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青海湖(1 / 1)

浩瀚縹緲、波瀾壯闊的青海湖是大自然賜予青藏高原的一麵巨大的寶鏡。碧波萬頃的湖水、巍峨的群山、麥浪翻滾的農田、神奇壯麗的鳥島……這一切,構成了青海湖生機盎然的景致,讓人沉醉在這簡單自然的美景之中。

青海湖又名“庫庫淖爾”,即蒙語“青色的海”之意。它位於青海省東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內,湖水麵積4500平方千米,平均深度18.6米,是我國最大的內陸湖泊,也是我國最大的鹹水湖。

青海湖四麵被群山環抱,北麵是崇宏的大通山,東麵是巍峨的日月山,南麵是逶迤連綿的青海南山,西麵是崢嶸嵯峨的橡皮山。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3600米~5000米之間,猶如四幅高高的天然屏障,將青海湖緊緊環抱其中。湖畔是廣袤平坦、蒼茫無際的草原,草原上鋪著一層厚厚的綠色絨毯。煙波浩淼、碧波連天的青海湖,就像是一盞巨大的翡翠玉盤鑲嵌在高山、草原之間,構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綺麗景致。

青海湖在不同的季節裏,景色也迥然不同。春夏時節,巍巍的群山和遼闊的草原都披上了綠裝,五彩繽紛的花朵把草原點綴得如錦似緞,數不盡的牛羊猶如五彩斑駁的珍珠撒滿草原;微風吹來,碧波萬頃、水天一色的青海湖,好似一泓瓊漿在輕輕蕩漾。冬天到來時,浩瀚碧澄的湖麵冰封玉砌,銀裝素裹,就像一麵巨大的寶鏡,在陽光下熠熠閃亮,終日放射著奪目的光輝。

青海湖是構造斷陷湖,由於地麵下陷形成。形成初期原本是一個巨大的淡水湖,那個時期青海湖地區氣候溫和多雨,湖水通過東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黃河,是一個外流湖。後來由於地殼運動,湖東部的日月山、野牛山迅速上升,堵塞了青海湖的外泄通道,所以演變成了隻進不出的閉塞湖。加上氣候變幹,湖水蒸發量增加,水量減少,而湖中的礦物質變濃,青海湖也由淡水湖逐漸變成鹹水湖。

青海湖中有一個馳名中外的鳥島自然保護區。每年春夏五六月間,成群的鳥兒來到鳥島繁殖,鳥島上的鳥巢、鳥蛋隨處可見。進入金秋時節,各種鳥類家族分批離開這片樂土,飛往南方越冬。居住在這裏的鳥類主要有斑頭雁、魚鷗、棕頭鷗、鸕鶿、燕鷗、天鵝等。青海湖豐富的魚類資源和湖畔茂盛的植物為候鳥們提供了豐盛的食物餌料,使鳥島成為鳥的天堂,也成為青海湖的一大奇觀。近年來,這神奇壯麗的鳥島風光,吸引了無數遊人和鳥類愛好者來此觀光。多年來,人類始終保持著對這片禽類領地的敬意和距離,使得飛鳥能夠在這裏自由棲息繁衍。鳥鳴自在悠揚,委婉動聽,使人如聆仙樂。人與鳥之間達成了難得的諒解與和諧。

站在青海湖畔,眼見遠山逶迤,芳草如茵,湖麵波光粼粼,耳邊聽得無數的鳥兒發出動人的鳴叫,仿佛來到了畫中的世界,令人情不自禁沉醉於這片簡單自然的美景之中。

知識鏈接:青海湖岸邊有遼闊的天然牧場,有肥沃的大片良田,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這裏冬季多雪,夏秋多雨,水源充足,雨量充沛,對發展畜牧業和農業有著良好的條件。早在遙遠的古代,這裏就是馬、牛、羊等牲畜的重要產地。青海湖一帶所產的馬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很出名,當時被稱為“秦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