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巧這天,藍采和遊罷黃山,興致勃勃地騰雲駕霧來到譚家橋河邊。他見有一個石匠在河邊比劃丈量,心想,這是哪位能人在此準備造橋呢?他定睛一看,原來是韓湘子,連忙招呼道:“韓兄,為何在此造橋?”
韓湘子一見藍采和,心中大喜,急忙說道:“你來得正好,請助我一臂之力。”韓湘子將準備造橋之事告訴了他。
藍采和聽罷,便說:“要我合夥造橋可以,不過要一人造一座,而且要在雞叫三遍以前造好,不知兄長意下如何?”
韓湘子深知藍采和名利心重,想借機顯顯自己才能。心想,河上多造一座橋也好,來往行人更加方便,於是答應分別造橋,定於雞“月三遍前完工。
夜幕降臨,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藍采和得意洋洋,搖動花籃,呼風喚雨,作起法來。韓湘子微微一笑,隨即拿起仙帚沿河而上,來到白亭,朝黃山遊去。一會兒,隻見一群群膘肥體大的活豬,擠擠擁擁地沿河而下.韓湘子把這群肥豬趕到譚家橋河邊時,仙帚一搖,雙手一拍,隻見肥豬呆立不動,變成一塊塊巨大的花崗岩石。韓湘子又從仙帚上拔下一根仙毫,輕輕一吹,仙毫直射九霄,一會兒又直栽下來,變成一個墨鬥.飛快地彈開石頭。隻見一條條白淨光滑的石條,齊整整地排在河邊。韓湘子連忙砌起橋墩,豎起橋身……雞尚未叫三遍,一座五孔石橋造成了。韓湘子看看時間還早,便沿河而上,想看看藍采和如何造橋。
再說藍采和暗中要與韓湘子比個高低,雖然呼風喚雨,虛張聲勢,但法力畢竟有限,隻能在河窄水急的石門處架起一座獨孔橋。他看見韓湘子來了,急忙問道:“兄長。橋造得如何?”韓湘子答道:“橋已造好,我再進山趕一批石頭,圍住橋頭田埂,免得洪水衝毀農田。”說罷又朝黃山走去。
藍采和見韓湘子橋已造好,心中十分妒嫉.暗想,要是韓湘子再趕石頭圍田成功,豈不損了我的名聲嗎?若是諸仙知道,說我兩人鬥法,藍采和不及韓湘子,豈不丟臉!想罷便搖身一變,變成一個八旬老婦立在白亭河邊。
韓湘子趕了滿河肥豬來到白亭河邊,見一老婦擋住去路.急忙喊道:“老婆婆,請讓開,肥豬來了!”那老婦迎麵哈哈大笑,說道:“休想騙我,這是石頭,不是豬!”說罷,伸手一指,頓時滿河肥豬變成一塊塊石頭立在河中。韓湘子仔細一看,原來是藍采和破了他的法,使他圍田造埂未能成功。如今,這些石頭還靜臥在石門河中。
此時,雞已叫三遍,韓湘子來到藍采和石門橋邊,隻見一座獨孔橋,造得馬虎。韓湘子剛邁到橋上,橋麵頓時搖晃起來,裂開一條大縫,“轟隆”一聲巨響,橋身塌了下來。藍采和一見,頓時羞得滿臉通紅.一聲不響地駕雲溜了。
後人為了紀念韓湘子為民造橋有功,稱他為八仙之首,給這座橋取名“八甲石橋”。藍采和那座倒塌的石橋呢?至今還殘留石門河中,不信,你去親眼看看!
講述者:程富玉
搜集整理者:程宣壁 程鴿
流傳地區:安徽
韓湘子燒竹苗
從前天目山下住著一戶老年夫妻。他家門前有條山路,來往的人很多。碰到大熱天,經常有人到他家討茶水喝,下雪天呢.由於山高路滑,往往有許多人到他家歇腳。老兩口都熱情招待,不取分文,來往的人都稱讚他倆是好心人。
一年.老太婆不幸得了痰火病,咳嗽、痰多、氣悶,站也不是,睡也不穩,從晚上到天亮.隻能坐在床上,難受極了。這事被韓湘子知道了.他心裏說.好人有難得去相救,於是便駕起祥雲.來到天目山。他化成了一個走方郎中,在老夫妻門前高喊:“看病羅!多年老病,一看就好。”
老頭子聽到喊聲,走出門口一看,剛想開口.卻又搖搖頭.歎了口氣,轉身要走。
韓湘子看得明白.隨即迎上前去打了一揖:“老丈!看病嗎?我一看就好.不取分文。”
老頭子又歎了一口氣:“唉!不瞞你先生講,你看病不收錢,可我哪有錢買藥啊!”
“不用,不用。藥也不用錢。”韓湘子邊說邊來到老太婆床邊。他切了脈,看過舌苔,轉身來到灶間。正巧老頭子在燒開水,韓湘子問道:“老丈!你家可有鮮竹,討一根好嗎?”
“鮮竹嘛,後園多得很,你自己拿吧!”
韓湘子出去折了一段.哩哩嗚嗚吹了一陣曲子,丟進灶堂,隻聽得“啡僻、拍拍”一陣響。那燃著的青竹後邊,竟滴出許多水來。韓湘子接起大半碗,雙手捧給老頭子:“老丈!這碗藥水,分三次服用,吃了便好。”
老頭子捧著鮮竹水,半信半疑,猛一抬頭,隻覺一陣清風,郎中不見了。這下,老頭子高興啊,神仙送藥來啦,連忙捧給老伴去喝。不一會,老太婆的病果真全好了。
從此,天目山的鮮竹水,便成了一味化痰妙藥。據說,就是由於韓湘子燒了竹笛的緣故,所以,大家都叫它“鮮竹瀝”。
講述者:施蘭貞
搜集整理者:蔡斌
流傳地區:浙江
跟龍王借地
很早以前,大海就挨著那碼石山根兒。我們村這一帶.全都是海水呢。海水為啥後退了幾十裏遠呢?這是韓湘子辦的一件好事。
那時候,這渤海邊兒緊靠著山,山懷裏住著許多窮苦的漁民。
有一天,韓湘子雲遊來到這裏。他變成一個串鄉郎中,手搖虎撐①,肩上搭著搭鏈。走著走著,有個小夥子呼味帶喘地跑來說:“請間郎中。您會不會接骨?”韓湘子問:“兄弟,你家什麼人骨頭壞了?”小夥子說:“我媽媽。”韓湘子說:“行行行,你頭前帶路,我去看看。”
到了小夥子家裏,韓湘子看了看他媽的腿,說:“骨頭已經斷了。”就從搭漣裏取出一帖膏藥說:“這是接骨膏,貼上,明天一早就好。”說完
① 虎撐:也稱串鈴.環形,是串鄉郎中招攬生愈的用具.就貼在了骨斷處。小夥子問:“請問這位大哥,要多少錢份”韓湘子說:“為人做善事。修好積德,給窮人看病我分文不取。”說完,就要走。小夥子的媽媽說:“郎中,你給我治病,分文不要,你要是不吃飯就走,我寢食不安呐。”小夥子也拉著他不撒手。韓湘子隻好答應在他家吃午飯。
晌午·小夥子端來一碗燉魚,放在桌子上。又端出一小盆小米幹飯.給韓湘子盛了一碗,給他媽盛了一碗,他自己卻吃海水煮小魚。韓湘子問:“你咋光吃煮小魚兒,咋不吃碗小米幹飯呐?”小夥子說:“我們這兒都是山,連塊平坦的地方也沒有,土層又薄,下雨大水滿山流,沒雨渴死牛,沒法種五穀。我們吃的糧食、油、鹽、醬、醋啥的,都靠擔著魚翻山越嶺到幾十裏以外去換,挺不容易。隻能拿這樣的飯菜給恩人吃,實在過意不去。”
韓湘子吃完飯,辭別了那母子二人,來到海邊,看著無風三尺浪的大海,心裏說:“如果海水往後退幾十裏,人們不是就可以從山上搬到山下平坦的地方居住,還可以種植五穀和蔬菜嗎?”他想出一個主意,就拿起玉簫笛吹奏起來。
這玉簫笛,是韓湘子的隨身寶貝,法力無邊。他這一吹,海裏的蝦兵、蟹將、龜精、蛤州精啥的,都隨著樂曲跳起舞來,攪得大海像開了鍋。就連龍宮裏的龍女、龍太子們也都扭起來。老龍王急忙帶著龜垂相來到海麵上。一看。是韓湘子.施了一禮說:“不知上仙到此,小神失敬失敬。”韓湘子說:“老兄,我想造隻大木船,到海上遊玩遊玩。你看這兒連塊平坦的地方都沒有,船怎麼造哇?有勞老兄,借給我一塊地方。”老龍王問:“你想借多少?”韓湘子說:“就借我八十裏吧。”老龍王搖了搖頭說:“太多太多,不行不行。你要借.就借給你三十裏吧。”韓湘子說:“太少太少.我造的船太大,三十裏盛不下。”老龍王說:“我嫌八十裏多,你嫌三十裏少,那就五十裏吧。”韓湘子說:“五十裏就五十裏吧。”老龍王說:“你怎樣還我?”韓湘子說:“逐年歸還,船造完,地還完。”老龍王說:“玉皇大帝派遣小神鎮守海域,不能損失一毫一厘,恐口無憑,請上仙立個字據吧。”韓湘子說:“在哪立字據?"龍王說:“請上仙到龍宮吧.”韓湘子喜歡遊玩,難得到龍宮逛逛,就滿口答應。韓湘子隨著龍王走,不大會兒,到了龍宮。龜垂相端來文房四寶,老龍王說:“我這是瞞著玉帝借地給你,你的船我也不知幾時造完,最好你定下每年還我多少。”韓湘子說:“好‘”就揮筆把契約寫完了,又念了一遍。老龍王聽契約中寫有每年歸還一“縣”之地,就說:“不用看了。”隨後兩人都打上了手印。然後,老龍王吩咐龜垂相把契約好好保存起來.
韓湘子上岸時,老龍王說:“上仙千萬別忘契約上寫的,每年的今天你到這兒來,歸還我一縣。”韓湘子笑著說:“這麼大的事,我怎麼會忘呢?"之後,老龍王把令旗一揮說:“退水五十裏!”蝦兵蟹將聽令不敢怠慢,急忙退水,一轉眼的空兒,海水就退了五十裏。老龍王又去海裏管他的海域,韓湘子又去雲遊四方,根本沒有造什麼大木船。
海水退後,這地方露出一大片平坦的海灘。漁民們便從山裏搬到這裏居住,挖地為田,種上了五穀.還栽了果樹。
轉眼過了一年,韓湘子和老龍王又在原來分手的地方見麵了。
老龍王說:“你說一年還我一個縣的地方,現在你就還我吧。”
韓湘子說:“契約上寫得明白,是一線之地,就是一條棉花線那麼粗的地方,不是一個縣的地方。”
倆人爭吵起來。老龍王吩咐龜叢相取來契約。老龍王一看,上麵寫的果然是一“線”之地,而不是一“縣”之地。老龍王惱羞成怒:“大膽韓湘子,你竟敢耍弄我.待我上奏天庭,責罰於你!”韓湘子說:“有契約為證,到了天庭,我也不怕你。”老龍王一想。那地是瞞著玉皇大帝借給韓湘子的,萬萬聲張不得。可是又一想,一年還一條棉花線那麼粗點兒的地盤,啥時候才能還完呢?他心裏正嘀咕呢,隻聽韓湘子說:“龍王老兄,‘天沒頭,海沒邊。’你管轄的海域那麼大,還在乎這麼點兒地方?再說.你看。人們已在那裏蓋上了新房.種上了五穀,還栽了果樹。將來這裏成了魚米之鄉.人們也會感謝你的大恩大德呀?"老龍王吃了個啞巴虧,隻好對韓湘子說:“那就依你之言,每年還我一線之地吧。”
從那以後,老龍王每年讓海水往上漲一棉花線兒粗那麼大的地盤兒,到現在有上千年了,海水總共往上漲了也沒有一尺遠。
搜集整理者:王國新
流傳地區:河北
韓湘子戲皇帝
一天,韓湘子雲遊天下.路過京城。隻見金變殿巾族旗招展.鼓樂喧天,還有絲竹管弦之聲。一打聽.原來是滿朝文武大臣正在為皇帝慶壽,席上擺著海味山珍,好一派豐盛酒宴。
韓湘子想起旅途中所見,天幹地早,莊稼枯死,死屍遍地,哭聲震天.見皇帝如此奢侈,狂吃猛飲,不顧百姓生死.心中憤憤不平。他想,我何不施點小術.懲治懲治這昏庸的皇帝。為窮百姓出口怨氣。他主意打定.馬上變作一個化緣道人.手拿木魚,輕輕降落到金蠻殿前,把木魚敲得梆梆響,叫道:“多謝施主,開恩。開恩!”
這可驚動了整個金變寶殿,皇上大怒:“孤王今日慶祝壽辰.大吉大利,這道人卻來化緣.化走了孤王的福氣壽緣.馬上把這道人推出午門斬一首!”
韓湘子不驚不慌,從容票道:“請皇上息怒,王刀雖快.但不能殺無罪之人!請問,皇上為何要殺貧道?”
皇帝道:“今天是孤王壽誕,你上金蠻殿化緣,有損孤王福壽,還不知罪?”
韓湘子道:“貧道是來給皇上賀壽的!”
“哎呀!你這個叫化子老道,也來給孤王賀壽!好吧,常言道:官大不打送禮之人。孤王不責怪你,你究竟帶來什麼禮?拿出來看看。”
韓湘子從隨身帶的花籃裏,取出一包自個吃的瓜子獻給皇上,道:“這就是我的禮物!”
皇上一看,滿臉不高興,心想.哪能真的送一包瓜子呢!這不是存心搗亂嗎?越想越生氣.臉色一沉,怒道:“大膽妖道,竟敢戲弄孤王,推出午門斬首!”
韓湘子說:“請皇上息怒。皇上有所不知,我能馬上讓這瓜子結出一個又甜又大的大西瓜送給皇上,讓聖上在隆冬天吃上西成.這不是稀罕珍貴之禮嗎?”
“注口,你這妖道更是胡言亂語!人人都知道,三伏熱天才有西瓜,哪有三九寒天結西瓜之書?”
“皇上,請稍等,貧道馬上叫瓜子結出西瓜來!”隻見韓湘子把一粒瓜子放在金蠻殿的磚縫裏,吹了一口氣,霎時間,瓜子出了芽,又吐出嫩葉、長出瓜藤,一會兒開花,最後結了一個大西瓜。
韓湘子恭恭敬敬地把西瓜放在皇帝龍案上,再抽出寶劍切成一塊塊,請皇上和文武大臣們吃。皇帝和大臣們吃了西瓜.無不嘖嘖稱讚。
皇帝本來是有了銀還想金的主,吃了西瓜他又想別的好事。道:“道士賢卿.你的道法真高.可不知你還有什麼法術,請再變一個新鮮花樣給孤王,看!”
“好!好!好!貧道倒還有幾套(14法。請稍等一會兒,我再變一禮物送給皇上,皇上見了一定會喜歡。”
隻見韓湘子舉手招了一招.霎時間,八個美女翩翩落在金奈殿上。皇帝睜大眼睛仔細一看.被八個天仙般的美女迷了魂。皇帝忙對韓湘子說:“道士賢卿。這禮太厚了,我得重重賞你。”
韓湘子道:’不要皇上重賞.隻求皇上稍給點聘金就是了!”
“聘金!小事一樁。要多少聘金.孤王就給多少。”
韓湘子道:“不要多.不要少,隻求給我半花籃錢就夠了!”
於是.皇上命大臣接過韓湘子的花籃,去銀庫裏裝銀子。哪知,大臣裝了半天,怎麼也裝不滿一花籃。皇上又命大臣打開八座銀庫繼續裝,八座銀庫都裝完了,花籃還是裝不滿。皇帝急得目瞪口呆,回頭責問韓湘子道:“妖道,我這麼多銀兩,你偷到哪裏去了!快從實招來!”
韓湘子微微笑道:“皇上息怒。你看,你的銀錢都飛到天邊去了。”邊說邊指著天邊。皇帝睜大眼睛向天邊尋看,什麼也沒有見到。韓湘子趁這個機會,使個隱身法,悄悄溜走了。皇帝回過頭來,道士沒了,他又氣又惱,想到雖丟失了八庫錢銀,但得了八個天仙美女,也不吃虧。他趕忙呼喚八個美女來唱歌跳舞,哪知八個美女也無影無蹤了。
皇帝大怒,.詔令天下百官捉擒妖道。可韓湘子來無蹤去無影,誰能找得到呢?原來,韓湘子把皇上的八庫銀錢拿去鄉間販濟饑餓受苦的窮百姓去了。
搜集整理者:張鳳慧
流傳地區: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