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秦嶺南坡的陝西省洋縣是我國著名的朱鹮自然保護區,被譽為“朱鹮之鄉”。這裏的自然風景得天獨厚,朱鹮美麗的倩影點綴其間,呈現出一派多姿多彩、生機勃勃的怡人景觀。
在全世界的鳥類中,朱鹮是最為珍稀瀕危的種類之一,有“東方寶石”之稱。朱鹮全身羽毛大部分為白色,翅為粉紅色,頭部為橙紅色,喙黑色細長且彎曲,其尖端和基部為朱紅色;後頸枕部有若幹羽毛延伸成矛狀,就像一個羽冠。它體態優美,羽色豔麗,是一種美麗動人的鳥。在古代,朱鹮被視為吉祥之鳥,人們對這種鳥非常喜愛,“因風弄玉水,映日上金堤”、“朱鹮戲新藻,徘徊流澗曲”等優美詩句都是對朱鹮的歌詠。
然而,這種在地球上生活了2500多年的鳥類卻忽然絕跡了。究其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森林采伐、濕地環境的破壞、農藥和化肥的使用、蛇、青鼬等猛禽天敵的威脅以及人為獵捕。自1981年5月在陝西秦嶺南坡洋縣境內發現世界上唯一幸存的7隻野生朱鹮後,這種絕跡的鳥類才又重新走入人們的視線。隨即,科考工作者把這幾隻朱鹮命名為“秦嶺一號群體”,並在陝西省洋縣建立了朱鹮自然保護區。
朱鹮自然保護區地處秦嶺中段的中山帶地區,即山地向低山丘陵的過渡地帶。這裏坡緩穀寬,溝底溪水縱橫,河穀兩岸有成片的水田。山上大部分為森林覆蓋,主要樹種有水青岡、楊、柳、山核桃等。加上秦嶺這道天然屏障的保護,這裏年平均氣溫在14.5℃左右,非常適合朱鹮的生長。
自建立朱鹮自然保護區以來,朱鹮的數量已由原來的7隻增加到如今的上千隻,成為秦嶺明山麗水最美的點綴。在保護區裏,隨處可見朱鹮優雅的身姿,它們時而引頸高飛,時而河邊戲水,時而翩翩起舞,頭頂的那一抹紅色在青山綠水中格外顯眼,可謂“萬綠叢中一點紅”。平時,朱鹮喜歡棲息在樹上,覓食時會成群到溪流、沼澤、田邊活動,此時,最好不要驚擾它們,因為朱鹮是很膽怯的鳥,稍有風吹草動它們就會群起驚飛。
朱鹮不僅在我國是珍稀動物,在日本、朝鮮、俄羅斯等國也享有較高的盛譽,尤其是在日本地位更為尊貴,被視為“聖鳥”。但是由於朱鹮棲息地被大麵積破壞,使日本的朱鹮瀕臨絕滅困境,1985年,日本隻剩下3隻朱鹮。為了讓日本的朱鹮能夠繁衍生息,自1985年起,我國多次向日本贈送或借貸多隻朱鹮,日本也將中國贈予朱鹮生下的13隻後代送往中國。中、日雙方還就朱鹮交換活動達成了協議,成為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一段佳話。
隨著近年來人類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以及科學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朱鹮自然保護區已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生態保護區,每年都有大批美、英、法等國的科學工作者及遊人前來觀光,他們無不被“東方寶石”的魅力征服。但願朱鹮美麗的倩影長存於秦嶺的山水中!
知識鏈接:朱鹮又稱朱鷺,是一種極為珍稀的鳥,被世界鳥類協會列為“國際保護鳥”。過去在中國東部、日本、俄羅斯、朝鮮等地曾有較廣泛的分布,由於環境惡化等因素導致種群數量急劇下降,至20世紀70年代野外已無蹤影。1981年5月在陝西省洋縣重新發現朱鹮種群,使朱鹮又重新走進了人們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