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基博評曾國藩
【評主簡介】
錢基博(1淑一服年),字子泉,自號潛廬,又號老泉。江蘇無錫人。先後任教於無錫師範學校、北京清華大學、上海聖約翰大學、上海光華大學、無錫國學專科學校、浙江大學、武昌華中大學、武昌華中師範學院。主要著作有《名家校讀五種》、《文心雕龍校讀記曳、《現代中國文學史》堯《明代文學史曳、《中國文學史曳、《孫子章句訓義》及《近百年湖南學風》等。
原文
……其在軍也,終日凝然①,奏牘書劄②,無不躬親③。危城之中,益誦書史。嚐謂:“軍事變幻無常,每日危疑震撼之際,愈當澄心定慮④,不可發之太驟。”蓋其生平所得力者在此。……綜其一生,定為戒律⑤,守之甚嚴,而持之有恒者,一曰不誑語⑥,二曰不晏起。任事之初,橫言四麵至⑦,無所措手⑧,以為天下事必無幸。與友人談:“當今之世,富貴無可圖,功名亦難就,惟有自正其心以維世道⑨。所謂正心者,曰厚實。厚者恕也⑩。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⑩。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存心之厚,可以少正天下浮薄之風。實者,不說大話,不騖虛名,不行駕空之事,不談過高之理,如此可以少正天下浮偽之習。”以此自勵,亦以此戒所屬。
然挫敗者既多,德慧亦生。常誡諸將曰:“寧可數月不開一仗,不可開仗而毫無安排算計。凡用兵之道,本強而故示敵以弱者多勝,本弱而故示敵以強者多敗。敵加於我,審量而後應之者多勝;漫無審量,輕以兵加於敵者多敗。兵者不得已而用之,常存一不敢為先之心,須人打第二下,我打第一下。……與悍賊交手,總以能看出他的破綻為第一義。若在賊者全無破綻,而我昧焉以往,則在我者必有破綻,被賊看出矣。毋乘以躁氣,毋搖以眾論,自能覷出可破之隙。”……然自將則敗,命將則勝。其用兵也,不善製勝,而善救敗。
【注釋】
①凝然:終日像在聚精會神地思考問題一樣。然:如此;一樣。
②奏牘:書寫了奏記的木簡。這裏可釋為奏疏。
③躬親:親自。
④澄心:使心情清靜。定慮:鎮定地思慮。
⑤戎律:法規。
⑥誑(kuang)語:欺騙之語。
⑦橫言:蠻橫之言。此處可釋為意外之言。
⑧措手:著手處理。
⑨正其心:端正其心。世道:社會風氣。
⑩恕:寬容。
立:樹立;立身。立人:樹人;使人得以自立。
達:通達。達人:使人得以通達。
存5:居」用心。
少:副詞。稍微;略微。
騖:追求。
⑩審量:審,仔細考究。量,後i量。
悍賊:強悍的敵人。
⑩破糸足:漏,同;毛病。
昧:愚昧。此處可釋為冒失、貿然。
覷(qii):窺伺;瞄準。隙:裂縫。此處可釋為“漏洞”。
製勝:製服對方以取勝。
不撓:不屈月艮。
神:意識和精神;表情與氣色。閑:安閑。氣:氣勢;氣質。⑩粹然:純粹象;儼然。
【譯文】
……曾國藩在軍中,整天像在聚精會神地思考問題一樣,奏疏書信之類,沒有不親自動手書寫的。有時候身在危城之中,越發要誦讀書史。他曾經說過:“軍事變幻莫測、變化無常,每天處在危疑震撼之際,就更應當使心情清靜而鎮定地思考,不可出擊得太快。”他生平取得勝利的本源就在這裏。……綜合曾國藩的一生,被他定為不可逾越的法規,守之甚嚴而又持之以恒的,第一是不講欺騙之語,第二是早晨不晚起床。當他最初出仕任事的時候,燒,神閑氣定常以因禍而為福,轉畋而為功,以是諸將久而服之。居官治軍,粹然儒者;戎馬倉皇,不廢文事。意想不到的沒有根據的話從四麵八方而來,弄得他不知從何著手處理,總以為天下的事情必然沒有好結果。他與友人談過:“當今之世,富貴沒有可以謀取的,功名亦難以成就,唯有自己端正其心以維護社會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