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2 / 3)

仙人們正走著,藍采和突然說:“你們先走,我試試我這塊拍板神通到底有多大?”

這時候,東海龍王正在宮裏議事,隻見水麵上掠過一片白光,把水晶宮照得透明瓦亮。他覺得奇怪,忙派三太子到海麵上看看是怎麼回事。三太子得令後,帶了一群兵將在海上轉了一圈,隻見藍采和腳下踩著一塊玉板,浮海正過。三太子心裏想:我在龍宮裏,萬寶俱備,就是沒有他這塊奇妙之物,我不如去把它搶來,看這小子怎麼徉?

三太子讓龍兵出動,把玉板同藍采和一起搶進了龍宮。到了龍宮,三太子把藍采和關押好,就拿著玉板歡天喜地見龍王去了。

龍王看見了玉板,知道是稀世之寶。打心眼兒裏喜愛,傳下令來.龍宮大擺宴席。慶功獲寶。

再說八仙們登岸後.不見了藍采和,他們就在岸邊等。等了一陣.也看不見藍采和的蹤影。還是鐵拐李腦瓜子快,他二想說:“不好,一定是東海龍王作怪,咱們還是到龍宮裏去找找吧。”呂洞賓急了,站在岸邊大聲喊道:“海龍王你聽著,你把人還給我萬事俱休,要是不還,我就放火把海燒幹。”

三太子耳朵尖,他聽著了呂洞賓的喊叫,跳出水麵大吼一聲:“何人好大的狗膽,敢在這裏放肆?”呂洞賓說:“太子,我是上八洞仙人呂純陽,因道友藍采和過海時走失,我回來尋找,知道是被你龍宮扣住了,你回宮通報大王,快把人還給我。”

三太子根本不把呂.洞賓放在眼裏.指著他的鼻子罵道:“老兒休得狂言,你快給我滾回去,再不走,連你一塊兒抓進龍宮!”

呂洞賓大怒,拔出寶劍就向三太子刺去。三太子敵不過他。鑽進海裏逃跑了。呂洞賓隨後把火葫蘆投進海水裏,吹了一口仙氣。這下可好,燒得海水直冒熱氣,像開了鍋似的。

龍王在龍宮裏熱得躲沒有地方躲,藏沒有地方藏。他看見海變成了這個樣子,忙對三太子說:“咱們已經奪了寶,還留人幹什麼?快放他走,省得惹是非。”

三太子聽罷,吩咐龍兵把藍采和送回岸上。呂洞賓看見藍采和回來了,這才收了葫蘆,陪伴他一塊兒找眾仙人去了。

眾仙見藍采和回來了。都十分高興。藍采和卻說:“我回來有什麼用,玉板還在他們手裏,我自投仙境,逍遙自在,想不到今日受這等屈辱。”說著,藍采和嚎陶大哭起來,哭得驚天動地。

眾仙聽了,很是氣憤,都說龍王欺人太甚.大家紛紛想著討回玉板的辦法。鐵拐李說:“這些水族小妖,竟敢如此無理!大夥別著急,我這個葫蘆還沒用呢,隻要用它,就能把東海燒幹,不愁取不回玉板。”張果老一聽,亂子鬧大了,他勸鐵拐李說:“鐵拐兄先別急,讓呂洞賓去要,龍王要是不給,燒幹它也不晚。”

何仙姑陪著呂洞賓來到海上,他們大聲呼喚.驚動了巡海夜叉。夜叉報信給三太子。三太子一聽又是呂洞賓來了,跳起來說:“這小子,父王不和他鬥還放了人,今天卻來要什麼寶,真是大膽,我去點兵把他抓來!”

呂洞賓見龍太子帶領蝦兵蟹將殺氣騰騰地來了.抽出雙劍就迎戰。三太子不是呂洞賓的對手.隻打了幾個回合,便敗下陣去,蝦兵蟹將也跟著四散逃命。三太子剛要逃回龍宮,何仙姑早把笨籬扔到空中,隻見一個鋪天蓋地的大築籬一下扣住了三太子。呂洞賓大喝一聲:“畜生,你哪裏逃竺”手起劍落,海水一片血紅,三太子便被活活紮死在笨籬裏,蝦兵蟹將們也被扣了進來。呂洞賓開了殺戒,一陣工夫就把它們全部殺光了。

龍王聽說三太子被殺,大吃一驚,忙令二太子帶兵出戰。何仙姑、呂洞賓奮力迎戰,隻是二太子武藝高強,又招來了龍宮水族,把二仙圍在中間,一時突圍不出去。呂洞賓急了眼,他把雙劍向天上一擲,口中念念有詞,雙劍立時變成千萬把飛刀紮下來,殺得水族死傷無數。二仙人趁機衝了出去,正好遇見二太子,呂洞賓一劍砍掉了他的右蹄二太子大叫一聲,紮進海裏,水族兵馬也紛紛逃回龍宮。

這時,龍王正在家裏聽消息。他看見二太子斷臂逃回來,龍兵又死傷大半,氣得大叫一聲,咬牙切齒地說:“好一個呂洞賓,你害了兩個太子,我要不報此仇,枉稱霸東海一場!"他傳令,調動海內十萬水族,征戰仙班。

(二)

東海龍王吃了呂洞賓的大虧,發誓要報仇雪恨。他不但不還玉板,還帶了十萬龍兵殺上岸來。

龍王全身披掛來到陣前,破口大罵呂洞賓,口口聲聲要為三太子報仇。

漢鍾離一看龍王來者不善,率先衝了出來。

龍王早已等得不耐煩了,這會兒,他看見漢鍾離出了陣,恨不能一槍刺死他。二人戰了五十多個回合,隻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還是不分勝負。.水族兵將見龍王打不過漢鍾離,都圍上來助戰。張果老一看,不好,漢鍾離要吃虧裏就搖起了令旗。這一搖,八仙們四處出兵,殺聲、喊聲從四麵八方傳過來。龍王一聽慌了神,他也不知道八仙究竟有多少兵馬,隻覺得一點一點地招架不住了。八仙越戰越勇,殺了無數的水族兵將。龍王一看大勢已去,就落荒逃了回去一二

眾仙看老龍王跑了,鐵拐李、呂洞賓放出葫蘆裏的大火,不大一會兒工夫就把海燒幹了。這時,海裏鬼哭妖嚎.煙霧騰騰,龍王隻好帶領妻兒往南海逃去,八仙這才收兵罷休。

八仙大戰東海龍王的事被南海水族知道了。這天,南海龍王升殿以後,問左右的侍從:“怪呀,今天東海上怎麼出了這麼大的煙霧?”巡海官報告說:“東海龍王與八仙打起來了。”他們正說著,殿外邊亂哄哄地傳來一陣嘈雜聲,有人來報:“東海龍王帶領妻心投奔您來啦。”

南海龍王一聽.嚇了一跳,他急忙把東海龍工接到殿上。聽完東海龍王的哭訴,南海龍工坐不住了,說:“太子奪了八仙的玉板也不值得他們殺人害命.現在又占居了東海龍宮.真是欺人太甚!大講,你別愁.待小弟為你報仇,奪回龍官。他們有多少兵馬.住在哪裏嗬?”

南海龍王聽說八仙隻有八個人,現在還住在龍宮.他就想出了一條毒計說:“嘿嘿,他們敢住在龍宮貝,這不是送死嗎?“

東海龍王一聽,忙問他打算怎麼來對付八仙。南海龍王說:“我動用四海的水,一齊往龍宮裏灌,別說他們八個人.就是有八十萬人,也叫他統統淹死。”當場,南海龍王寫了幾封急信.告知西海、北海龍王,明天五更,聽到連珠炮響,一齊決水助戰,水灌八仙。

再說,八仙奪了龍宮以後.真夠開心的,他們四處轉悠,這裏奇珍異寶遍地都是。他們轉到後宮.看到玉板好端端地放在那裏。藍采和趕忙收起玉板,高興非常。

說話問,天已經黑了,龍宮裏金碧輝煌,像白天一樣。眾仙決定,今晚就在這裏睡一宿,明天再過海去不遲。

四更天時,張果老醒來,聽見外邊傳來一陣嘩嘩的響聲,趕快叫醒眾仙。鐵拐李耳朵長,他仔細聽聽外邊的動靜說:“咱這地方地勢低窪,龍王要是用水灌,咱不全熬了魚湯了。”

雙鍾離一聽鐵拐李說得有道理,就叫呂洞賓出去看看怎麼回事。呂洞賓剛出去,隻聽見一聲炮響,喊殺聲傳來,四麵八方的潮水像山一樣撲蓋過來。不大一會工夫.大水就淹了龍宮,八仙都泡在水裏了。

八仙正在驚慌失措,隻見曹國舅從身上抽出避水腰帶,水就自動讓開一條路來。眾仙急忙擠在曹國舅身旁,連滾帶爬地向岸上逃去。

四海龍王水淹龍宮後,坐在水麵上,專等八仙淹昏了再抓。他們等了半天,一點動靜也沒有,以為八仙全都淹死了,龍王就命令收兵。

八仙逃蘸上,憋了一肚子氣。呂洞賓跳起來說:“他龍王能用水淹我們,我們就推倒泰山填東海!即使壓不死龍王,他也無法再調兵和我們鬥了,我們不就取勝了嗎?”

眾仙一聽,認為高明,於是,八個人一齊上了泰山。八個人分八麵,一齊將泰山抬起來,隻聽“轟隆”一聲巨響,泰山倒進了東海。不大一會兒工夫,煙霧散開,一大片海變成了平地。八仙一看,樂得前仰後合,都說:“這回可出了一口悶氣。”他們往海裏瞅了半天,見龍兵們也沒有什麼動靜,就逍遙自在地過海去了。

這時候,四海龍王正在飲酒作樂,隻覺得天崩地裂一陣響,突然沙石亂飛。南海龍王大叫道:“壞了,八仙又來打我們了。”話音剛落,看見一座大山倒在海裏,龍王的兵馬全部被壓死了,隻有四海龍王和十幾個親兵逃了出來。東海龍王回頭一看,差點氣死過去,大海已經成了平地,水族們同四海龍王隻好向南海逃去。從此,龍王和八仙結下了深仇大恨。

講述者:於成家

搜集整理者:唐政忠

流傳地區:遼寧

湘繡八仙圖

在湘繡姑娘的花繃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幅幅神氣活現的《八仙圖》,一代一代相傳,誰也繡不厭,誰也看不煩。

傳說很久以前.八仙在蓮萊仙島住膩了,起了思凡之心。於是.他們一行八人瞞著玉皇大帝,悄悄來到人間。

一天,八仙遊到長沙沙坪的上空,撥開浮雲往下’一看,隻見山青竹翠,鳥語花香,農夫扶犁耕種,繡女飛針走線,比蓮萊仙島有意思多了。八仙看得發了呆,出了神,舍不得走。他們一齊按落雲頭,從這山遊到那嶺,從這條溪繞到那條洞,最後遊到衝子的東頭。隻見高高的上坡下長著一裸罕見的大樟樹,青枝綠葉橫翠在土坡上,像一座樹屋。八仙遊到這裏都累極了.便一齊擠到樹庵下歇氣。大家笑嘻嘻地對鐵拐李說:“都說你那寶葫蘆好,現在為什麼不喝兩杯提提神呢!”鐵拐李說:“好裏好!好!”就用泥巴捏了八隻大海碗,將寶葫蘆搖了三搖.從裏麵倒出蟠桃酒來。於是.八仙便你一碗、我一碗地喝了起來。

到了半夜,呂洞賓興致勃勃地說:“真想不到人間還有如此妙境。不過.光喝寡灑,沒有音樂助興.實是美中不足啊!”

韓湘子馬上接著說:“這事不難.我們各顯其能吧!”眾仙一聽,無不拍手讚成。於是,仙咬呐、仙笛、仙琴統統搬了出來,吹拉彈唱,各顯神通。

衝裏有個繡花姑娘,此時正為繡一幅神仙圖發愁.因為她還沒見過神仙哩。當她一次又一次地聽到這迷人的仙樂時,再也無心思繡花了,她獨自一人走了出去。八仙見來了個年輕的繡花姑娘.便和她捉迷藏,將身一閃.躲到了大樟樹背後。樟樹下漆黑一團,姑娘什麼也沒肴見,但她清楚地聽到音樂是從這樟樹下傳出來的.就向樟樹後麵尋去。

何仙姑見繡花姑娘找來了.急忙扯了扯曹國舅的衣服,低聲地說:“我們何不趁此機會.到她家去看看她繡的什麼?”

藍采和立即讚成,說:“是呀.遊到繡鄉。豈能不看看湘繡。”於是.隻聽一陣風響.“呼”地一聲.眾仙一齊擁進了姑娘的繡房。

姑娘正在樟樹下尋找,忽然聽到自己的繡房裏有人說話,急忙趕到屋裏。抬頭一望,她不禁驚呆了:隻見在她的繡繃前,圍著八個神仙。其中有身背寶劍的,有手握葫蘆的,有拿著荷花的,一個個都咧著嘴,眯著眼,看得入神了!姑娘連忙上前拜道:“小女正想繡一幅神仙圖供家人敬拜,幸逢仙人駕到,十分感謝!”八仙好像沒聽見一樣,一聲不吭,一動不動。姑娘抬頭一看,喲,八仙呢?早走了。不過,在姑娘的繡繃上卻留下了一幅生動絕妙的《八仙圖》。時到今天,《八仙圖》仍是湘繡中的名牌產品哩。

講述者:彭貢華

搜集整理者:增應明

流傳地區:湖南

牙子三塊板

唱戲的牙子(鼓板)原來是四塊方方正正的檀香板,現在隻有三塊。還有一塊弄到哪兒去了?

相傳.王母娘娘每年有一次蟠桃盛會,邀請各路神仙到蟠桃園裏玩幾天。王母娘娘是個熱鬧人,自己又喜歡看熱鬧,每次總請八仙來赴蟠桃會。王母娘娘為啥專請八仙來?因為八仙都有一手絕技,好像是湊合起來的戲班子。你看.曹國舅拿著檀香雲陽板,能敲得雲散日出;韓湘子捧著玉簫,能吹百鳥來朝;何仙姑手裏拿朵蓮花,會跳荷花映日;藍采和提著花籃,能舞得百花吐豔;呂洞賓手執寶劍。耍得猿啼鶴鳴;鐵拐李拄拐背葫蘆,漢鍾離拿芭蕉扇,張果老拉毛驢。三人會唱拉驢獻寶。所以,王母娘娘一年一回的蟠桃會都請八仙來助興。

這一年。八仙同坐了一隻小船,漂洋過海來赴蟠桃會。會上八仙各露了一手絕招.說說唱唱,蹦蹦跳跳.把個王母逗得嘴巴咧成了月牙兒,眼睛眯成一條縫兒。舞罷唱華.王母專門為八仙擺了一桌“八大四小十三花。最後未個水裏紮(魚)”的筵席:九天油女捧來玉帝送的陳年禦酒,工母親自提壺斟酒,讓八仙吃個飽.喝個醉。八仙們逮住飯菜美酒,人人開懷暢飲,個個爛醉如泥。會部散了。八仙的還沒醒。不知什麼時候,叫管蟠桃園的孫大聖知道了,才用金箍棒把他們轟了出來。

八仙走出蟠桃園,暈暈乎乎往海邊走去。這時候海風起了,刮得搖天晃地,海浪有丈把高,小船靠不攏岸.離岸一丈多遠。八仙吃多了禦酒,被海風一吹,腦袋暈得更厲害,雖有一身法術也上不了船。多虧何仙姑眼尖,一眼就看見曹國舅抱著的四塊恤香雲陽板。何仙姑說:“有主愈了。有主愈了。”眾仙說:“上不了船,有個啥主愈!”何仙姑說:“把國舅那檀香雲陽板抽一塊來,搭個跳板,咱們不都能上船了嗎?”眾仙齊說:“好,好,好!”於是,曹國舅就抽一塊板來.往船上一搭,七位大仙踏著跳板走上船來。這時.唯獨張果老的毛驢不敢上.眾仙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寶貝驢子拉上船,後來民間常拿辦書不容易說成“比拉著驢子過板橋還難”。這句話就是這樣來的。

八仙乘上小船。來到蓬萊仙山,各自歸洞修身養性,曹國舅竟把這塊板忘記收了,就成了船上的跳板。四塊雲陽板成了三塊,所以後來唱戲的牙子都是三塊板.唱戲的過河曆來不出船錢,因為船上有他們一塊樁香板。

講迷者:張先分

搜集整理者:聞俊

流傳地區:溯北

八仙桌與彭祖八百歲

在紫金山雲霧繚繞的西麵半山腰地方.有一塊大石頭,像一張不高不矮的桌子.桌上麵有八個窟窿像酒盅一樣大.人們稱它“八仙桌”.這八仙桌其貌不揚,卻有一段神奇的傳說。

相傳在很久以前,山下住著一戶小康人家名叫彭祖.他為人忠厚,勁勞樸素.一生栽花植樹,總愛把環境打扮得美美的。有一天.他從山上挖回一株桃樹和一株柳樹.種在自己的後花園裏。年複一年.那兩株小樹很快枝葉繁茂起來,後來變成妖精.柳樹變成一個美男子.桃樹變成一個窕窈少女.經常三更半夜,飛出花園各自雲遊。有一次,柳哥在赤水岩頂遇見桃花姐.欲想娶桃花姐為妻。桃花姐不從,兩人開始鬥法,爭鬥了一百八十回合,桃花姐終因鬥輸,用隱身法溜之大吉。桃花姐變成一位挺美麗的小姑娘,降落在彭祖門前求乞,被彭祖收為義女。因她長得天姿國色.甚是迷人.連彭祖也被迷得瘋瘋癲癲。

柳哥一時找不到桃花姐,決定回花園.一進門便識破天機,原來桃花精已變成一位少女在迷惑彭員外。他怕善良彭祖受桃花精侵害。又變成一位相命老人,上門給彭祖看相.相出彭祖的命不過九九。彭員外經柳哥的指點.知道自己的壽緣因貪迷花色.已近終點,心裏恐慌.急間先生有何解數。柳哥便伸出左手.指指又算算說:“有了。你要趕快避開你的養女.並於九月初九.挑一擔豐盛的酒宴,排到紫金山半山腰的石坪上,祈求上天保佑,便能解數。”說完.化成一團白霧在彭祖前飄繞一會兒就不見了。這時,彭祖才明白這是仙家降臨.立即跪地作揖.感謝指點。

九月初九,天才朦朦亮,鼓祖就挑了一擔三牲酒菜,出了赤水村莊,一個人偷偷地上紫金山去。他走呀走呀.祟得滿頭大汗,來到半山腰,已是日到中午時分。他擺起酒菜.燒了三住香,忽然間一陣紫氣東來.天上的八仙騰雲駕霧降臨。他躲在大樹後麵一看見八仙中有采花的,有挑酒壇的.有帶葫蘆的.有佩劍的。他們嘻嘻哈哈地圍坐在酒桌旁,盤腿席地而坐,狼吞虎咽地喝個痛快。正當他們喝得醉昏昏的時候.彭祖從樹林裏閃出,八仙看見有人來.正想馬上起駕雲遊。彭祖說:“仙公降臨萬福.祈求仙公恩賜。”八仙鐵拐李問:“你要什麼?”彭祖說,“我什麼也不要,隻要仙公給我益壽延年。”因今天八仙吃得痛快,樂善好施,鐵拐李揮手道:“好,我們八仙公每人賞你一百歲。”彭祖高興得五體投地,拜謝八仙,傳說彭祖壽長八百歲就是從此而來的。

搜集整理者:鄭元福

流傳地區:橘建

耿耿遇仙成“棋聖”

很久很久以前,連城縣賴源鄉曾出了一個象棋高手,天下無敵,名叫耿耿。

耿耿二十多歲,聰明而豪放,人家小夥十七八歲都忙著要成家立業。他卻整日跟小孩子娘鬧,或是擠在老人陣裏談天說地。父母急了,好不容易尋媒給他找一家女子。結婚那天,耿耿的父親再三訓教,要他足不出戶,在家陪伴新娘過完三朝。耿耿天生成不安分的脾性,第二天,便挎了竹V到南山頂去刈茅草。

他在半山坡上割了半簍,刀有些鈍了,他便在溪洞裏磨起來。這天正是雨後轉晴天.聚集在南山頂的白雲奔騰洶湧,在山腰上飛過來汾過去,實在美麗壯觀。耿耿如身錢仙境。他想,若爬到石頂上向遠處眺望,一定別有洞天,於是便拋刀棄簍,”登登登”爬上石頂。一陣談笑聲傳來,他好生奇怪,難道還有比我先上的人嗎?順著談笑聲一看.原來不知哪裏來了六男一女,在下象棋。他一向愛好象棋.沒事一個人也擺弄得有鹽有味①.山頂上有人下棋,他還會舍得不看嗎?他把頭湊過去.癡癡迷迷地看起來。別人喝采,他也跟著喝采。但誰也沒理他,那七個人輪番作戰.歡者退局。那棋路.耿耿是見所未見.真是著著精妙,步步奇絕.有時兩隊兵馬旗鼓相當.殺得日月失色,地暗天昏。旁邊放著佳肴美酒,人家吃.他也吃。那七人誰也不服輸,夜幕來臨,點起挑火再戰,耿耿精神亢奮,一點也不想睡。就這樣.他看了三天三夜,雖說沒有下場參戰,但許多精奇的路數與殺著,他都穩記在心。

第四天,棋戰停息.六男一女這才發現了他,大叫有緣。原來石頂上的人都是神仙,他們叫耿耿算算有幾個,耿耿不用數就答道:“七個。”一個拐腳的老漢叫他再數,他點著人頭數起來,七個就是七個。叫他再數,還是七個。他想,我是凡人,難道能添進去算八個?拐腿老漢搖搖頭,說:“你回去吧。”便率六個人駕雲而去。耿耿茫然若失。下到溪澗,卻不見了竹簍,鐮刀雖還在,但已鏽得不成樣子。茅草也枯爛得像泥一樣,他感到奇怪,空著手回家。前腳剛踩進家門,在家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