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選錄近年發表的有關“自由語文”文章):
“自由語文.情趣教學”——讓語文“瘋狂”起來
[ 摘要 ]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科研中,我孜孜以求語文教學的自由境界,情趣橫生的鍾情世界,著力打造魅力語文教學,讓精神世界行雲流水,老師學生如坐春風,思維感靈左右逢原——讓語文“瘋狂”起來,給孩子一個永恒的夥伴,詩意一生的目標,一對受用終身的翅膀。
[關鍵詞] 自由語文;情趣教學 ;瘋狂
自由語文。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是人的發展。從智能教學層麵看,語文的教和學要多層麵多角度,符合小學語文課程目標要求。語文是社會的、生活的,特別關乎生存的。因此我想,語文是生存的口糧,是做人的燈燭,是發展的存折,語文教學理所當然是靈活的、生動的、豐富多彩的。這也是多元化的社會的需要。自由閱讀,自由探究,自由作文,語文的自由應用,拓寬了語文教學新的空間,也是語文教學的必然。從心理、生命的層麵看,語文教學首當其衝的成為培養學生自由精神的階梯。我們的教學是培養自由的人,是引領、幫助學生尋求更大的快樂,在自由的時空裏走向“瘋狂”。
情趣教學。人是靠著情感活著的,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擁有情愛、情操、情調、情分、情懷、情理、情趣、情愫、情緒、情誼、情意、情義、情致,養成健康的趣味、幽默、生趣、理趣、興趣、誌趣。教學是開放的,是解放人的靈性的,隻要你有湧動的激情。語文教學詣在打開自由王國之門,有了這把鑰匙,讓學生樂意“瘋狂”情趣教學是轉動這把鑰匙的魔指。
“自由語文 情趣教學”讓語文“瘋狂” 起來,是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像“瘋狂英語”一樣的力度,重視發揚閱讀的傳統,大膽更新教育理念,深化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把語文教出中國味;學生通過對自我的愉快的釋放,體驗自由的爽,對自我的重新發現,對人性的重新解讀,文化的自由架構,鼓勵尊重個性,容納大膽辯駁,支持思維碰撞,掀起高度的語文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像戀人一樣愛著我們的母語,在語文的滋養下,生發歡喜心,“我為語文而狂”!
一、自由語文 情趣教學,激活“瘋狂”因子,讓生命有聲有色
生命的本質是自由,生存的本身是永遠希望自由。自由是不朽的,是人類苦苦追求的的境界;生而自由平等,是人終身為之奮鬥的目標。人類在不知何為自由時,語文就讓人們體驗和品味到了自由的無窮魅力。也許隻有語文才能讓人們感知到什麼是自由,也許人類隻能在語文的世界裏才能享受到自由力量帶來的愉悅。我們的民族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家庭,如果缺少語文的聲音,就少了生存的精氣神,那是很悲涼的,沒有希望的。可以這樣說,正是語文才真正地陶冶出了人類的自由精神,才讓人類知道什麼是自由,自由為何物,才知道自由是如此的偉大,如此的必要,才知道人類是多麼的需要自由啊。當人類一旦發現自由的意義,當人類一旦走上自由之道路,就必然會勇往直前,斷然沒有回頭的那一天。這就是語文最偉大的意義。語文是人們追尋自由的產物,是因為自由而誕生,也因為自由而使學生感知語文的存在,或者說是語文使學生感知到自身的存在、自身的偉大、自身的不朽,語文使學生感知到自由靈魂的無窮魅力,感知生命的詩情畫意,感知語文是人的成長中不可缺少而且多多益善。使他們因語文而美麗、更美麗,“我需要語文,我愛語文”,激活生命裏“瘋狂語文”快樂因子。
語文的本質是幫助學生喚醒、走進自由。語文的魅力也源於其偉大的自由的力量。這種魅力不僅僅是語文的任何形式、任何外衣都是無限自由、闊大無邊的,更因其內涵在任何時刻、任何環境,都是極其開放和自由的,而且這種開放和自由的形態是發展的,發展又沒有止境。語文這種自由的形式外衣和內在的自由本質,學生每一個人都能夠體會得到。為此,學生的語文課堂應該是自然狀態下無拘無束。自由語文情趣教學,是讓學生行走在自由的王國裏。在這種目標下,首先老師是真實的自由狀態,不能對學生產生壓迫、壓抑、恐懼和不信任感,而是平易的、親和的、坦誠的,充滿激情、深情、友愛和幽默、和諧。學生充分確立自主地位,主觀能動性的激活,自覺誌願,自由自在,自我陶醉,情緒飽滿,生命昂然, 不經意的達到“瘋狂語文”的狀態。
因為有了自由語文,使學生有了自由表達心靈情感和思想的形式。沒有人能夠阻止學生自由,沒有人能夠影響學生自由,沒有人能夠改變學生自由。如果你是一個人,是一個真正的人。因為有了自由語文,才使學生能夠按照學生自由的感受去感知自己的感情,感知你的形象,感知學生想要感知的內涵。這種感知是屬於學生的。不可以形式上的自由,也不可以教學上的虛情假意,可以是心遠地自偏的生命高揚,可以是一道“紅杏出牆來”的自由風景,可以是野鶴臨風向天歌聖鏡。如教學《遊園不值》,讓學生以詩人的姿態,推敲詞語,把握詩眼,體會理解古詩內容,再從自由的高度升華紅杏的意向……學生在有聲有色地朗讀、誦讀、品讀、賞讀,臉上洋溢著發自內心的笑容,眼睛放著智慧、激動的快慰的光芒。
以生命自由為取向的語文,教學時給學生預留空鏡,全麵包容,讓學生把鮮活的思想、情感、動機、回憶、憧憬、活態生活,放在空鏡裏,自由地抒發,享受在麵對空鏡的笑傲與夢想,在情境中自由的飛翔,在人文與科學交融的河流裏自由的遠航。如教學《大江保衛戰》,以家鄉裏下河1931年水災慘狀圖片引入1991年的抗洪情景《大江保衛戰》的閱讀教學,以“你是誰,為了誰”生發開去……感悟用生命開拓生命之路的壯美。
如教學《司馬遷發憤寫<史記>》與《屈原之死》比較,引領學生探討司馬遷為了真理選擇了生的自由,屈原為了真理選擇了死的自由,把生命融化為永恒的亮麗。這樣的教這樣的學,迸發情感,滋潤道德,最大化地有益於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為其自由生存、綻放生命的五彩而奠基。
自由是人生存的永遠的理想與追尋。課堂理應是自由的天堂,這是理想的教育生態。自由,教育的最初也是最終、最底也是最高的境界。自由語文情趣教學,這也是激發和培養學生開發文本資源自由地去探究生命的本真。記得送課下鄉教學作文《交朋友》,老師幽默的向學生自我介紹,真誠地要和眼前陌生的小學生交朋友,小學生也作自我介紹,並以信的形式寫下自己的特點,喜好,願望,真誠想和老師交朋友。開始像師生談話,漸漸地變成朋友之間的平等對話,“無師無生”式的充滿生趣,最後變成無跡無痕的情感交流。在不知不覺、非常輕鬆愉快中完成作文訓練、思維訓練和口頭交際訓練,並釋放友誼的渴望,暢想美好的意願,發現並“美化”自我,熱愛語文的“瘋狂”因子無聲地爛漫起來。
從近、年全國各地的高考作文看出,學生需更多的自由生活的作文,我手寫我口、寫我心,搜盡奇峰打草稿,生命隨類賦彩。如《必須跨過這道坎》、《詩意的生活》、《季節》《有句話常掛嘴邊》、《提籃春光看媽媽》、《語文,心中的一泓清泉》、《語文,想說愛你不容易》、《我能》、《一步與一生》、《傳遞》、《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好奇心》、《不要輕易說不》、《帶著感動出發》《春來草自青》、《觸摸城市或感受鄉村》……給學生充分的話語權,把平時的自由的空間裏養成的人文氣息和自由創造有聲有色的生命原狀,大膽地自由揮發出來,似乎正悄悄地為“瘋狂語文”導航。
自由語文 情趣教學,充分展示師生互融的大智慧、大幸福,是一種快意的生活,是表達和創造價值體驗的喜悅。語文課內外,我常讓學生“拿起紅筆”,超越自我為自己的語文產品診斷把關,互為同伴的筆底世界取長補短;讓學生走上講台,超越他人大膽地站上講台,講一講,演一演,晾晾自己的羽翅;讓學生當準主考官,超越老師自己押題出卷,自考互考,發展自己,成就他人。正因為學生體悟到語文的自由本質,才使學生在語文麵前自由自在。學生自由地徜徉於語文的自由世界。在這語文的山陰道上自由掇取,自由發揮,自由吟哦,自由領悟,自由感知。這樣的語文課堂實踐中,讓學生“瘋狂”地鼓起風帆,在知識的、情趣的、生命的河流中自由的踏浪。
二、自由語文 情趣教學,體驗“瘋狂”快感,讓人性有情有意
對自由語文的追求不單是一種形式上的淺層的自由,是一種心靈的自由、快樂、愉悅、享受和滿足,更是一種體驗“瘋狂”的自由和快樂。自由語文,情趣教學,應以促進兒童全麵成長為目標,從文本自身出發,咬準課標,整合各種閱讀資源,生活資源和文化資源,進行開放的活潑的語文學習。我根據小學生詩歌教學要求,在校本課程的課時裏,選教我已發表的新詩《其實我……》,是反映小學生學習成長的煩惱、心理矛盾狀態的新詩。這是教者優質的文化資源,也放大了學生成長的腳印。學生眼睛一亮,很驚奇,首先對老師產生好感、信任感甚至崇拜心理,並對(語文)詩歌的學習、文章品讀產生濃厚的興趣。我適時的展示我的有關寫老師、寫學校的詩。又出示我給他們班的禮品——我在一把白紙扇子上繪上畫,題上四句詩,蓋上印。扇子上是我的詩書畫印,字有真草隸篆,把語文擴大到國學的範疇,讓學生體會現實和浪漫語文的詩情畫意,點燃學生心中語文的聖火。學生當場學習寫詩,尋找成長的喜悅,釋放成長的苦惱,表露心中的愛和恨。課後還尋找靈感,同學互贈自己創作詩歌,祝賀生日和進步,交流、表達心底美好情感。自由語文情趣教學,學生精神放鬆,心情愉快,自由的想象,廣泛的聯想,鏈接生活,一拖一大串,一學一大堆,調動知識儲備,盤活知識儲備,明白成長的路上價值取向,掙脫精神樊籬,獲得心靈的覺醒,插上“瘋狂”學習語文的虎翼,使學生成長得生動,更使學生成長得深刻。
自由語文,情趣教學是“瘋狂語文”的樂園,讓學生的心靈在這裏自由地翱翔,可以發現無數自由的星星在無垠的天空中閃爍,你可以感知到每顆星星那無比自由的靈魂,時不時地在你的心靈深處閃現出一個充盈著強烈憤激而極具憂患意識的披發行吟澤畔的形象,哦,那就是屈原!一個崇高而自由的靈魂!你可以驅逐他,你可以流放他,你可以焚毀作為生物形態的他。但是,誰也無法阻止這個崇高而自由的靈魂的思想,誰也無法阻止這個崇高而自由的靈魂的吟哦,誰也阻止不了這個形象在學生的心靈深處的自由翱翔,誰也無法阻止學生對這個自由靈魂的深刻感悟。由此,學生體驗“瘋狂”的快感,看到人性的詩情畫意。自由語文的意義就在於:真實、真誠、真摯地感悟、體察和關注,真實、真誠、真摯地抒寫、表達和呐喊。無拘無束、心遊萬仞,盡顯自己繽紛的才華、“偏激”的個性和自由的思想!這就是語文,自由的語文!學生樂意為她而“瘋狂”,甚至到終身。沒有自由體征的語文是偽語文,不是真語文,學生不會為她傾倒,為她“瘋狂”。剝離語文自由的光輝,就是對純真語文靈魂的強暴。還原真的語文唯一途徑,就是盡讓語文閃耀自由的光輝、人性得到光芒!語文學習,是成長過程中最好的享受,語文課堂永遠充滿活力,老師和學生,一起得意忘形地飛翔成天使。
教學《清平樂.村居》,學生體悟老夫婦的閑適與浪漫,三個兒子的動態的美,特別是感受小兒“溪頭臥剝蓮蓬”的“無賴”,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天真無邪、悠閑自得、無拘無束、調皮可愛、開心快樂。畫麵有動有靜,有景有情,好一幅安居樂業圖。再來探究詩人的其它詩作,聯想居安思危,真情自然流露。如教《船長》,讓學生感悟人性之美;學生閱讀《月光啟蒙》記住人情之美,學會感恩、報恩,甚至知道以德報怨。心有多寬,天地有多寬;天地有多寬,心胸就有多寬。知書可達理,達理更知書。這是學生人性茁壯成長的“黃金搭檔”,給學生自由傾訴,無比想象,心靈神氣美妙地享受,體驗自由馳騁的快感,由語文使學生盡享自由成長的快樂之時,就是語文“瘋狂”日。
三、自由語文 情趣教學,享受“瘋狂”境界,讓精神有滋有味
自由,情趣,讓語文大於語文本身,在語文之外之上的精神層麵,學生真正像孫悟空鑽進詩人的心裏,追尋詩人的境界。未來的世界,學生不會缺少知識和能力,而是缺少精神。當今時代,好多情感流失,精神脆弱,我們的學生是需要“煽情”的一代,是需要精神保溫的幼苗。我的“自由語文情趣教學”,嚐試創造烏托邦式的樂園,在樂園裏享受“瘋狂”的境界。學生可以高歌可以低吟,可以長嘯可以短歎,可以淚流滿麵,可以哈哈大笑,可以正襟危坐,可以手舞足蹈,可以喜歡孫悟空,可以喜歡豬八戒,還可以喜歡妖怪精,可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可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可以拍案而起慷慨陳辭,可以韜光晦略盡抒豪情。教學《槐鄉五月》,學生是遊客,是槐鄉的主人,是槐樹的綠,是槐花的香,是槐蜜的甜,像詩人詩情畫意,把槐鄉感悟得那麼綠,那麼香,那麼甜,直至把生活感悟得那麼美。學生把語句排列成詩句賞讀,自由地吟出讓自己、老師都吃驚的詩句、對聯。學生大塊朵頤飽福精神大餐,學生的智能和精神便以幾何倍的擴展。語文,學生一生渴望的、守望的、怡望的精神家園,應該是語文教學和語文學習應該達到的一種境界。學習語文,老師有責任使學語文變得快樂、生動有趣,以此實現提升學生語文素養之目的。語文老師是學生的精神領袖,是語文“瘋狂”起來的向導,是心靈光明的盜火者,啟迪愛和智慧的使者。
我教《月下竹林小鳥飛》,參加江蘇省首屆小學語文寫字教學優質課比賽,在自由的氛圍中,張顯漢字的魅力,激活漢語言文字的熱情,把寫字的過程詩化為優雅的練習、書法藝術創作的過程,上升到純淨的精神境界,體現寫字教育的思想。我讓人們知道,語文課(包括寫字教學)還可以這樣上。“自由語文情趣教學”思想指導下的這堂課獲得一等獎。
不管是平常語文還是非常語文,不管是生命語文還是創造語文,總是閃耀著自由的光輝,這樣才能生出“瘋狂” 的羽翅。每個熱愛自由的生命,讓他還原上蒼賦予的另一番生命色彩,展示生命特質,宣泄自己生命的感悟,品嚐創造自由的幸福。學生不一定人人都成為詩人,但要讓他們人人都有詩意。我讓桃樹結桃子,李樹結李子,無花果不開花也結果,這樣才能桃李滿天下。我的“自由語文情趣教學”,激發學生考問曆史,打探明天,與古人對話,與未來牽手,與動植物交流,與風賽跑,與大地親吻。允許大樹參天入雲,允許小草盡情鋪綠、小花開得無拘無束。學生在自由之光裏幡然醒悟,在自由環境裏盡展繽紛的才智,縱橫馳騁自由的思想,給語文“瘋狂”起來的舞台。如給學生名著導讀,讓學生給《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裏的主要人物安排適合的職業,他們能根據人物的喜好和個性特點找到當前適合他們幹的事,理由充分得令人開懷大笑。語文不能是話語霸權,是一個浪花推著一個浪花,一種思想引爆另一種思想,一種快樂抵達另一種快樂,一個境界呼應另一個境界;是以自由呼吸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寬容培育寬容,盡量能讓學生的個性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為語文“瘋狂”起來。
自由語文 情趣教學,讓語文無處不在,無法不在,情智如影隨行,學生的心靈在自由語文裏漫遊,如坐春風,如牽著風箏奔跑,快樂“瘋狂”地升華。看,我的學生在自由語文的王國裏“瘋”的:大量識字形成了逞能之風;大量閱讀形成攀比之風;興趣練字形成人來瘋;自覺作文參賽形成好勝之風……
為了我的“自由語文 情趣教學”讓語文“瘋狂”起來, 幫助學生進行文化的構建,自己進行了多方麵的知識儲備。自學了與教育教學相關的“雜七雜八”的知識,先後拿了“小學語文教育”、“國畫”、“漢語言”文憑,參加“教育經濟與管理”研究生學習,取得國家“二級心理谘詢師”資格,進行地方特色文化進校園的研究,與學生一同體驗學習語文的快樂,寫下水文,練寫各種文體的寫作,在省以上報刊發表小說、詩歌、散文、歌詞、論文、報告文學、新聞通訊等,書法、篆刻、繪畫、樂器、演講也是得心應手。在學習、教學、研究實踐中,構建了自己的特有的文化。我讓學生喜歡我,產生崇拜心理,從而使學生高度熱愛語文,為語文“瘋狂”一輩子。(《江蘇教育研究》2007.11以《自由語文情趣教學實踐研究》為題發表於《上海教育科研》2007.11,《探索“自由語文” 構建“曉思文化”》發表於《江蘇教學》 2009.06 )
探究性閱讀教學發展學生個性的新探索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小學語文學習的探究閱讀中,由於每個學生的經驗閱曆、知識積累、心理感受各不相同,對同一篇作品往往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理解和看法,產生不同的感受和體驗。因而,每篇課文對於每一個學生來說,是可以讀出屬於自己的那個“哈姆雷特”的。那麼,教師如何在探究性閱讀中還給學生發展個性的權利怎樣實施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促使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又該如何擺正教師自己在探究性閱讀中的位置呢
一、還學生自己的“哈姆雷特”
1.自由地選擇
要發展學生的個性,就必須真誠尊重學生學習的選擇性,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留下充足、自主的時間和空間,從而讓學生在學習中有更多選擇的機會。然而,學生們長期按教師的指令學習,失去個人選擇的機會,個人的個性發展也就受到了壓抑。其實,在教學實踐中,學生可以選擇學習的內容,作為教師我們大可不必求全求深,卻可要人人都能從自己選擇的學習內容中有所悟,有所得,再追求有所創。再比如可以選擇學法,有的學生可以用自己有感情的朗讀告訴大家自己得到的體會;有的同學可以用要點歸納來理清課文的脈絡;有的可以用圖表、圖畫來說明課文的意思;有的習慣邊讀邊想和夥伴討論交流……無論哪種,學生在自主的學習中學會選擇,在選擇中學會判斷,這樣自主性的活動實踐機會,才能使我們的語文教學具有真正的主體價值。
2.充分地研讀
自主地閱讀獲取和運用是研讀的一個最大的特點。當學生們進行探究性閱讀時,學習活動愈是自主,那麼探究的過程就愈開放,就愈能發展學生的個性。因此,教師必須讓學生充分地、獨立地、深入地與文本對話,讀出點屬於自己而有別於他人的東西,讀出文章本身所富有的“原汁原味”,來真正實現自我個性的發現和發展。研讀也有層次之分,有讀懂文章的意義,有感受情感的熏陶,有獲得思想的啟迪,有得到審美的享受。傳統的閱讀教學過分強調意義的獲得,使得學生在認知層麵上難免枯燥單調了些。所以,教師的指導則主要在於營造一種有利於學生進行探究性閱讀的環境和氛圍,讓學生在知識的探索、能力的發揮上達到最佳狀態,盡量讓學生獨立觀察,獨立思考,盡量讓學生多讀多說,總結歸納,變課堂為一個充滿創造與發現的樂園,從而充分發揮研讀的自主性,使學生個性發展獲得最佳效果。
3.獨立地感悟
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個性的關鍵在於要引導學生去獨立自主地感悟,探究性閱讀正是一種學生獨立研究學習內容的行為。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學生具體的閱讀,有著各自注重的焦點,每一位學生的理解,都與原有的知識水平、認識能力、生活經驗和閱讀習慣等有關。他們在與文本交流的過程中相互融合,這種融合就是一種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帶有濃重的個性化的傾向,正是所謂“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閱讀教學的實踐中,也正是學生這種不同的閱讀感悟,使得課堂有著不斷創造的生命力,這對於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個性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4.真實地交流
在探究性閱讀中,學生的課堂交流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們有來自他人信息為自己所吸收的,有自己既有知識被他人觀點所喚起的,這樣的交流促進新的意義不斷地創造,使學生間的對話走向成熟、全麵、深刻,使其在自己研讀成果的交流中獲得發展,展現個性。因此,在課堂上,師生雙方要努力實現交流的真實性,交流時,老師應鼓勵學生亮出自己的觀點,允許他們獨樹一幟,哪怕那點認識幼稚可笑,或是漏洞百出;老師應允許學生與我們爭論,作為對手對他們的觀點給以足夠的尊重與保護;老師還應允許學生自由表達,抓住他們思維的火花,並給予足夠的關注。這樣,久而久之,讓學生作到不唯書,不唯上,不唯教師與教參,敢於標新立異。
二、讓學生讀出自己的“哈姆雷特”
探究性教學的本質意味著尊重與發展個性生命,在激勵求異的原則下,學生敢持己見,標新立異,有充分的心理空間和自我意識,因此,個性得以張揚,人格得以健全。那麼,教師要實施怎樣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呢
1.挖掘發現空間
發現是創造的“眼睛”。探究性閱讀教學中,我們從學生的“發現”開始,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精神、充分尊重他們的個性心理,引導他們對課文進一步讀出疑問,讀出新意,並把自己的發現用語言表達出來,形成豐富多彩的極具個性色彩的語言實踐。學習《鷸蚌相爭》時,學生們覺得教材編寫上存在問題,蚌已夾住了鷸的嘴,他們怎麼又能各自說話呢如果能說話的話,漁翁還能得利嗎這不是與作者的寫作意圖背道而馳嗎這也是他們的發現。這些新發現、新觀點、真感情都是在挖掘了發現的空間後教師培植引導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