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一句話就是一部曆史(1 / 1)

68.一句話就是一部曆史

曆史是個好動的、不安分的家夥。喜歡培植對立物,喜歡?

多樣化。靜止,停滯、返流總是相對的,隻有流動、變革,向前堪稱絕對。在抗日戰爭勝利四十周年後的1985年4月12日,鬆山市長中村時雄在歡迎我們的宴會中說,他戰前在北京學習過。他還在中國見過周總理。他見到我們,就覺得好象又回到了他的第二故鄉——中國。他說他的名字中“時雄”的日本發音和“東京”一樣。所以下次我們再來日本,就不用去東京了。這兒就有東京。他希望我們留下來,住在他家裏,把鬆山。市作為舞台來寫作。

至於中日關係的過去,已經由一名曾經被迫到中國服兵役的老人田中賢,用二十七年的時間寫成了一本書。《創造正義和人道的世紀:致不了解軍隊和戰爭的一代——一個士兵的遺書》。他記敘了戰爭的殘酷,呼籲世界和平。

和平!那天我們緩緩地走出廣島的和平資料館。蒼天正下著淚雨。可是,那一地的和平鴿卻在雨中集結著。它們不怕雨?

莫非這些和平鴿是原子彈犧牲者的魂?所以它們冒著風雨也要集結在資料館的周圍,向所有前來參觀的人執著地呼籲和平?

一位陌生的日本男性快活地對我們說:“我是生在中國的沈陽的。”

“哦,生在沈陽?”我說。

“因為我父親是八路軍。”他說。

“你父親是八路軍?”我驚訝得好象隻能重複對方的話語了。“我父親打過中國,被八路軍俘虜了,後來參加了八路軍。”他坦然地、真誠地笑著。

這一句話,就是一部曆史。

日本軍隊侵略中國,這是曆史事實,是上一個時代的恥辱,日本人民對中國有特殊的感情,這也是曆史事實,是這個時代的精神。科學發達,社會變革,世界變小,人民溝通!中國和日本已經結成七十三對友好城市。日本文化交流協會的一號人物白土吾夫先生,往往要同時接待幾個我國代表團,經常往返於各個城市,尤其是往返於通往成田機場的路上。

日本講談社的二號人物加藤勝久先生,對我們笑指白土吾失;“誰想見白土先生,得上成田機場找!”

一句話,又展開一部新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