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自主學習階段
自主學習階段主要包括教師的指導啟發內容、學生自學中必要的輔導內容、對難點重點的啟發指導內容及教師對可能出現問題的預案等內容。這個教學階段是創新型課堂教學的基礎階段。對這個教學階段的策劃,應把重點放在發揮學生主體精神方麵,鼓勵學生自學的積極性,增強自覺性,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掌握正確的自學方法。對學生在自學過程可能遇到的困難,在策劃中要有針對性的備案,及時地給以指導、引導、啟發、協助、合作等。所策劃的備案要突出啟發性、凝聚學生的思維,推動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3.互動學習階段
互動學習階段主要包括提出探索內容及對學生在學習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做好預計(對上、中、下三個層麵分別做好預案)等內容。這個教學階段是創新型課堂教學的高潮階段,也是學生智慧、能力提升階段,由此對這個教學階段的策劃就尤其顯得重要了。學生經過了自學,經過了學習實踐產生了體會,都是有感要發且不吐不快的。如何叫學生交流,教師和學生怎樣交流,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結果。對這些內容如何策劃,將影響教學的效果。對這部分教學的策劃應包含三個層麵:進一步掌握基礎知識,叫學生體驗學習的成功,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信心和興趣;應用基礎知識,通過學生、師生交流、對話、互助學習,化知識為智慧、為能力,促進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發展;促進素質的累積,利用知識中蘊含的積極因素,通過和社會生產、生活實踐等方麵的聯係,提高學生品德修養、生活能力。對這個教學階段的策劃還應包含一項內容,即營造一個快樂的、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教學氛圍,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愛護學生的人格成長。對這個氛圍中的個別角色,不管他是“異想天開”、還是“獨辟蹊徑”等等個性化的表現都要從積極方麵給以肯定,表揚他們的創新精神。
教學結尾階段主要包括師生共同總結學習內容、對學生的創新表現予以鼓勵表揚、對學生出現的普遍性錯誤重點指出思維方法應改進的方向及對作業的布置和指導等內容。教學結尾階段就是教學的收獲階段,對這個教學階段的策劃,應突出對學生學習結果的檢查,進一步鞏固學生學習結果。策劃的內容主要應包括四點:其一,從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總結交流中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的普遍程度。其二,從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情況,掌握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所具有的技能、技巧。其三,從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方式、方法,了解學生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發展的狀況。其四,從學生遇到問題時表現態度和行為中明確學生在思想品德方麵有哪些提高和不足。
(四)教案策劃
在傳統的的教學觀中,把教案也稱為課時計劃,在辭海中注釋為“教師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編製的教學具體方案”,是教學製度化的產物。傳統的教師的日常備課活動主要以編寫教案為中心,其步驟是“1.編寫教案的準備,包括鑽研教材、考慮學生情況,根據教材確定教學目標,以及構思上課的過程,等等。2.把上課的想法用文本表示,便是教案。3.按照教案要求進行教育資源的選擇與利用之類的準備”“其中核心問題,是教學程序的安排” 。
赫爾巴特及其繼承者,把教案歸納為“五段教學法”,即:“預備”(通過談話使兒童回憶已有的知識,為學習新知識作準備)與“提示”(提出事物或事例,讓兒童進行觀察與了解)、“聯係”(讓學生對相關事物或事例加以比較、分析)、“統合”(幫助兒童解釋相關事物或事例的原因)、“應用”(讓兒童通過練習、運用原理、規則解答問題)。這些設計的文字表現形式就是教案。這個教案的出發點是要明確教師如何教,而教的著眼點在於指導學生有效地“學” 這種教案設計具有可操作性,使教師的備課和教學有章法可依。但是這種教案的最大缺點是公式化,往往忽視客觀性,不能發揮教材和特定教學情境所蘊藏的培養學生知識和品質的有利作用,忽視了對發展學生創新思維和能力的考量。
創新型課堂教學在策劃教案設計時,教學程序安排仍然非常重要,五段教學法也是很有參考價值的,但是策劃教案的核心是找到並把握啟發學生創新思維的切入點,找出那個教學環節,設計出指導、引導的方法、手段,並體現出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線不斷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發展,產生創新能力的教學過程。在創新型課堂教學中,由於學生思維極其活躍,隨時可能出現預測不到的情況,因此製定的教案又要具有靈活性,所以在教案策劃時不但要有靈活性,還要有調適的預案,以使教師由被動轉為主動。
(五)教學情境製作
教學情境一般來說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全部的,即適應整個一節課教學過程。另一種是局部型的,即適應某個教學環節。全部型的情境適合於教學內容單一或情節集中的課堂教學。而局部型的適用於內容多、教學環節多的課堂教學。教學情境製作需要做到以下四點:首先,不管哪種型的教學情況都要緊密的和教材內容相結合,當然不排除提供一些必要的和教材相關的信息,這些內容和信息都必須是為教學的主題服務的。其次,要突出教學最關鍵的問題,即關鍵的必要條件具備開啟學生的思維作用。這是策劃教學情境的核心內容。第三,在製作上,要圖、像並茂,在視野上使學生產生形象思維,在直覺上,啟迪學生思維創新,在聽覺上使學生進入情境產生共鳴。第四,在情境製作上,堅持精練的原則,隻要必要的,不要多餘的,更不能搞得花裏胡稍。要使教學情境具有輔助學生學習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