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5章 “漢奸劊子手”的一生(1)(1 / 3)

——範文瀾評曾國藩

【評主簡介】

範文瀾(1冊一HB年),著名曆史學家。字仲雲。浙江紹興人。曾任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校教授。抗日戰爭時期到延安,任馬列學院曆史研究室主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兼曆史研究室主任等職。解放後,任中國科學院中國近代史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中共第八屆中央候補委員、第九屆中央委員。著有《中國通史簡編》等,主要論文輯為《範文瀾曆史論文選集》。

原文

曾國藩是被滿清付與大權的第一個漢人,因為他以血腥的手腕暫時撲滅了漢族人民的大反抗,暫時拯救了滿清統治者的大危機。

太平軍起義,人民響應,聲勢蓬勃,以鹹豐帝為首的滿族統治集團驚惶失措①,束手無策。鹹豐帝首先向程朱道學求救②,命儒臣獻上朱熹伏學講義》③,又編呈修(身)、齊(家0、治(國)、平(天下)四篇講義。他親自到孔廟行禮,召集滿漢百官聽他講《中庸》致中和一節④,……《尚書》四句⑤。……從這些講題看來,他也知道政治太不“中和”愚,太無“德”“惠”了。但空談是無補的,他轉向奴才們求助,大罵群臣道:“試問諸臣午夜捫心,何忍何安?若不痛加改悔,將來有不堪設想者矣!又說:“爾等甘為大清國不忠之臣⑦,不亦愚乎?”但腐朽入骨的百官,不管怎樣痛罵,還是無濟的。他再向士子們討好,斬舞弊主考柏葰(蒙族大學士),表示公平取士,但科場積弊極深,並不能“為士林維持風氣”。他灰心失望,索性懶管政務,專玩女色,寵妾那拉氏灑太後)替他批閱奏章,嬖臣肅順替他找美女⑧,同時也出些政治上主意。一八六一年秋天,他在熱河發病死了。

曾國藩就在這個時候,由於肅順和那拉氏的提拔,出任滿清統治者壓迫屠殺人民的急先鋒。那拉氏、肅順二人是當時滿洲皇族裏最有“政治頭腦”的,他們知道了挽救滿清的統治不能依靠滿人而要依靠漢奸。肅順公開宣稱:“滿族沒有一個人中用,國家有大事,非重用漢人不可。”一八五四年(鹹豐四年)曾國藩率湘軍攻陷太平天國的武昌,鹹豐帝得報大喜,對軍機大臣們說⑨:“不圖曾國藩一書生,乃能建此殊勳。漢軍機祁離藻獻媚道⑩:“曾國藩一在籍侍郎吧猶匹夫也,匹夫居閭裏,一呼蹶起,從者萬人,恐非國家之福。”鹹豐帝被他提醒,從此他堅守慣例,不敢深信曾國藩,專指望琦善、托明阿、德興阿(江北大營,、和春謙統江南江北兩大營)等這些滿洲將領和綠營將領向榮(江南大營)以及盜魁張國梁等人來維持那迫近滅亡的滿清王朝。曾國藩這時候還能夠掌握一部分兵權,這就全靠肅順的竭力保薦。一八六茵年,即鹹豐帝死的前一年,和春、張國梁被李秀成擊潰,滿軍軍勢大衰,隻得任曾國藩為兩江總督,以挽危局。鹹豐帝死後,西太後親自執政,她馬上改變政策,給曾國藩兩江總督節製蘇、皖、贛、浙四省的重要地位,讓他充分發揮漢奸作用。

曾國藩學得道學的虛偽,卻不曾受束縛於道學的迂腐。邵懿辰(今文經學家巧當麵責備他虛偽,說他對人能作幾副麵孔。曾國藩說,“我生平以誠自信”,專標一個誠字來用人、辦事;左宗棠與他因派別衝突,結成深仇,就專標一個偽字來揭穿他。事實上虛偽和殘忍是結合在一起的,虛偽乃是殘忍的一方麵,這兩方麵正是曾國藩這個反動派代表者的特點。沒有虛偽就不能表現他反對革命的真誠。……曾國藩深研程朱道學,熟悉清朝政製,當京官時已顯出他的一副手腕不同於一般官僚。帶兵以後,雖不斷受了革命方麵的打擊,但反革命意誌卻極堅決,自稱能在受挫受辱的時候,咬牙立誌,毫不氣餒;愈是軍事棘手,眾議指摘,自己更加“心明力定”,“從耐煩二字痛下工夫”。後來一切反動統治階級崇奉這個“曾文正公”作模範、作祖師,認為“是我國舊文化(封建文化的反動黑暗麵)的代表人物,甚至於理想人物”,把他的漢奸反革命方法及其投降妥協的外交路線,當作統治人民與麻醉青年的經典,完全是有理由的。可惜他們不懂得曾國藩那一套反革命本領,隻能暫時摧殘太平天國一類的初期幼稚的革命,想搬運來用以破壞久以鍛煉的中國人民的民主革命事業,就決無成功的可能了。

曾國藩的活動與滿清這一時期的曆史是分不開的,從1852年減豐二年)至1872年(同治十一年)可分為下列四個階段:(一)辦團練;(二)與太平軍相持;(三)戰勝太平軍;(四)保守既得成果同時反動派內部各種分裂表麵化。

辦團練(一八五二年-八五四年)

團練一方麵保護地主官紳的財產,一方麵也使他們藉以魚肉鄉民,斂財自肥。它是地方性的暫時武裝,沒有出縣作戰的意圖,更說不到出省作戰。從保甲團練以至編成正式軍隊,轉戰全國,這是由於當時滿洲反革命軍隊的腐敗無能,而一切反革命派——從滿清皇帝到各種大小漢奸——卻都要求有一個反革命勁旅來和太平天國作戰所促成的。曾國藩所以能夠進行這樣大規模的反革命活動,就正因為湖南當時是處在革命與反革命衝突的要衝;同時他與滿人關係親密,善講滿清統治者所需要的程朱道學,有堅決反革命的決心和手腕,這幾個條件也幫助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