服不了它。於是,大黑龍就向鬆樹去借鬆花,以把自己掩蓋起來。所有的鬆樹都盡力幫助大黑龍,它們奮力把鬆花抖落下來,覆蓋在大黑龍的身上。在鬆花的掩蓋下,大黑龍順利降服了小白龍。可是從那時起,鬆樹就不開花了。為了紀念鬆花的貢獻,人們就把這條江叫做鬆花江了。

鬆花江兩岸山嶺重疊,山上遍布原始森林。每到春夏季節,群山吐翠,莽莽蒼蒼的原始森林看上去就像是綠色的海洋;鬆花江流過鬆嫩平原,滿眼麥苗綠,十裏稻花香。嚴寒的冬季到來時,鬆花江兩岸呈現出一派迷人的北國風光。一場新雪過後,大地披上了厚厚的冬衣;岸邊的柳絲、鬆葉上形成了叢叢簇簇晶瑩似玉的冰花,成為一片玉樹瓊枝的世界。遠遠望去,就像一個神秘夢幻的水晶宮。

鬆花江流域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的發祥地。在廣袤的白山黑水間,驍勇善戰的女真族領袖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落,建立了後金,奠定了清朝的基業。他的後代把清朝一步步繁榮壯大,出現了康熙、雍正、乾隆等在我國曆史上影響深遠的帝王以及曆史上空前繁榮的局麵--康乾盛世。清朝入關以後,一直把鬆花江、長白山一帶作為朝拜的聖地。

現在的鬆花江已成為東北地區主要的水運幹線,港口有哈爾濱、佳木斯、同江等。鬆花江兩岸物產豐富,工農業發達,在經濟、文化等方麵都趨於前列。隨著東北老工業的振興,鬆花江更會展現出它蓬勃的風采!

知識鏈接:冰燈是鬆花江流域一種特有的民間藝術,根據東北文獻記載,早在清代就已有冰燈製作。冰燈就是把冰製成像玻璃一樣的燈罩,裏麵點上燭火。夜幕降臨後,燭火透著冰層發出幽微、晶瑩的光芒,非常曼妙。現在,哈爾濱每年都會舉行冰雕節、冰雪節,吸引著國內外大批藝術家和冰雪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