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揭竿而起
“揭竿而起”的意思是高舉義旗,起來反抗。現在多用它指人民起義。
此典出自漢代賈誼《過秦論》:“然而,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庸,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起阡陌之中,率罷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而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賈誼(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漢陽人,西漢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過秦論》是賈誼早期論述秦帝國滅亡的重要著作。
這段話意思是說:陳勝一個用破甕口做窗、用繩子閂門軸的農民的兒子,是一個沒有土地的雇農,被流放的罪犯,論德才既沒有孔子、墨子的賢德,也沒有陶朱公(春秋末年,越國大夫範蠡棄官到陶地經商成為巨富,號陶朱公)、猗頓(春秋時魯國人,在猗氏經營鹽業成為巨富)那樣富有;迫於生計他來到軍隊,不久,便率領士卒以木棒為刀槍高舉義旗,天下窮人紛紛響應,山東等地的豪傑紛紛起義,於是秦王朝很快就被推翻。
一七、蔡邕知音
“蔡邕知音”比喻精通音律。
此典出自《後漢書·蔡邕傳》。
蔡邕是東漢的文學家、書法家,字伯喈,陳留圉(河南把縣南)人。他喜好辭章、數術、天文,對音律也非常精通,並且善於彈琴。漢桓帝時期,中常侍徐璜等五侯專權,作威作福。他們聽說蔡邕善於彈琴,就向桓帝打了個招呼,叫陳留太守命令蔡邕去給徐璜等人彈琴。蔡邕無可奈何,隻好跟隨使者走到偃師,就聲稱自己病了,於是又回到家鄉陳留。他閑居避世,很少與人交往。
當初,蔡邕在陳留時,一個鄰人請他去喝酒。等到蔡邕去時,其他的客人已經喝了一陣子,正處於興致勃勃之際。有一個客人在屏風後邊彈琴,蔡邕走到門口悄悄地聽了一會兒說:“唉,用音樂召喚我而有殺戮之意,這是為什麼呢?”於是,他就返回去了。奉命請蔡邕的人告訴主人說:“蔡君剛才來了,可是到了門口又返回去了。”蔡邕一向深受鄉裏人的尊重,主人急忙追上蔡邕,問他為什麼又返回去了,蔡邕就將事情的原委告訴了他,主人和客人們聽了,都疑惑不解。彈琴的人說:“我剛才彈奏琴弦時,看見一隻螳螂正要撲向一隻鳴叫的知了;知了將飛而未飛,螳螂準備進攻,對著知了忽進忽退。我當時心中一動,擔心螳螂放過了知了。難道這就是蔡君說的殺戮之心,並且在琴音中流露了出來,被蔡君辨識出來了嗎?”蔡邕微微一笑,說:“這完全稱得上是殺戮之心了。”
一八、瓠巴鼓瑟
“瓠巴鼓瑟”形容音樂奇妙。
此典出自《淮南子·說山訓》:“瓠巴鼓瑟,而淫魚出聽;伯牙鼓琴,駟馬仰秣;介子歌龍蛇,而文君垂泣。”
楚人瓠巴擅長鼓瑟,他鼓瑟時樂聲美妙動聽,連遊魚都浮出水麵傾聽;春秋時的伯牙善於彈琴,他彈琴時琴聲悠揚,駟馬也會仰首吐沫而樂;春秋時晉人介之推曾跟隨晉文公一起出亡,他割股為晉文公療饑。晉文公回國後,封賞有功之臣,但是介之推卻沒有得到封賞,他逃入綿山之中。唱起《龍蛇》之歌,晉文公聽後淚流不止。
一九、鈞天廣樂
“鈞天廣樂”形容優美動人的樂曲。
此典出自《列子·周穆王》:“王實以為清都紫微,鈞天廣東,帝之所居。又見《史記·趙世家》:‘我之帝所甚樂,與百神遊於鈞天,廣樂九奏萬舞,不類三代之樂,其聲動人心……’”
春秋時期,趙簡子突然間生了一種怪病,一連五天都不省人事,滿朝文武大臣惶恐不已,就急忙請來神醫扁鵲診治。扁鵲看完病走了出來,趙簡子的家臣董安於詢問病情。扁鵲回答說:“此病經調理血脈即可治愈,不必擔心。”接著扁鵲又說,“從前,秦穆公也患過這種病,過了七天才醒過來。秦穆公醒後對大夫公孫支、子桑說,他到天帝的住所去了一趟,甚是歡樂。之所以這麼長時間沒醒來,是因為在天上聆聽天帝的教誨。天帝告訴他,晉國將大亂,以及晉文公將一度稱霸等情況。”扁鵲又說,“趙簡子的病與秦穆公相同,不出三天,他一定會蘇醒過來,醒來之後一定有話要說。”
兩天半後,趙簡子醒了。他告訴大夫們說:“我到天帝的住所去了一趟,覺得非常高興。我與眾神一起在天的中央遊曆,聽了許多美妙的音樂,看了千姿百媚的舞蹈,這些音樂舞蹈,比夏商周三代的音樂舞蹈都棒得多,其樂聲優美動人。”
二〇、漢相國陳平
河南新鄉市,在曆史上是曾經湧現過大量豪傑將相的地方。今天我們要說的一個國相乃是漢朝開拓者之一的大漢相國陳平。
說起這個陳平,他本來是一個鄉間的讀書人。在秦朝,讀書人是沒有地位的。陳平,他還有一個很優秀的特點,就是對人對物特別遵守約定,他在這個問題上堪稱君子。不光如此,他在給別人主持事務上也是很公正和公平的。這個平簡直就迎合了他的名字的平。鄉人有了爭議往往喜歡找這個風流倜儻的小哥子幫忙處置和調解。在戶牌鄉,隻要是陳平調解的爭端,雙方都是很服氣,不會再行爭議了的。又過了一陣子,天下大亂,陳勝這個陳平的同宗在大澤起義。一時間,天下諸侯紛紛響應。武陽最接近的地方就是下相,而下相有項羽叔侄的起義。陳平就帶著自己的夫人投靠了項羽,並在項羽的帳下做了一個行走秘書的職務。就是項羽說什麼,他陳平得走著給記錄下來的意思。官職不大,卻是參與機密的重要職使。
又過了段時間,陳平在項羽帳下深感項羽的殘暴,他又在和沛公就是現在的漢王的接觸中,為沛公的憂民憂國的一片苦心所打動。於是,他在被封為漢王的沛公即將入蜀的時候,悄悄地跟隨漢軍進了巴蜀。這個陳平可是天下少數幾個絕頂聰明的美男子,漢王一見便對他非常器重,讓他跟隨在張良的身邊,同時又他給蕭何、曹參做副手。而且,這個陳平對於劉邦等人來說還有一個天大的人情的。那就是在鴻門宴的時候,幾次項羽的手下要難為劉邦,就是這個在楚軍中有相當地位的陳平出麵,幾句輕描淡寫的話就的劉邦的危局給化解了。這個人情債,劉邦也是要還的。因為那個時候的陳平還不是他劉邦的臣屬呢。在漢軍,陳平一個人身兼幾個職務,雖然都是副職,但是都是有參與決策權的職務。漢王對他又是信任有加,使得陳平在漢營感到自己的前途是一片光明。他在這樣良好的環境中,腦袋也是格外的靈光,一條一條的計策想出來了,而這些計策的大多數得到了漢軍的采納並生產了相應的效力。現在,陳平又想出一條離間楚國君臣的計策來。
漢軍和楚軍在滎陽對峙,漢軍的糧道屢屢被楚軍襲擊,致使漢軍處境困難。於是,漢王先是想楚議和,以滎陽為界限,天下非為兩半,漢占其西,楚得其東。但是,楚項羽並沒有同意。於是,逼迫陳平隻好出此計策,離間計。陳平給漢王分析說:“楚國兵力雖眾、將官也很多,但是深得項羽器重的隻有亞父、龍且、鍾離昧、周殷等寥寥幾個。範曾雖然號稱亞父,他確實是一個天下奇人,智謀之精深,大有淩駕於我漢國眾謀臣之上的氣概,但是項羽其實在骨子裏早就厭倦他很久了。我們要離間,就要把重心放在這個關係上。至於離間其他人和項羽的關係,我們不做重點謀劃,要是也成功了,算是運氣,沒有成功,也會損害他們君臣關係的。”漢王、呂後以及張良、蕭何、曹參都表示了此計策很好。於是,陳平就向漢王討要了三萬斤黃金去打點這條計策。陳平在過去楚國的時候是有過貪汙的記錄的,但是,漢王對陳平的這個要求卻沒有絲毫的遲疑,馬上就叫蕭何拿出三萬斤黃金出來打點楚國君臣。以後的事實證明,陳平沒有從這三萬斤黃金裏克扣一分一毫自己享用。
一時間,在楚軍的大營裏是謠言四起,都說以龍且、鍾離昧為首的大將在項羽手下為將這麼久了,但是卻沒有享受封茅裂土的待遇,要是霸王再不給他們應該的待遇,他們幾個大將就將去投靠漢王,仿效那個張耳一樣,還可以得到封趙王的待遇。那個張耳他算是什麼啊?也可以封王,他們幾個的功勳又有哪個在張耳之下啊?霸王項羽也聽到這樣的謠言,他這下可不再聽取戰績個當事人的辯解,就把他們幾個統統打發去了對付齊國的戰場。“隔絕氧氣免得氧化。”項羽的想法其實是蠻科學的呢。這樣,漢王當前的壓力就被減輕了。而項羽現在也同意了和漢王的講和意圖,他要和漢王談判。
既然項羽答允談判,那陳平的主意就出來了。他在接待一撥霸王項羽的使者的時候,備出最好的太牢三牲,還命令手下拿出最好的秦地的九裏香的好酒款待。在宴席開始的時候,陳平就假裝詢問:“貴使是霸王派遣來的還是亞父派遣來的啊?”亞父範曾雖然在楚國貴為亞父,他卻沒有派遣使者的權力和資格。幾個使者麵麵相覷,老實地說到:“我們是霸王派遣來和漢王的人談判的。”這下,陳平就很誇張地吩咐手下:快,把這些東西撤下去,我們現在糧食奇缺,這些三牲都是用來祭祀宗廟的,我本來以為你們是亞父的人,我才如此破費,現在我知道你們是霸王的人,就隻能享用這樣的東西了。說完陳平把手拍了三下,一隊士兵抬上幾個食盤,裏麵裝著粗糙的飯菜,而且分量還不夠,酒?那是沒有的,杯子還是有的,裏麵有一點發渾的水,顯然是沒有燒熟的生水。霸王的使者頓感自己被侮辱了,他們也不談判了,馬上起身和陳平告辭。陳平也沒有挽留,說了聲:“貴使怎麼不吃飯啊?慢走了哦。”
三天之後,有人在距離彭城三十裏外的一個山坡下的一條幹涸的水溝裏,發現了項羽亞父範曾的屍體,他背後的疽瘡可以作證。範曾死的時候,是怒目圓睜、死不瞑目的樣子……
大漢成為天下之國後,陳平功高績顯,自然是封侯晉位了。在謠傳韓信要謀反,而高帝劉邦慌作一團的時候,滿朝文武又都在吵吵著要發兵,陳平卻一股勁地問漢高的武力可否比韓信?一盆水澆得漢宮冷清。這才有了出奇計漢皇遊雲夢,韓信無愧卻遭擒的故事發生。再以後,陳平在宦海沉沉浮浮,最終,他在呂後主事時期當上了漢朝的丞相。而這丞相就一直當到漢孝文帝時期才告老還鄉。陳平在漢朝也可算得是官場不倒翁了。這和他到處是哲學有莫大的關係。
二一、東方朔答武帝
西漢時,武帝的宮中有個叫東方朔的人,滑稽多智,三寸不爛之舌能令人驚奇。
漢武帝為了長生不老,竟大肆揮霍財富尋求仙丹妙藥。據說有一次,一個方士獻給漢武帝一壇“仙酒”,胡縐飲了它真的可以“萬歲!萬歲!萬萬歲!”漢武帝當時正忙著,就把它珍藏起來,準備好好享用。誰知東方朔知道此事後,竟把這壇酒偷偷地喝掉了。漢武帝知道後龍顏大怒,喝令立斬東方朔。
東方朔被捆後卻大笑不已。武帝驚問道:“你死到臨頭了,還笑什麼?”東方朔說:“方士說那酒是‘不死之酒’,如果這酒真能讓人長生不死,那麼,你就無法將我殺死。如果一刀下去,我還是死了,這酒還稱得上是‘不死之酒’嗎?人哪有不死的?如果皇上為了這‘假仙酒’而將我殺死,不是要令天下恥笑嗎?”
武帝覺得殺了機智的東方朔很可惜,而且也真得怕天下人恥笑他而終於放了東方朔。又有一次,漢武帝對大臣們說:“我覺得《相書》上有一句話是很對的:‘人的人中如果長一寸,就可以活到一百歲。’”肅立下麵兩邊的文武官員一齊雞啄米似地點頭稱是:“對對對!皇上所言極是!”隻有東方朔卻哈哈大笑起來。
漢武帝麵露不悅之色:“愛卿為什麼要笑朕,難道朕說得不對嗎?”東方朔搖頭說:“我哪裏是笑陛下呢?我是笑彭祖麵長!”武帝不解地問:“彭祖麵長有什麼好笑的呢?”東方朔說:“傳說彭祖活到八百歲。如果《相書》真的很準的話,那麼彭祖的人中就應有八寸長,而他的臉就該有一丈多長了。想到這兒,我怎麼還忍得住不笑呢?”
漢武帝一聽,也不禁大笑起來。過了一段時間,漢武帝遊覽上林苑,看見有一棵樹長得很奇特,問東方朔:“你知道這棵是什麼樹?”東方朔並不知道此樹的名稱,隨口胡說了一句:“它叫‘善哉’”武帝聽後也不應聲,暗中派人削掉它的枝幹為記號。一晃幾年過去,漢武帝又來到上林苑遊玩,又問東方朔那棵樹是什麼樹。
東方朔早就把上次的答案忘了,又胡說了一句:“叫做‘瞿所’。”漢武帝卻沒忘記,臉一沉說:“上次你說這樹叫‘善哉’,這次又稱這樹叫‘瞿所’,怎麼兩次說的不一樣呢?”東方朔愣了一下,但馬上笑著辯解道:“大的馬叫馬,小的馬叫駒;大的雞叫雞,小的雞叫雛;大的牛叫牛,小的牛叫犢;人初生時叫小兒,老了叫某老;以前這樹叫善哉,現在這樹叫瞿所。世上人的老小、生死,萬物的衰敗、成長,哪有分固定的名稱呢?”
東方朔的巧辯使武帝很是佩服,他隻是連連稱讚東朔:“說得好!說得好!”
二二、石勒識臣
公遠318年,漢主劉聰暴病而死。太子劉粲繼位不久,就被國丈靳準幹掉。石勒終於找到借口,以討伐靳準為名,率精兵五萬五千,進據襄陵北原。在亂世紛猶、英雄輩出的年代,雖惺惺相惜歎賞劉琨的卓然之采,傾慕其淳淳操節,石勒仍不為所動,報書答劉琨:事功殊途,非腐儒所知,君當逞節本朝,吾自夷,難為效!為報答劉琨送母送侄之情,石勒回饋劉琨名馬、珍寶一批,厚待來使,謝絕使歸。
石勒在葛陂修整兵馬,整造大船。假如不是連下三個月的大雨,他還真有極大的可能一舉攻克江南琅琊王司馬睿的根據地。
石勒所率人馬,絕大部分是北方人,到南方本來就水土不服,戰鬥力下降。又趕上連月大雨,軍中瘟疫流行,糧食斷絕,得痢疾、血吸蟲病而死以及餓死的兵士將近一半還多。司馬睿一方也深知當前是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沒有任何退路,便嚴命諸將在壽春(安徽壽縣)集結,準備拚死相抗。
麻杆打狼兩頭怕。石勒一時也陷在葛陂。要進攻,士卒疲憊病傷,根本不可行;要後退,害怕聚結在壽春的晉軍隨後追殺,一網打盡。搜集了一堆晉軍方麵送來的檄文和招降書,石勒大會眾將問計。
右長史刁膺首先發言,他勸石勒先向琅琊王司馬睿獻表表示投降,以為晉朝掃清河朔為名,待晉軍退走後再作別的打算。“(石)勒愀然長嘯”,困虎生威,異於常人。
中堅將軍夔安勸石勒就高避水。石勒說:“將軍怎麼這麼膽怯!”
孫萇、支雄等三十多石勒舊將,均屬膽氣豪壯、有勇無謀之輩,上前進言:“現在晉軍還未集聚完全,請各授我們三百步卒,乘船分三十餘道,夜登其城,斬守將首級,得其城,食其倉米。如此,今年肯定會破丹陽,定江南,把司馬家子弟盡數活捉!”石勒聞言一笑:“確實是勇將之計”,賜眾將每人鎧馬一匹。其實石勒心中明白,這些武將是在吹牛逼。
最後,見謀士張賓一直不說話,石勒問:“君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