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捭闔(3)(1 / 3)

二七、鬥酒彘肩

成語“鬥酒彘肩”源自“鴻門宴”的故事。在鴻門宴上,項莊拔劍起舞,欲殺劉邦,項伯暗中盡力用自己的身體掩護,但項莊咄咄逼人,形勢萬分危急。劉邦的謀士張良見勢不妙,趕緊走出帳外,把消息告訴了負責劉邦安全的猛將樊噲。

樊噲與劉邦是同鄉,早年以殺狗賣肉為生,後來跟隨劉邦起兵,出生入死,戰功卓著,很受劉邦器重。樊噲與劉邦還有一層關係,樊噲的妻子呂須與劉邦的夫人呂雉是親戚。所以,在劉邦的諸多將領中,樊噲被認為是最親近的。

樊噲聽張良一說,頓時急了,立即持劍握盾闖入項羽的軍帳。兩側持戟的衛士製止樊噲,不讓他進去。樊噲側著盾牌撞過去,兩側的衛士紛紛倒地。樊噲闖入軍帳內,靠著帷帳向西站著,憤怒地瞪起眼睛,怒視項羽,頭發都豎了起來,眼角也張裂流著鮮血。項羽按劍問道:“這個大漢是什麼人?”張良回答:“他是劉邦的武士,名叫樊噲。”項羽說:“真是一個壯士,快給他拿酒。”手下人立即給樊噲送來一鬥酒,樊噲謝了項羽,一飲而盡。項羽又說:“送給他豬肩。”手下人立即送上一隻生豬肩,樊噲把盾牌扣到地上,把生豬肩放在盾上,拔劍切肉,大口吃起來。項羽說:“壯士,還能再喝酒嗎?”樊噲回答:“我連死都不怕,喝幾鬥酒算什麼!”樊噲的言行震懾了項羽及手下的武將們,項莊等人一時不知如何是好。劉邦借機上廁所,走出項羽的軍帳,連來時坐的車都不要了,獨自騎馬逃離了鴻門。樊噲呢,也不辭而別,匆忙離開,抄小路返回了自己的營地。

“鬥酒彘肩”就源於這個典故。“彘”,是指豬。後來人們用這個典故,形容某人言行豪壯,英勇無畏。

捭闔第五

捭闔之道,以陰陽試之,故與陽言者,依崇高,與陰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無所不出,無所不入,無所不可。

可以說人,可以說家,可以說國,可以說天下。為小無內,為大無外。益損、去就、倍反,皆以陰陽禦其事。

陽動而行,陰止而藏;陽動而出,陰隨而入。陽還終始,陰極反陽。以陽動者,德相生也;以陰靜者,形相成也。以陽求陰,苞以德也;以陰結陽,施以力也。陰陽相求,由捭闔也。

此天地陰陽之道,而說人之法也,為萬事之先,是謂“圓方之門戶”。

【譯文】

開閉的法則,都可用陰陽之言進行試探。因此對正派的人要談論崇高的事去試探他。跟陰險的人談論要用卑小的事去試探他。用低下要求卑小,用崇高要求宏大,這樣說來,沒有什麼不可以探測出,沒有什麼不能深入進去,沒有什麼不能辦到的事。

用這種道理可以說服一家人,說服一個國家,說服天下人。陰則無內可言,陽則無外可言,遊說之道能大能小,能屈能伸。所有益損、去來、背反等都是運用陰陽之法應對。

陽氣動就要行事,陰氣動就可以收藏。陽氣活動而顯出,陰氣隱藏而進入。陽氣到了極點變為陰,陰氣到了極點就反為陽。以陽氣而活動的人,道德由此增長,以陰氣而安定的人,形勢會隨著助長,事物由此而形成。以陽氣來追求陰氣,就要用恩德來包孕,以陰氣來結納陽氣,就要以力量來施行。陰陽相互追求,是根據開合來決定的。

這就是天地陰陽的法則,也是說服人的基本方法。是萬事萬物的先知先覺,也就是所說的天地之門。

【感悟】

天下的事物無不包含著陰陽、正反兩個方麵,這兩個方麵相輔相成,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也就是說,天下的事物沒有不可以轉變的,有了條件就能夠轉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同樣可以使之轉變。人們可以根據這個道理去處理事物。

【故事】

一、伏羲氏的思想

相傳很久以前,有個叫伏羲氏的人做了國王。他感到天地萬物紛亂複雜,於是就想用一種方法,來總結出大自然的規律。一天晚上,伏羲氏抬頭觀察天空時,忽然發現,天空中星羅棋布的大小星星,縱橫交錯的位置不是和地上的山川河流有相通之處嗎?第二天,伏羲氏又仔細地觀看了鳥獸的花紋和岩石的裂縫,在這個基礎上,他最終發明了“八卦”。

那時候,人們在水中捕魚非常困難,他們隻能用樹杈戳,一天下來,捕不了幾條。伏羲氏又運用疏密相間的粘附原理,發明漁網,從那以後人們捕魚就容易多了。

伏羲氏死後,神農氏當了國王。他根據八卦遇到困境就加以改革,改革之後就行得通的原理(“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將樹條用火烤後弄彎,製成犁,就能夠成片成片地開墾荒地了。土地多了,於是生產的糧食也多了。但人們所種的東西並不是相同的,於是,神農氏又發明了市場。他規定:凡是需要交換東西的人,在某一固定的時間,將所要進行交換的貨物集中在市場上,彼此想到用不同的東西進行交換自己想要的東西。

再後來,黃帝、堯、舜先後擔任國王,又發明了衣裳,並通過衣裳的樣式、顏色區分出高低貴賤;又發明了船、弓箭、牛車和馬車等。從此以後,人們的生活便極大地方便起來。

二、舜的發展

舜生長在山東菏澤市南五十裏,離水泊梁山八十公裏。舜為人短胖,身高跟武大郎差不多,據記載是六尺一寸,合一米四五,皮膚很黑,腦袋很圓很大,嘴大像魚,缺少幽默感,總之不是美男子。他媽媽“握登”當初看見一條大虹,意念一感應,就生下了他。

這種懷孕方法當然使他爸爸大為光火。這孩子又是一副“重瞳子”——每隻眼睛兩個瞳孔。“徐悲鴻”大師在畫大舜的時候,把他畫成四個眼睛,上下兩排,吃驚地瞪著,像四個大棗貼在切開的年糕裏。而舜的爸爸偏偏是瞎子。自己的眼睛不夠用,兒子的卻富餘。似乎上天把自己的什麼奪走了,貼給了兒子。所以舜爸爸厭惡大舜。

舜17歲就誌向遠大,成了一名無業遊動人員,卷著行李離家出外(也是因為爹媽不想再養他了,他常被老爹瞽叟毆打虐待)。他離開山東菏澤,北上兩百多公裏到了現在濟南市以南的曆山,那時的濟南還都是狐狸之所居。舜看到這塊土地肥美,就挖了個半地穴的窩棚,開始種地。別的遊民也跑來效法。但是舜的身子矮,拉犁使不上勁,於是改撒種子。由於個矮步子小,舜撒的種子都比別人密,第一年就初有收獲。過了一年,人們開始為田壟的界限打架。舜給大家裁決,手段強硬剛忍,不服氣的搗亂分子都混不下去而跑掉,留下一片齊整的壟畝,看上去井井有條。大家都服氣舜的管理才能。

但是舜覺得種地不是他的理想,就告別人們戀戀不舍的目光,離開曆山。(後來佛教傳入中國以後,曆山改名“千佛山”,山腳現有山東師範大學。師大學生背單詞,常來千佛山。)

舜又向西去了接近中原的雷澤打魚。他把絲繩係在箭尾,射向水裏的魚,再一拎絲繩,把魚從水裏拎出來了。舜瞄準時由於“重瞳孔”結構離奇,可以矯正光線在水和空氣兩種媒質中的傳播偏差,往往歪打正著,每天都有十好幾尾魚的收獲,把別人氣得眼紅。於是大家都來搶他的。由於小時候挨爹打,打慣了,舜能扛住更多的挨打,誓死捍衛自己的魚,渾身傷血也不撒手,哪怕就剩半個魚頭,也在手裏緊緊攥著。這個撅家夥的青皮精神很快鎮住了大家。即使壞蛋也不得不佩服舜的意誌力。他們毆打所不能奪走的魚,舜在看他們確實饑寒的時候,反倒慷慨以魚相贈,把他們感動地再也舉不起拳頭。一些曾把舜打得半死的家夥,都成了舜的好朋友,服氣在他的腳下。於是人們都爭先禮讓,風氣明顯扭轉,紛紛把風平浪靜而又多魚的迴水灣讓給別人,而自己去湍瀨急流處發展。舜成為當地一麵精神旗幟。

接著,舜覺得打魚這個行業技術含量不高,又遷移到別處學習手工製陶工藝,並遇上了另一個遊民,叫做皋陶,是陶器行家,這體現在他的名字裏。舜喊他阿陶。

舜和皋陶外出販賣,把陶器運往北邊的山東鄄城地區,以物易物,買賣公平,碎一個賠倆。由於銷路好,搞活了買和賣兩地的經濟。舜的事跡很快傳到堯帝的耳朵。

旁人告訴堯帝說:“舜這個人很厲害,燒陶還不是他的主業。他的本事是領導能力。舜懂禮讓,又有石頭一樣堅強的性格。雖然口不設言,手不指揮,但是人們紛紛慕名前來依附。號稱他所呆過的地方,一年就集聚成村,二年成邑,三年成都,隻要一呼,四周百應,已是東夷人的精神偶像。”

堯帝想:“如果舜可以攏絡住東方之夷人,並且效命於我,那我不就控製了東夷。我決定把兩個閨女——娥皇、女英嫁給他,以此籠絡住他,讓他替我管理東夷。”

這一天,舜穿著堯帝贈送的細葛布衣服,身後跟著堯帝給的大群牛羊,咩咩哞哞,以及牛羊群襯托下的兩個美少女——娥皇、女英,出現在弟弟象的麵前。

等大哥介紹完了自己的豔遇,看見大哥以武大郎的身材卻娶到了豔壓群芳的兩個潘金蓮,舜的弟弟象又急又妒,好像蚌的殼子裏進了砂,好不自在。

舜到了家,一件件地把冬天穿的鹿裘、夏天穿的葛衣、昭華之玉佩等等奢侈品,恭敬地送給爹媽。但舜的爹媽卻不高興,認為東夷族的舜入贅給華夏之人,是一種背叛,並且結婚也不事先通知家裏。舜趕緊向父母表示誠摯的歉意。

娥皇和女英也都不因出身高貴而表現傲慢,對公婆都很禮貌。

在這樣夕陽雨夜的夏日,農村沒有什麼娛樂,娥皇就拿出琴來彈奏。琴聲如泣如訴,如夢如煙,伴著淙淙琴聲。舜沒有什麼音樂細胞,就深吸一口氣體,發出一聲聲長嘯,振動著屋外的簧竹(起到了很好的防狼作用)。

舜成了闊人,他的暴發使後媽嫉妒得不行,眼睛血紅,想霸占舜的財產,於是鼓動老公瞽叟幹掉舜。於是瞽叟說:“舜啊,上去給糧屯的頂子塗一層泥巴吧,大風把頂子的茅草吹壞了。”

舜滿口答應,回去告訴了娥皇和女英:“我爸爸很頑固,我後媽是個大嗓門,我弟弟心很傲。三個人都不好惹。不過我還是要聽我爸的話,和完泥我就上去。”

娥皇點點頭說:“聽爹的話是應該的,隻是今天熱,你幹活時候要戴上兩頂鬥笠防曬。”舜聽了,覺得有些奇怪:“一頂鬥笠難道不夠嗎?”舜糊裏糊塗地戴上兩頂鬥笠爬上倉頂,給茅草塗防雨的泥巴。

正在塗呢,下麵卻突然燃起了烈焰,大火被風抽打著,好似喝醉了的紅色妖精,越長越高。舜大驚,拚命喊救火,嗓子都喊啞了,隻有他的兩個媳婦跑了出來,衝他比劃腦袋。舜大悟,趕緊摘下鬥笠,一手舉著一個,加兩步助跑,騰空一躍,利用自己的初速度,借助火焰衝起的上升熱氣流,做較為緩慢的拋物線飛行,搖搖晃晃地滑了六秒鍾之後觸地,並且是借助他敦實的屁股實現了軟著陸——舜成為人類曆史上第一個“滑翔飛行傘”的嚐試者,仗著身材矮胖,勉強沒有摔死。

舜被倆夫人架著拖離試驗現場,滿頭痛汗回家臥床。說是臥床,其實是臥地上(當時沒有床。地上鋪著輕軟的獸皮,能卷能藏,還能隔絕濕氣,是當時人理想的寢所,所謂“食肉寢皮”嘛)。

舜大難不死,把傷養好,瞽叟又生一計,叫舜去挖井。舜挖井的時候留了心眼,從井壁橫挖了一個地道,開口於遠處的地麵,留作後路。等井不斷加深,水終於明晃晃地湧出井底了,倒映著瞽叟和象在井口的腦袋。

象悄悄地說:“爸,可以了。趁舜還在底下挖,我們送大哥上天吧。”兩人於是一起使勁,把預備好的大石頭砸進井內,撲通撲通——好一陣折騰,等舜終於沒有任何聲音了,象大喜,飛跑著告訴後媽:“舜已經死了。老大歸天了!”

象樂不可支地說:“舜的產業應該由我來分。老人愛財寶,年輕人愛色,堯的兩個女兒歸我,牛羊、糧倉和琴全給你們好了。”全家皆大歡喜。象弟弟得意洋洋地跑到舜的屋裏去,抱著舜的琴美滋滋地彈起來。突然傳來一陣腳步聲,一個熟悉的聲音在門口響起了:“象弟弟彈的很給勁哪,很有搖滾吉他的音樂風格啊。”

看見舜詐屍了,象的嘴巴半天都合不攏,好不容易才蹦出一句話:“大哥,剛才——井意外塌了,我和爹媽正擔心你呢,心思愁悶,才彈琴遣懷啊!”

舜微笑著:“是啊,你們對我真好!好在我回來了,你們可以放心了。”

再往後,家庭內部就安靜多了。

三、夏啟甘之戰

夏啟繼承了大禹的王位之後,脖子上戴著一串綠鬆石的珠子項鏈,在河南禹縣北門外大集諸侯,祭祀了黃帝、顓頊、鯀先生和大禹等知名先祖。會後大擺宴席,狂飲奢食,為自己博得了“愛好聲色、耽於享樂”的美名。與會代表中有一個來自陝西戶縣的“有扈(念戶)氏”是夏啟的族內老哥,可能是在酒菜裏吃出了蒼蠅,非常不滿意,表示了造反的心聲。

夏啟怒不可遏地對臣下說:“一個老哥尚且不能號令,何以號令天下諸侯?朕將禦駕親征,你們誰也別攔我!”於是他大起六軍,西討有扈國。

夏啟的六軍(也就五六千人)風塵仆仆來到陝西,交戰之前,夏啟感到有必要向部隊申明紀律,於是召來六軍訓話:“有扈氏罪大惡極,不執行我們的日曆,侮辱了金木水火土。我夏啟奉天之命,進行討罰。”接著夏啟殺氣騰騰地警告左右唯命是從,六軍嚇得一吐舌頭,不寒而栗。

夏啟在喊話中還提到了戰車,這是工程師“奚仲”的發明,由兩匹馬拉著一輛獨轅車,上戰場尥著蹶子跑,這是一種新鮮有趣而且生猛的玩藝兒,有兩個木軲轆。“軍”這個字,從繁體形象上看,即是古代戰車。戰車是怎麼發明的呢?把牛車換上馬就發明了。中國人知道馬很晚,馬是從西方傳到夏朝的。

由於當時尚沒有青銅,也就沒有鎧甲,甚至沒有皮甲,而是使用一種叫做“石護肘”的防護設備,是石頭打磨成的套筒,要趁少年時代套在手臂上,隨著身體的成熟而與手臂長成一體。戰鬥時,把它舉起來攔擋敵人的砍殺。一般勇士的石護肘上白痕累累,說明它的主人曾舉著它多次參加凶狠的戰鬥。作一名石器時代的戰士,需要很大的勇氣。當時的箭頭是石製的,穿透能力和放血效果不佳,所以要挨上好多箭才死。有一個出土的青年肚子裏有十餘枚石箭頭,攢了這麼多才死,真是了不起,中間一定很疼。

夏啟和有扈氏的大戰,史稱“甘之戰”,因戰鬥地點在陝西戶縣南郊的甘地而得名,雙方死傷慘重:石球打爛了很多人的鼻子,因為砸得太賣力氣而斷了頭的石斧與被砸癟的人頭相映成趣,由於牛筋不結實而斷了的弓弦來不及更換新的,它的主人就被群集而至的敵人紮死,手裏還兀自摸著腰間那根備用的弓弦……石器時代的戰場特點一目了然,就像地震過後的倒屍,一切都被石器砸得扁扁的,貼在地上,血肉模糊,無從辨認,象餃子餡。而未來青銅時代的戰場,躺在地上的人則類似一堆蜂窩煤——這是穿刺類兵器“戈矛”造就的效果。青銅武器都是穿刺類的,因為青銅質地脆,易斷,所以不能劈砍,適合紮,把人紮得都是窟窿。鐵器時代的戰場則像收割後的莊稼地,因為鐵器堅固且韌,可以做成劈砍的大刀,斷敵人頭和胳膊腿,很多麥穗和麥杆分了家。至於現代的戰爭那就仿佛海灘度假的人了,躺在地上看不出什麼傷口,隻是濕漉漉地淌出什麼液體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