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1 / 3)

第五章

藍采和收妖

很久很久以前,饅頭山腳的陰溝裏有一條成精的大蜒燦。這沒骨的妖孽,專門作踐婦女,每隔七天,必有女子遭殃,鬧得方圓五十裏的老百姓不得安生,大姑娘和年輕媳婦紛紛逃往遠方。

這一日,八仙中的何仙姑與藍采和結伴去南海拜見觀音菩薩,路過饅頭山,被那漫山遍野的野花迷住了。藍采和哼著曲兒,何仙姑采著花兒。突然間,陰風大作,飛砂走石,一個頭大如鬥,滿臉橫肉的妖魔擋住何仙姑的去路。妖魔仰頭狂笑道:“老子今天交桃花運了。美姑娘,快來陪我享福去!”說著,魔手就向何仙姑攫去。藍采和見了大怒,把花籃一旋,一陣驟風,妖魔被摔授在地。妖魔一聲怪叫,口噴毒霧,臭氣刺鼻,藍采和頓時身不由主,搖搖欲倒。何仙姑在一旁看得心驚,隨即拋出一朵荷花,霎時,一股濃烈的荷香擋住了毒霧。何仙姑見妖魔厲害,無法收治,就說道:“藍采和嗬!你快去觀音菩薩那裏,查清此妖來曆,討教治妖辦法。我有荷花護身,你快去快回!”藍采和點點頭,急忙駕雲往南海去了。妖魔見藍采和去了,急不可待地又向何仙姑撲去。哪知何仙姑躍身在一朵大荷花中。那荷花閃著紅光,透著鬱香,似銅牆鐵壁,近身不得,氣得妖魔哇哇叫,暴跳如雷。

再說藍采和急急來到南海蓬萊仙島,拜見了觀音菩薩,察明饅頭山遇妖,特來求助的事。觀音拿出照妖鏡一照,隻見那鏡中現出大頭肥身的妖魔,隨後漸漸縮小,竟變成一條八寸長的蜒燦在爬。觀音說道:“此妖無骨,不怕刀槍,不怕水火,唯獨怕鹹怕尿。你是聰明人,怎麼治它,諒你已知。”藍采和馬上理會,轉身在南海“咕嚕咕嚕”喝下了一肚子鹹海水,找來一隻大瓦罐,灑了滿滿一瓦罐尿.返身很快回到饅頭山腳,見那妖魔還在圍著何仙姑團團打轉,便高聲喝道:“妖孽,我此番定叫你成為這田中的肥料。”那妖魔聞聲大怒,就向藍采和猛撲過來。藍采和提著瓦罐,隻是躲躲閃閃,逗那妖魔追來,當追至田裏,藍采和就把一瓦罐尿照妖魔潑去。霎時,那妖魔馬上癱軟,露出蜒抽原形,然後慢慢地溶化成一攤血水。

由於有藍采和灑的尿,有蜒細溶的血水,所以饅頭山腳下的小田就變成了黑沃的“大肥田”。

講述者:李秀花

搜集整理者:黃素菊

流傳地區:浙江

幫老叟賣第

有個張老頭兒,挑著一挑子玉米骨頭到城裏去賣。正是十冬臘月,天頭賊冷。一進東關,他看見個黃皮寡瘦的男孩子,穿的破破爛爛,正要飯呢。他放下挑子,從懷裏掏出個玉米麵兒餅子,給了那個孩子。那孩子打一小兒就死了爹媽,沒人疼他.接過餅子,給張老頭兒鞠了個躬,從那大眼珠子裏,巴達巴達地往下落著淚珠兒。

正巧,打竹板討飯的藍采和正在街上溜達,把這一切看在眼裏,就打著竹板唱道:

賣柴老臾聽我言,

要賣柴禾往南走。

準賣銅錢一百文,

兩個饅頭一壺酒。

張老頭兒不知道他是神仙.隻當他是個討飯的花子呢,就說:“我不信,你是瞎奉承。我這挑子玉米骨頭,要能賣八十文錢,就謝天謝地了,哪兒能賣一百文?再者說,誰給倆饅頭一壺酒哇?笑話笑話!"

藍采和說:“您修好積德,今天這挑子玉米骨頭,非賣一百文。”

張老頭兒說:“托你吉言,等我賣了玉米骨頭,一定給你幾文,讓你去粥鋪買碗熱粥喝。”

張老頭兒就把那挑子玉米骨頭擺在東關賣,吃喝了半天,也沒有人買。於是挑到北關去賣,主顧倒是有幾個,就是給的價錢太低,沒有賣成。他又挑起挑子去西關賣,正和一個老太太商量價錢呢,忽然來了個白胡子老頭兒,看了他的玉米骨頭,問:“要多少錢?”張老頭兒說:“要九十文。”那個老頭兒說:“太貴了,我剛從北關來,北關有一挑子玉米骨頭,比你這玉米骨頭多而且幹,才要八十文。”那個想買玉米骨頭的老太太一聽,就到北關去了。張老頭眼看成交的買賣,被人挑唆黃了.沒辦法,隻好又去了南關。說也巧,他剛放下挑子,就來了一位五十多歲的漢子來問價錢。張老頭兒說:“要九十九文。”那個漢子說:“價錢好說,我家就在前邊,你給我挑家去吧。”

張老頭兒挑著玉米骨頭進了院子,放下挑子.看院子裏有些風刮的柴草沫兒。莊稼人勤快,看見活兒手就閑不住,拿起掃帚把院子掃了掃。那漢子拿著一串銅錢出來了,說:“我是老來得子,今天孩子過滿月,是大喜的日子,圖個吉利,給您一百文錢,湊個整數。”

張老頭兒正要推讓,那漢子說:“老哥,你一早進城來,挺累的,還給我打掃了院子,走走走,到屋裏去,歇歇腿兒。”不容分說,把張老頭兒拉進屋裏,讓家裏人把桌子放在炕當腰兒,又端來兩個菜,燙了一壺酒。張老頭兒說啥也不肯吃喝,那漢子又說:“你要不喝我兩盅喜酒,就是瞧不起我們。”張老頭兒沒法,隻好喝了酒,就告辭要回家,一出裏屋門,碰上堂屋裏的饅頭鍋正揭屜呢,那漢子順手拿了兩個饅頭,又塞給張老頭兒,讓他墊補墊補。

張老頭兒一出門,看見那個手打竹板討飯的人,正坐在門口石台上,笑模滋滋地看著他。張老頭兒是個誠實人,他一伸大拇指說:“老弟,我服了。給你十文錢,去買碗熱粥喝吧。”

藍采和說:“我小仙藍采和,怎能要凡人的銀錢呢?”說罷一跺腳,升入空中。張老頭兒向空中施一禮說:“感謝大仙幫我賣了個好價錢。”

搜集整理者:白 泉

流傳地區:河北

武後請何仙姑

武則天怕死,她聽說廣東增城出了個何仙姑,專門尋名山采集仙藥,她想’:我何不把她請到宮裏來,天天替我采長生不老藥,我也好益壽延年,穩坐皇位呢?於是她就派宮裏親信李臣火速到廣東,把何仙姑請進宮來。

李臣帶著隨從,騎快馬,日夜兼程往南趕去.他走了一天又一天,越往南走天越熱,李臣就兩頭趕路,響午尋個客店睡覺。他依仗自己是武則天的親信,一路上白吃白住,每到一處還要找良家婦女為他作伴,百姓沒有不罵他的。

這天,他走到湖廣交界地方,抬頭一看,兩邊都是大山,又高又陡,一條小毛道夾在中間。那溝裏,一絲風也沒有,熱得李臣口幹舌燥,身上衣裳都被汗水濕透了,四處卻找不著一個喝水的地方。李臣正走著,突然看見山崖頂上站著一個年輕姑娘.手裏還挎著一隻籃子。李臣想:好大膽的村姑,敢上這麼高的山崖,也不怕掉下來摔死。他張口就喊:“喂.你這丫頭給我下來,有點事問問你。”隻見那姑娘側過身來,從百丈崖上輕飄飄地來到了他眼前。李臣一看,我的媽呀,這丫頭不是一般的山村野人,真有點功夫呢!我要不搬出那塊大牌子嚇唬嚇唬她,興許還鎮不住她呢。想到這裏,李臣使勁清了清嗓子,‘叉著腰說:“丫頭你聽著,我是從京城來的,奉武後的密令,來請一個叫何仙姑的進京,行走到這裏,渴得難受,快給找點水解解渴。”

那姑娘一聽,嗤嗤一笑說:“原來是京城來的大官嗬,早就聽說朝廷來傳何仙姑。大人在此,小奴怎敢不從。這地方找水不易,這山坡上有一棵梅子樹,正好解渴呢。”

說完,她用手一指,李臣順她指的方向一看,果然半山腰有棵梅樹,綠葉黃果,望著都叫人眼饞。隻是樹長在離地麵五十丈高的山崖坡上,山坡直陡,石頭溜滑,別說人上不去,飛鳥也打提啊。

“這不是存心耍人玩嗎,那麼高誰上得去?”李臣氣得一個勁嚷嚷。姑娘說:“大人先別急,奴家就去給你摘來。”說著,她兩臂一甩,輕飄飄地飛上了崖頂,摘了半籃子黃燦燦的梅子,又飛下崖.她來到李臣麵前說:“大人請嚐吧。”

李臣渴得難忍,他抓過一把梅子就填進嘴裏。梅子酸甜清涼,他隻顧自己狼吞虎咽地吃著,隨從幹瞪著眼,不大一會兒,梅子就被吃光了。姑娘站在一旁笑著問:“大人,這梅子夠吃嗎?”李臣拍著肚皮說:“夠是夠了,我還要到廣東增城,不知離這兒還有多遠?”

姑娘聽了,微微一笑說:“這離增城不遠了,你不是要找何仙姑嗎?她可遠在天邊,近在

李臣明白了,眼前的村姑不是別人,正是何仙姑。他剛要扯住何仙姑,隻覺得肚子鼓了起來,腮幫子隱隱作痛。他用手一摸,嚇了一跳。臉上長出了一個豬拱子。李臣擺擺手,讓手下人捉住何仙姑。可回頭一看,兒個隨從已定在那裏了,自己的四肢變得又細又短,成了“四不像”的怪物。他知道中了何仙姑的計。便跪下來說:“姑娘行行好吧,給我變回原形饒了我吧!”何仙姑冷冷地說:“你依仗武後的勢力,欺壓百姓,做盡了壞事,今日是自作自受。要想還原,你就爬著回京城去,到了京城,自然會變回來。告訴武後,要想捉我進京.癡心妄想!”

李臣拖著四不像的軀體向京城爬去,白天他不敢露麵,專在晚上爬行。一路上,他吃盡了苦頭,爬了半年,終於爬回了長安。過了護城河,他真的變回來了。

武後聽了李臣的報告,大發雷霆,就派了一百名騎兵叫李臣帶路;日夜兼程趕到廣東增城。官兵們包圍了何仙姑家,不等官兵們進屋,何仙姑自己走了出來。她看見李臣,就說:“大人,這回八成是帶我進京吧。我跟你們走,不過有一個條件,得給我找一頂轎子抬著我。”

李臣知道何仙姑的厲害,隻得去找了一頂轎子。他剛把何仙姑請上轎子,何仙姑就說:“別忘了把我那花籃和藥鋤一塊帶著,我進宮好使喚。”

李臣去拿花鋤,不想花鋤有千斤重,他又去提花籃,怎麼也提不動,他隻得央求何仙姑。何仙姑詠味一笑說:“哎呀,大人,那藥鋤和花籃可不是凡人都拿得動的。再找兩頂轎子來,一頂抬花籃一頂抬藥鋤。”李臣明知何仙姑捉弄他,一點辦法也沒有,乖乖地找了兩頂轎子抬著上路了。

就這樣,一行三頂轎子,再加百騎兵,專揀晌午熱的時候走,把李臣和隨從兵馬累得精疲力盡,叫苦連天。他們走了一天又一天,終於離京城不遠了。抬轎的兵士走幾步恨不能放下轎子歇歇,李臣求功心切,隻是督促著兵士們快走。

眼看就望見長安城了,李臣放心了,讓兵士們放下轎子歇歇。他跑到何仙姑乘坐的轎子邊掀開簾子一看,轎裏空空的,不但何仙姑不見了,藥鋤和花籃也無影無蹤。他慌了神,趕緊撒開人馬去找,找了半天,看見何仙姑不慌不忙地正在一個小山坡上采藥。她看見官兵們圍過來,笑眯眯地說:“你們不趕路到這兒幹什麼,我給這老公找點藥治病呢。”李臣順她指的方向一看,不遠處山坡上躺著一個乞丐似的老頭,身邊扔著一隻破葫蘆和一根鐵拐,那條腿還往外淌血呢。

李臣使了個眼色,官兵們抓住何仙姑就要走。老頭攔住說:“慢著,武則天多活一天多一天禍害,我這腿要緊呢。”說著,拖著何仙姑騰雲駕霧走了。

從此以後,何仙姑就到了終南山。據說,她成了神仙之後,到處給人治病,作了不少好事呢。

講述者:於成家

搜集整理者:唐政忠

流傳地區:遷寧

傅荷姑娘的金剪

傳說張果老住的山下有個村莊,莊裏有個叫傅荷的姑娘。傅荷模樣俊秀,心靈手巧。尤其她有一手剪紙的絕藝,剪出的花支楞楞,剪出的草鮮靈靈,特別是她剪出的動物,活脫脫跟真的一樣,真絕了!傅荷姑娘不但人樣俊,手兒巧,而且心眼好。她最喜歡幫助人,鄉親們平時求她剪個窗花、鞋麵的,從來沒有推脫過。

有一年冬天,下了一夜的鵝毛大雪,天氣冷得滴水成冰。早晨起來,傅荷打開門要去掃街,突然發現門口雪地裏躺著一個老大爺,雪白的胡子,破舊的衣裳。她急忙過去把老大爺扶起來,一摸,胸口還熱乎乎的,就忙把老大爺攙到屋裏,放到炕上蓋好被子,又燒了碗薑湯給老大爺灌下去。不一會兒,老大爺醒了。待到下午,老大爺要走,臨出門,從懷裏掏出一把明光閃閃的剪刀遞給傅荷說:“姑娘,你真是個好心人,我沒有什麼東西感謝你。就把這把剪刀送給你吧。它會使你逢凶化吉,遇難呈祥。我走了,以後你有什麼事可上西邊山上找我。”說完,他拄著拐杖往山上去了。原來這老頭就是張果老,他聽說傅荷人善心好.故意來試探點化她,並把織女下凡洗澡忘在七裏河邊的金剪也給姑娘送來了。

傅荷自從得了這把金剪.那可真神了。她剪出一隻鳥,鳥“撲楞”飛了;她剪一條狗,狗“汪汪”叫著跑到門口看門去了。東家大叔缺少牛耕田,她剪一頭牛,牛活了,她送給大叔。西家大娘需要幾隻雞,她剪一群活蹦亂跳的雞送給大娘。沒多長時間,傅荷姑娘得金剪的事兒傳到地主張百萬的耳朵裏。張百萬心狠手辣,貪得無厭,他聽說竟有這樣的寶沙,就派幾個狗腿子到傅荷家把金剪搶來了。他對自己的老婆說:“你給我剪大騾子大馬!”他老婆哪會剪騾馬呢?剪出來的不是老鼠野貓,就是疥毒蛤蟆。霎時間滿屋滿院,鼠跑蛙鳴,氣得他大罵:“混帳!還不給我都攆出去!”他看老婆實在剪不出像樣的東西,就說:“你不會剪點金銀財寶!”他老婆一聽,急忙剪了些有方有圓的東西。眨眼間。滿屋又堆滿了破磚爛石。氣得他狠狠扇了老婆一個耳光,命令狗腿子說:“去給我把那個會剪東西的小妮子抓來!”不一會兒,傅荷被他們抓來了,張百萬對姑娘說:“你就在這屋子裏給我剪滿屋的金銀,要不,你就甭想出去!”臨走,哢嚓一聲,把門鎖上了。開始,傅荷.氣得隻是哭,半夜裏,她望著桌子上金光閃閃的剪刀突然觸動了靈機。她拿過剪刀,“哢嚓”幾下剪出了一扇木門,往後牆上一貼,真的大門出現了。後牆外就是大街,她帶上金剪和幾張紙,從門裏跑了出來。上哪兒去呢?她想起了那個老大爺的話,就急忙往西山跑去。張百萬不放心傅荷和金剪刀,半夜起來打開門一看,見後牆大開,人和金剪都不見了。他氣急敗壞地喊起了看家的狗腿子們,點起火把,前呼後擁地朝著傅荷逃跑的方向追去。眼看著快追上了,傅荷急中生智隨手剪了一條大河往後一扔,一條洶湧的大河把張百萬和狗腿子隔住了。為了得到金剪,張百萬領著狗腿子下了河,眼看就要過河了,傅荷又剪了幾個浪頭往河裏一放,河裏立刻波浪翻卷,一下子把張百萬和他的狗腿子一塊兒卷去,淹死了。

傅荷見張百萬死了,就來山上找張果老。張果老對她說:“你也無處去了,就在山上修煉吧!“後來傅荷修道成仙,就是八仙中的荷仙姑。

荷仙姑看到張果老年紀大了,雲遊四海步行實在太費力,就替他剪了個紙驢。這個紙驢有個好處,平時把紙驢一疊,屋裏一放,不用管它了。需要出門,就噴口水,隻要紙驢一濕,馬上就變成了一匹活蹦亂跳的小毛驢。張果老騎著很是省力,有時想讓活驢變成紙驢,·隻要一拉驢的尾巴,小毛驢立時就變成了紙驢。張果老所以倒騎毛驢,據說那就是為了拉驢尾巴方便才這樣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