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裏細雨迷蒙的樓台,夏日裏接天連葉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後疏影橫斜的紅梅……西湖的四季都是一首詩、一幅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任何人都會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
清代《冷廬雜識》中說:“天下西湖三十又六,唯杭州最著。”在我國,以西湖命名的湖有36處,但是以浙江杭州的西湖最為著名。
西湖古稱武林水、錢塘湖。“西湖”一名是在隋朝時出現的,因位於都城的西麵,所以稱為西湖。相傳在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龍和金鳳在銀河邊的仙島上找到了一塊白玉,他們一起琢磨了許多年,白玉就變成了一顆璀璨的明珠。這顆明珠照到哪裏,哪裏的樹木就常青,百花就盛開。後來這顆明珠被王母娘娘發現了,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將把明珠搶走。玉龍和金鳳不肯,就與王母娘娘發生了爭執,爭搶中王母娘娘的手一鬆,明珠就降落到人間,變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玉龍和金鳳也隨之下凡,變成了玉龍山和鳳凰山,永遠守護著西湖。
事實上,西湖是一個瀉湖。據史書記載,秦朝時,西湖還是一個和錢塘江相連的海灣。聳峙在西湖南北的吳山和寶石山,是當時環抱著這個小海灣的兩個岬角。後來由於潮汐的衝擊,泥沙在兩個岬角淤積起來,逐漸變成了沙洲。此後日積月累,沙洲不斷向東、南、北三個方向擴展,終於把吳山和寶石山連在一起,形成了一片衝積平原,把海灣和錢塘江分隔開來,原來的海灣變成了一個內湖,西湖就由此誕生了。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的美景真可謂是人間天上。西湖就像是一位溫潤如玉的江南女子,在舉手回眸間都留有無盡的餘味。草長鶯飛的季節裏,蘇堤和白堤兩岸柳枝搖曳,桃花盛開;西湖水波光瀲灩,繾綣無限;水中荷花映日,遊船點點;遠處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難怪蘇軾吟詠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千古佳句。西子即春秋時越國的絕代佳人西施,把湖水喻為傾國傾城的美人,恐怕隻有西湖擔當得起吧!
曆史上的西湖曾有過日日笙歌舞不休的時光。南宋遷都後,因政府的偏安、腐化,一度過著苟且偷安、紙醉金迷的日子;他們把昔日平靜的西湖變成了歌舞升平的喧鬧場所,但同時也給西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繁華,斷橋殘雪、平湖秋月、三潭映月、南屏晚鍾等著名的“西湖十景”就是在這時產生的。
平湖秋月自古便被公認為是良辰美景。秋夜在高閣上遠眺西湖,但見皓月當空,湖天一碧,金風送爽,水月相溶,讓人“不知今夕是何年”。西湖的處處勝景都充滿了詩情畫意,更有“白娘子與許仙斷橋相會”的美麗傳說以及“蘇東坡治理西湖”的曆史佳話與這些美景相伴,讓人沉醉在美景的同時,又有無盡的感歎。
“未曾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是啊,“天上人間諸景備”的西湖,有誰會舍得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