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1 / 3)

第六章

韓湘子畫龍

從前有個姓賴的員外,大號滿顯。這人生性固執,高傲古怪,雖然鬥大的字認不得幾個,可他專愛裝模作樣,冒充斯文,遇事好出個風頭,逢人常帶一串之乎者也。

這年。正好逢上他的六十大壽。賴滿顯為了鬧鬧排場,顯示自家的高雅,決計從二月動工重修客廳,並在正堂上立起一堵屏風。糊裱粉刷停當後,又差人從外地募來畫匠,一心想搞出個不凡的名堂。

畫匠問他:“老員外.這屏風上你叫咱畫個什麼?”

賴滿顯說不上來,但又不願意讓人知道自己不懂,於是順口搪塞了一句:“有筆有紙有硯你自便。”畫匠心想:這定是老爺抬舉咱。常言說得好,做活不由主,白落二百五。他接下來便說:“小人不敢冒昧,還是請老爺定個譜兒吧。”這屏風之上究竟該畫個什麼?賴員外實在是一竅不通,可又架不住畫匠的一再催問,他轉了兩轉眼珠,隻好兜開圈子了:“高八尺,寬兩丈,是字足畫居當央;字也隻書一個字.物也不許畫兩樣,人家有者吾不愛.別人無者吾有賞。”畫匠盡管覺得員外的題目出得有些玄乎,可倒底還是用心思索了一番。他說:“老爺莫非想叫咱畫個壽——”賴滿顯聽得不稱心,就一麵把頭搖成撥郎鼓。一麵又歎著長聲說:“太俗矣!"

畫匠著難了,他心裏想,畫幅壽星吧,員外分明不樂意;畫個鬆鶴延年吧,這分明又是兩樣東西,這……他思索了一會,高興得一拍大腿,有了,幹脆畫個大龜。這龜嘛,不也表示長壽嗎?於是就在紙上工工整整畫下一隻大龜。

賴.員外在一旁看得仔細,他一琢磨,這龜是王八之輩。不山勃然大怒。他指著畫匠罵開了:“好你個臭畫匠,老夫和你遠日無仇,近日無冤.今日你何以這等羞辱於我!來人,給我轟了出去。”

消息傳開了,人們紛紛議論起來,有的說:“賴滿顯分明麼也不懂。”也有人說:“賴員外太刁。”不管咋說,反正從此以後,再也沒人敢來應4 J。

壽辰的日子一天天逼近了,粉白的屏風倒越來越顯得有些敗興。賴員外急得坐也坐不住,睡也睡不穩,他抓耳撓腮,日裏夜裏直犯愁。正當他急得像個熱鍋上的螞蟻的時候,來了個毛遂自薦的人。

賴員外心裏好不歡喜,一見來人,哪裏還顧得上許多,向著來人劈頭就說:“高八尺,寬兩丈……”偏巧,那人也不答腔,抬眼望望那扇屏,信步抄近桌前,雙手把紙揉作一團,然後抱著紙團又在墨缸裏蘸了一蘸,扭身一甩,隻聽“璞”的一聲,那紙團就飛在了粉屏上。接著,他又搶前幾步,順勢從左到右推了過去,完畢,將紙團丟在地上,轉身就走了。

賴滿顯被這突如其來的事兒鬧得幹瞪眼,他萬萬沒想到,好端端的一扇屏風,眨眼工夫竟被這個冒失鬼給糟踏了。他後悔,他氣惱,但也無可奈何。夜裏,隻好命人趕製了一塊帷慢,嚴嚴實實地苫蓋起來。

壽辰日子,賴員外的客廳賓朋滿座,猜拳行令鬧得天翻地覆。酒過數巡,大家忽聽幕後傳來陣陣龍吟。有個大膽好奇的,悄悄扯開了帷幕,哎喲,原來那屏風上正有一條青龍搖首擺尾,騰雲駕霧,躍躍欲飛。眾人望見,不住地交口稱讚。座中有個識得墨跡者,他霍地立起身來.大聲喝采:“這不是韓大仙的神筆嗎?"

此時,院子上空簫聲驟起,賴員外倒是打腫臉充胖子.又在人前賣弄起來:“此乃韓仙為吾賀壽者也!”話音剛落.驀地響起了一聲霹靂.屏風上的巨龍奪門飛去。

事後,人們在客廳牆上看到兩行詩句:“肉眼不識真仙子.凡夫安辨聖賢才。”

講述者:賈 禹

搜集整理者:賈長棟

流傳地區:河北、

曹國舅戲耍綢緞商

傳說.紮管帚、編簸箕的手藝是曹國舅傳下來的。所以,紮答帚的,編簸箕的手藝人都把曹國舅當成祖師爺。他們沿街兜攬生意用的“嘀嗒板”,就是照曹國舅的八塊陰陽拍板做的。不過嘀嗒板隻有七塊鐵板,為啥少了一塊?

有一年,曹國舅去河南。過黃河擺渡時,同船過河的共有三個人。一個是綢緞商,一個是紮管帚、編簸箕的手藝人。收船錢時,船家說:“每人十文錢,綢緞商的貨多,交五十文。”綢緞商不幹,他說:“東西不在多少,秤陀雖小壓千斤。要加錢.坐船的人平攤。”手藝人說:“那位客官沒帶貨物,不該叫他加錢,還是咱倆平攤吧。”

綢緞商覺得不合算,一口咬定要曹國舅平攤。手藝人好話說了兩大筐。綢緞商軟的不吃,硬的不挨。曹國舅看這綢緞商胡攪蠻纏,也不跟他爭執,伸手從懷裏掏出七十文錢交給船家說:“那六十文錢我全拿了!"倒是手藝人過意不去,硬還給曹國舅三十文錢.那綢緞商呢?樂得白白運了半船貨物,一聲不吭。

船到河心,曹國舅仰頭衝西北上吹口氣。一霎時陰了天,呼雷閃電,狂風裹著急雨澆下來。小船在河心裏被浪頭打得轉磨兒,眼看就要沉船。船家很納悶:我在黃河上擺渡半輩子,從來沒看錯過天氣,怎麼今兒個走了眼?風越刮越大,浪越打越高,船家把招兒使絕了,也沒法兒叫船靠岸。他心裏慌了,作著揖說:“客官們,現在是顧命要緊,快把船裏的貨物全扔到河裏,船身一輕,大夥都能活命。”

手藝人二話沒說,搬起擔子扔到河裏。綢緞商死死爬在綢緞包上,橫豎不許別人動。忽然一個浪頭打過來,船艙進了水,船眼瞅著忽悠忽悠往下沉。船家一看急了,對綢緞商說:“你再不扔貨.我豁出這條船不要了!”說著就要往河裏跳。手藝人緊忙拉住船家。綢緞商明白,船家一離船,這條船算是老娘哭兒,沒救(舅)了。隻好叫手藝人幫著把半船貨物全扔到河裏。

船身一輕,船就在浪頭尖兒上飄飄悠悠,一直飄到黃河下遊處擱了淺。風停了,雨也住了,可是渡船擱淺在離岸二三十丈遠的水裏,船上的跳板不過兩丈長,人沒法兒登岸,急得船家隻嘴牙花子。曹國舅說:“我借給你一塊跳板吧!”說著從懷裏掏出他的八塊陰陽拍板,從上邊摘下一片來遞給船家。船家苦笑著說:“都到啥節骨眼啦,你還開玩笑。我的跳板有兩丈長還不沽弦,你這塊拍板長不過一尺,寬不過三寸,能過人?”曹國舅說:“不潔可以試試!”他把拍板往船頭上一撂說:“長長長!”就見拍板一下子長了幾十丈,像一座木橋搭在河岸上。三個人下了船,曹國舅拉著手藝人說:一咱們挑擔子走吧!”手藝人說:”坦子不是扔到河裏啦。”曹國舅用手二指說:’.那不是!”手藝人扭頭一看,見他的工具挑子從黃河上遊飄下來了。等飄到岸邊,手藝人一看,擔子上的家什一件不少。綢緞商一看曹國舅是個神仙。也趴下叩頭,求神仙給他把貨物弄回來。曹國舅說:“你的綢緞沉在水底,我也沒法兒。我送你兩句話千萬記住:人情往還分是非,沾小便宜吃大虧。”完說跟著手藝人走了。

從打這兒起,北方的擺渡碼頭上留下個行規.他們從來不給紮答帚、編簸箕的手藝人要擺渡錢。因為船家的跳板是打曹國舅那兒借來的,他們怕手藝人撤跳板。

搜集整理者:孟寅

流傳地區:河北

製服佟善人

曹國舅跟著呂洞賓、漢鍾離修仙得道以後,學會了一身本領。這天,他在深山裏覺得悶得慌,就下山,回京城走走。他駕起一朵祥雲,一陣工夫就到了京城邊上。他按下雲頭一看,今年又是一個風調雨順的年頭,可是,路旁餓死的人還是不見少,心裏很不是滋味。

曹國舅沿著一條官道低頭走著,冷不防聽到身後有人喊他:“國舅大人.這麼多日不見,大人可安好?”曹國舅回頭一看,來人認得,名叫咚善仁。‘因他平日常年吃素念佛,做出一副善人的麵孔,有人叫他終善人。可是,曹國舅知道他的為人。這人表麵上慈善,卻是一個財迷心竅,貪得無厭的小人。他依仗有錢,勾結官府,殘害百姓,曾在荒年裏把佃戶逼得妻離子散,大夥恨透了他。

這會兒,終善人跪在地上。給國舅叩了個響頭,恭恭敬敬地說:“國舅大人,你離家二年,曹太後打發人找遍了京城,也不知你哪裏去了。阿彌陀佛,今天,得遇大駕,我要為你接風。”說著,就死皮賴臉地非要拖曹國舅到他家。曹國舅拗不過他,隻得隨他到了伶府。

酒過三巡,菜上了五道,伶善人醉熏熏地討好說:“看大人這模樣,這二年一定是在外頭發了大財。大人,今天你可要賞臉;給我傳授些生財之道。”曹國舅聽了暗自好笑,就告訴他,這幾年無非是跟著幾位仙人求仙得了道,並不曾去找生財之道。

伶善人一聽曹國舅有了求仙得道的本事.更來了精神,他硬纏著要讓國舅給他傳授點仙術。曹國舅打心裏煩他,突然產生了一個治治他的念頭,就說,“這幾年我學了一點點石成金的法術,還學了一點騰雲駕霧的本事。”

終善人忙說:“大人學了點石成金的法術,今天能不能做給小人看看,也開開眼界。”

曹國舅答應了,他讓咚善人在屋子中間挖一個三尺方圓,六尺深的大坑。大坑挖好後,就隨手扔了一個麻錢進去,說:“這個坑夠你一輩子受用的,你隻要心誠,坑裏就有揀不完的麻錢。”

終善人有點不相信,曹國舅當著他的麵跳進坑裏,揀出了一個麻錢,一邊揀,一邊還說:“你仔細看,我揀出一個,坑裏還會有一個,再揀出一個,坑裏還有,隻要舍得工夫,麻錢總也揀不完哪。”說著,他一口氣揀了十幾個麻錢扔上來幾便輕飄飄地從坑裏上來了。

終善人一看.也覺得眼饞。他趴在坑邊往裏一看,果然坑底還有一個麻錢。他想,我隻要看住這個坑,白日黑夜地揀,幾輩子也不愁吃穿,還怕沒有錢花嗎?

終善人還沒有從地上爬起來,他八十歲的老媽媽也湊來看熱鬧,老媽趴在坑邊說:“孩子,這就是聚寶坑嗎,我怎麼看了半天隻看著一個麻錢,這一個就能變成一大堆嗎?”她伸手就要把坑底那個麻錢抓出來試試。一不小心滑進了坑裏,她在坑裏說:“善仁啊,麻錢我抓住了,快把我拉上來,看看坑底有沒有了。”

伶善人忙把老媽媽從坑裏拖出來。老媽媽上來後剛要轉身看坑底,坑裏又站出來一個老媽媽,一個勁喊著:“善仁啊,快把我拉上來,看看坑底有沒有了。”

終善人仔細一看,拉上坑來的老媽媽和坑裏呼喊的那個老媽媽一模一樣。手裏也握著一個麻錢。他看了半天,也分不出來哪個是真媽,哪個是假的。終善人慢了一點去拖她,坑裏的老媽媽就暴跳如雷,破口大罵起來。

終善人隻好叫家丁去拖.拖啊拖,一直從坑裏拖出三十多個老媽媽,坑裏還有一個老媽媽哭著喊著要上來,他隻好讓家丁再去把她拖上來.

掌燈時分,終善仁累得滿頭大汗,客廳裏的大坑邊上已經站了四五十個老媽媽,坑裏還有老媽媽沒上來。他仔細挨個看了看,每一個老媽媽手裏都握著一個麻錢。

這時候,客廳裏亂吵吵地,這些老媽媽脾氣都挺暴,這個要丫環端茶,那個叫使女捶背,坑裏的老媽媽還哭著喊著一個勁嚷嚷。一陣工夫,伶善人腦袋亂套了,他想,這麼一大堆媽,究竟哪個是真的,實在難以分清。他突然想起了曹國舅,家丁說他喝醉了酒,這陣正在後書房歇著呢。

終善人來到後書房,叫醒了正在睡覺的曹國舅,慌慌張張地把剛才的事說了一遍,請求曹國舅去幫助認認哪個是真媽。曹國舅一聽,十分為難地說:“誰叫你們都趴到坑邊去看,事到如今,我也難辦啦。”

曹國舅隨著終善人來到客廳裏,他裝模作樣的這個老媽媽瞅瞅,那個老媽媽看看,看了半天對修善人說:“哎喲,我也認不出來,坑裏有的老媽媽,你都得拉上來呀,要是不拉,坑裏的錢就不出了。"

終善人咬咬牙,隻好叫家丁從坑裏往外拉,整整拉出來一百多個老媽媽,坑裏還有沒拉上來的。終善人把曹國舅拖到一旁,哭喪著臉說:“她們每人手裏才有一個麻錢.連吃一頓飯都不夠,這一百多個老不死的廢物,這飯可叫我怎麼管啊。”

曹國舅聽了.肚子都要笑痛了。他裝得一本正經地說:“扛到如今.我隻好去求上天玉帝了,看他有沒有好辦法。不過,玉帝要求什麼條件你要是不答應.就要招來天火啊。”

曹國舅念念有詞,一會兒.客廳上空真的來了一群神仙。有個神仙大聲說:“要想坑裏沒有媽,你得把今年的地租子免了。”伶善人一聽.地租子才兒個錢,這些老媽媽養活一年又得花多少錢?他趕緊讓夥計找出當年的地租帳目,扔進火堆裏燒了個一幹二淨。帳燒完後,坑底一個老媽媽也沒有了,隻有一個麻錢躺在坑底。

終善人悄悄對曹國舅說:“坑裏的一個老人也沒有了,拖上來的這些廢物可怎麼辦呢?”話音剛落,天上的神仙接下了話茬:“這些老婦人都是你媽。你一定要好生供養,養老送終不得慢待。如有不從。天火要把終家燒得精光。”曹國舅說:“你看.上夭都給你安排好了,你千萬不能慢待這些老人,招來天火啊!”

終善人氣得肚子鼓鼓的.守著天神。他又不好說什麼。

從此後.終府內全都住滿了老婦人。這些老人一天到晚吵吵鬧鬧的,都說別人是假的,隻有自己才是真的,把終府吵得整天烏煙瘴氣,終日不得安寧。人們都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終善人一輩子不幹好事,終於得到這麼一個下場。

講述者:馬誌江

搜集整理者:唐政忠

流傳地區:遼寧

曹國舅嚼草根

一天,曹國舅正在洞裏靜坐悟道,忽然心血來潮,想起昔日榮華富貴,皇親國戚,便駕起祥雲下凡遊覽。

誰知他來到京都一看。竟是麵目全非。座座深宮庭院住的全是陌生人.昔日繁華鬧市,已一片荒涼,就連那護城河道也變了樣啦。

曹國舅覺得沒趣,信步走到野外,隻見山青水秀,桃紅柳綠,農夫耕田.村姑采桑,好一派興旺景色。他滿心高興,走進一個村子裏去。

曹國舅剛來到一家大院門前.抬頭一看,隻覺得屋頂黑氣迷漫,裏邊隱約傳來哭聲,連忙掐指一算,喲!原來是有人病危。曹國舅想,既然下得凡來,不妨救他一命。他打定主意,便化成一個和尚,手拿大木魚.“篤——篤”地敲了起來。

不一會.一位員外從屋內走了出來,隻見他白發銀須,雙眉緊整,拱手作揖說道:“師父化緣,真不湊巧。”沒待員外說完,曹國舅躬身說道:“施主樂善好施,有銀助銀,無銀助糧,隨緣樂助。”

員外也不多說,隨即接過化緣簿,急匆匆走進書房,寫下助糧一百石.叫家人送簿出來。曹國舅一呆,心裏說:我想救他,他卻不理睬我.叫人怎個開口?想了一想.決定再作試探。

沒一會.門外又響起木魚聲。員外心煩,又急忙走出門來,一瞧。是個小和尚,便拱了拱手道:“小師父化緣,請把化緣簿拿來。”說著隨手寫下助銀一百兩,遞過化緣簿,轉身就走進內堂。

這回,曹國舅又沒搭上話.心說,這老頭子心地還好,隻是脾氣太躁,別慌。待我再想個法兒。

第三次木魚又響了,敲個不停。員外心煩意亂,打算不去理睬,可是,這木魚“篤、篤”的響聲,就如敲在心上,無奈,隻得走出門來。他一瞧,卻是個老和尚.不覺油然起敬,一揖到地。

這回曹國舅早有主意,沒待員外開口,便搶先說道:

“施主請了,貧僧新寺落成,重塑佛像,急需黃金百兩,請施主樂助。”

員外一聽,心說今天和尚化緣怎的奇怪,先是糧,後是銀.這回卻要黃金了。但轉念一想,和尚吃四方,全靠眾人幫,便道:

“高僧請坐,待老夫寫來。”

“不用寫了.這黃金需由貧僧隨身帶去。”

“這也好,待老夫取來。”員外轉身走進內堂。曹國舅隨即跟了進去,剛到內房門口,便高聲念道:

令郎候頭上白鎖,

茶水難進命難保,

若要取得金鎖匙,

且讓貧僧看分曉。

員外一聽,連忙回頭把老和尚仔細看了看,覺得有些麵熟,但一時又想不起來。忙說:“請,請,快請!”

曹國舅來到房中,隻見床上躺著一個八、九歲的小孩,麵色鐵青,雙眼緊閉,張著嘴巴,滿頭冒汗.已經隻有出氣沒進氣了。他摸了摸小孩額角,便快步走到花園裏拔起一棵草根,嚼了嚼,統統喂進小孩嘴裏。隻聽“咕嚕”幾聲,小孩“哇——”地吐了起來,員外一看,全是些白色的小塊。這下,小孩會講話了,員外一家人高興極了。

可是。當員外找老和尚謝恩時,卻連影子也不見了。隻見桌上放著一塊草根,還有一張紙條,上麵寫著:

貧僧雲遊走四方,

何用金銀何用糧。

望保此草能常在,

留待來日救令郎。

員外看罷,心裏明白,抬頭一看,壁上掛著的“八仙圖”。哦!原來老和尚是曹國舅變的。於是,他就把這草根種在花園裏,並依照曹國舅講的稱為“金鎖匙”。據說這草根醫治白喉,的確很有效呢!

講述者:施蘭貞

搜集整理者:茶試

流傳地區:浙江

八仙過海

(一)

傳說八仙聚到終南山以後,每日修身論道,老是提不起興趣來,呂洞賓說:“咱不能到蓬萊仙島去走走,順便散散心嗎?”他這麼一說,八仙們都讚成。於是,八位神仙騰空駕雲來到東海邊上的蓬萊仙島。

他們在蓬萊仙島上東走走,西看看,玩得倒也很快活。有一天,眾仙人站在丹崖頂上看海景,呂洞賓說:“哎呀,前邊那一片黑乎乎的是什麼?”漢鍾離說:“那不是一些海島嗎。咱們到海島上轉轉好不好嗬?"神仙都願意。可是.海邊上找不到船可怎麼辦呢?呂洞賓說:“咱不是凡人,不乘船也能行走。我看,咱就在這避風亭下海.顯顯各自的本事。”

仙人們說幹就幹,鐵拐李順著山崖扔下鐵拐,鐵拐一到海麵上,鎮住了一層惡浪,他跳下山崖就說:“我先走了。”眾仙人一看,鐵拐變成一隻獨木舟,鐵拐李樂悠悠地坐在舟上眉開眼笑。漢鍾離著急了.他拍拍肚皮說:“看我的。”說著.抽出扇子.吹口仙氣,說聲“變”,扇子一下子變成一丈多長,漢鍾離坐在扇子上,嘻嘻哈哈追逐鐵拐李去了。緊接著.張果老投下了紙驢,何仙姑仍下了竹築籬,昌洞賓甩出了簫管·韓湘子放下了花籃.藍采和拿出了拍板,曹國舅擎起了玉板,八仙們來到海麵,嬉鬧一陣,就向海島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