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九章 安南之亂(1 / 3)

大明皇宮,禦書房內。

皇上坐在龍書案前,陸羽站在一旁,麵色冷峻。紀綱站在下首正彙報此次江西之行。

永樂大帝龍目隱含了層層怒意:“這麼點事都沒辦好,在我堂堂大明帝國,天子腳下,大明將軍的千金,禦封虞美人就這麼被人擄走不說,竟然將人追丟了,你錦衣衛的辦事能力是越來越高了!”

紀綱心中一凜,忙垂下頭,並不敢申辯,他們這一來一去本就耗費了不少日子,那幾個守著山口的手下隻顧得注意從山上下來的人,竟沒發現在大雪封山之前就有人進了山。

可是任你有千種理由能和皇上講麼?

尤其聽皇上語氣不善,竟開始懷疑他們錦衣衛的辦事能力,這不是一個好兆頭。

皇上見他欲言又止,忍了怒氣沉聲問:“你還有什麼話要說?”

“皇上,雖然沒有見到慕容小姐的人,但據抓到的那人交待說他親眼看到慕容玨已經墜落懸崖,微臣上去看了,那山崖極高,下麵深不見底,恐怕是九死一生!”

“還有被我們抓到的那人正是安南國派來接應綁匪的!”

“安南國!哼!”皇上雙目微眯,不知想些什麼!

這時,內務太監忽然匆匆進來,神色慌張,站在下首稟報:“皇上,雲南傳來快報!”

“何事?”

“這——”

“怎麼了?講!”皇上見他支支吾吾,不快的道。

“是,皇上,我們派去護送陳天平的人在進入安南國境後突然遭到埋伏,阻止明軍前進,我大明使臣被殺身亡,廣西將軍黃中也受了傷,混亂裏,陳天平和裴伯耆二人被亂箭射死……”

不等聽他講完,皇上霍然站起,龍目怒瞪:“那胡氏賊子偷襲我大明士兵?”

陸羽和紀綱也在一旁呆住了,這胡氏是吃了豹子膽,竟敢在太歲頭上動土!

太監見皇上動怒心中一嚇慌忙跪倒在地:“皇上息怒!皇上息怒!”心中已經把那惹事的胡氏父子罵了個千秋萬代。

永樂皇帝是被徹底激怒了,那胡賊陽奉陰違也就罷了,竟然敢當著明軍殺掉安南的王位繼承人?還殺了明朝的使臣!

“哈哈哈!”

他怒極反笑,眸色一沉,驟然散發出迫人的寒氣,頓時霸氣十足,連聲道:“好!好!好!”

他皇上是誰?不是徒有虛名的軟弱王位繼承人,這個皇位不是他等著天上掉餡餅,被冊封當上的皇帝。

他是誰呀?那是赫赫有名的戰神朱棣呀,從小便是在戰場上長大,跟著太祖皇帝打天下,而後又追隨眾多名將出征,靖難成功做了皇帝後,征討蒙古,橫掃大漠,忍過常人不能忍,見過常人未所見的燕王,如今的永樂大帝,他不找別人麻煩也就是了,居然還真有不怕死的,好啊!來吧!

正愁找不到借口收拾他們呢!

皇上劍眉一斂,不怒自威:“傳慕容將軍。”

“是,皇上!”伏在地下的太監忙答應著躬身走了出去,心底裏暗樂:安南蠻子,你玩完了,你惹誰不行,你惹我們天子,有的你受了!

原來,因為大明朝中並沒有人見過安南國王的弟弟陳天平,那天在大殿上的一番說辭皇上亦不敢輕易相信一個來曆不明的人,畢竟事關重大,萬一貿然出兵護送他回國,最後證實他隻是一個假冒的,堂堂大明國豈不就會名譽掃地了,事關同體,局麵將不可收拾!

聽了解縉的計策,等三日後安南使臣上殿賀歲時,趁他們不防備,讓陳天平突然上殿,使臣乍一見到他立刻驚慌的站起來,下意識的磕頭就拜,裴伯耆也上前責備他們忘義負主,為虎作倀。使臣連稱是被胡氏所逼,完全是身不由已。

這一幕,皇上都看在眼中,自此真相大白,皇上發布詔書嚴厲斥責胡氏篡國,胡氏立刻回書解釋並無此事,他隻是代管國家大事,國號年號都沒有改,同時懇請陳天平回國繼位。

陳天平和裴伯耆一聽自然大喜,料想有大明天子的支持胡氏不敢亂來,當即便向皇上辭行。

永樂大帝雄才大略,善於權謀,並不能完全相信胡氏,這才派廣西將軍帶五千人馬護送他回國登基。

誰知那胡氏父子權欲薰天,竟作出如此驚天動地,聳人聽聞的蠢事!

隻一會兒,慕容將軍到了。

皇上並不多話,直然問道:“慕容將軍,可準備好了?”

“啟稟皇上,微臣已經做好準備,三十萬大軍已全部調齊!”

果然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一呼百應啊!

哼!

皇上目光微閃:“嗯!好!你可知安南發生了什麼事?”

“陛下英明,臣是剛剛才得知!”

“好!三日後出發,發兵安南!”

此仇不報,大明何用?養兵何用?

原來皇上早就預料到胡氏不會輕易交出政權,定會有所作為,但是仍然沒想到他的作為竟如此之蠢,不然,大明豈有發兵的機會?若論狡詐,玩弄權術,他朱棣認第二,沒人能認第一,那胡氏不是找死是什麼?

一旁站立的兩個人這才知道皇上原來早已經有了部署,已經派慕容車離調兵遣將做好了發兵的準備!

真是料事如神!

三人各懷心思不得不歎服,隻覺得後背寒毛倒立,這是為那一心“求死”的胡氏父子。

瞧瞧你都惹了什麼人吧!

待眾人退下,皇上獨留下陸羽,沉思片刻,突然目光一寒,輕聲與陸羽低語幾句,聲線低沉,幾不可聞,冬日的殘陽從雕花窗戶上照射進來,落在陸羽的臉上,隻見他的麵色漸漸凝重起來,恭恭敬敬跪拜道:“是,陛下,奴才遵旨!”

禦花園,假山石,紅梅點點,寒香陣陣。

“玉台千裏泣別離,明月江風常伴吾歸時。”

一人站在怒放的紅梅前喃喃自語,心中百般思量著詞中意境,竟自癡了!

一旁小太監勸道:“殿下,天氣陰寒,不宜站太久,還請殿下回去暖暖身子才好!”

正是太子朱高熾,他神態惻然,眼前點點紅梅皆化作一張神采飄逸的清麗笑顏,一想到那樣的一個女子卻落得要去和親的地步,他的心就痛的無以複加,這一切都是他的錯,如果不是選妃,如果不是父皇逼他必須放棄,她又何至於會傷心到主動要求去和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