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減少難以彌補的追悔
世上任何事都是不可能完全彌補的。人們啊,減少難以彌補的追悔吧!
他最大的失誤,就是在“文革”初期想響應號召幹革命。開始他並沒有介入。但是別人叫他這一次站穩立場,站在毛主席革命路線這一邊。他呢,從1952年以來的運動複運動,怕整,怕犯錯誤,怕跟不上,怕不被信任。跟了半年,結果被審查了二十年。清查“五一六”的時候說他反過江青,受審,勞動。抓現行反革命的時候又受審。及至到清查“四人幫”的時候,又受審。每次既沒立案,又沒結論。每次的聲勢都是由強到弱,到無聲無息。1984年整黨,又要重新調查“文革”問題。“十三大”前核查三種人,又要審查。出國代表團中有他,更要審查——因為二十年前他在“文革”中的表現一直沒查清!
年年爭取被信任,年年信任被破壞。“十三大”前又說他“文革”中問題還沒查清的時候,他說這次訂個合同吧:查出我有問題怎麼辦?查不出問題又怎麼辦?就箅過去幾十年的工作一筆廢掉了,三中全會以來,也快十年了。我有沒有堅決按照三中全會的精神在工作?“文革”我隻參加了半年,在“文革”的拳頭下都沒查出一點問題,而且如果有問題,為什麼不做結論?如果沒問題,為什麼要“持之以恒”地審查?
被審查的自然被套上緊箍咒,審查人的丟下業務、墮入怪圈。一紙誣告,幾句讒言,耽誤一個人幾十年乃至一輩子。而且被誣陷的很多是精幹的、富有創造力的人,否則就不值得去誣陷!這種年年複年年的來回重複審查是立於不敗之地的——沒拿你怎麼樣啊!隻是問題沒搞清,不好怎麼用你。在你最年富力強的時候不用你。在社會本來給你提供許多機會的時候不用你。在你的名聲敗壞之前不用你。在你的精神損耗得差不多之前不用你。當你在循環往複以至無窮的審查後,健康和精力決不再令人羨慕了,自然更不能用你。這種不陰不陽、不清不白的消耗戰,叫你想評理都沒處評去!
當然,那種半年“文革”審查二十年的消耗戰,也自有其社會效益。至少解決了相當一部分人的工作問題,乃至提幹問題。時不時地滿足一部分人的心理需求。中國千年自然經濟造成的不希望別人比自己好乃至幸災樂禍乃至自覺不自覺地擴大別人的災禍製造別人的災禍從中提取一點愉悅!這種傳統心態的現代形式就叫整人。在自然經濟、產品經濟占絕對主導地位的時候,在人們隻能依附於本單位的時候,這種傳統心態的現代形式是無法抵禦的。
使傳統心態不可抵擋的,是商品經濟的衝擊。於是他就被衝進了開發區。
一種是先把人當壞人,然後無法證明他是壞人那麼就不把他當壞人。
一種是先把人當好人,發現誰有什麼問題再用材料證明他有什麼問題。
聽說!聽說!可是為什麼就不找他本人好好了解情況呢?為什麼輕易就剝奪了一個人的申辯的權利呢?為什麼僅僅根據聽說就把人置於不明不白的被整地位呢?為什麼在人的問題上還要采取這種輕率態度呢?
謠言重複多次,就會變成事實。地委聽信這滾雪球一般的謠傳,就把他的問題立成大要案。至於他的問題的卷宗,在縣紀律檢查委員會的一個櫃子裏放丫一年也無人問津。既然有關領導並不想研究這些材料,可見他們並不是存心要整他。這個“要案”裏並無個人恩怨問題,問題是極左路線縱容了嫉妒心理、官僚主義、習慣勢力,使謠言能成立,能擴散,能斷送一個人才,能搞垮一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