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賓成竹在胸,一一道來:“將軍您攻陷帝都洛陽,囚執天子,殺害王侯,奸掠妃主,撥將軍之發不足以數將軍之罪,怎麼可能又向晉朝稱臣呢?去年誅殺王彌後,本不應在江南一帶逗留。現在,天降大雨,數百裏皆成澤國,正是上天示警,將軍您不宜長留此地。鄴城有三台之固,西接平陽,四塞山河,應回軍北上攻占此城。伐叛懷服,掃平河朔,又有誰能與將軍你爭鋒呢。”看見石勒讚同之餘,臉上仍舊有憂慮之色,張賓進一步打消石勒的顧慮:“晉軍齊集壽春,是懼怕將軍您率大軍攻擊,如果聽說我們回師北上,他們高興還來不及,根本不可能想出會奇兵追擊我軍。我們可以先使輜重回撤,主力大軍故意作出對壽春發動總攻的姿態,敵人必不敢輕動。待輜重過後,大軍按部就班,慢慢回撤,進退有據,可以萬全!”
石勒站起,掀髯大笑:“張賓之計正合我意!”接著,他扭頭責斥刁膺:“你作輔佐謀臣,應該規成功業,怎能勸我投降!本該斬你,但念你本性一向怯懦,並非出於私計,所以這次我寬恕你!”石勒立即宣布把刁膺降職,右長史一職由張賓接任,加中壘將軍,號曰“右侯”。
石勒在部署軍隊後撤的同時,遣其侄石虎率精騎二千直奔壽春,做出進攻前鋒的姿態。當時石虎剛剛出道,戰爭經驗不足,見江邊晉軍運糧船新到,與左右將士貪念船中軍資,爭相攻搶。晉軍在江邊早嚴陣以待,數道伏兵一齊衝出,在巨靈口大敗石虎一軍,漢兵掉入水中淹死五百多,餘眾四奔,潰退百裏,一直逃到石勒正往北回撤的後軍。
石勒軍中大怖,以為晉軍主力來攻,營中慌亂異常。久經戰陣的石勒倒還鎮定,指揮兵士排成陣形。追擊而至的晉軍怕有埋伏,見好就收,回軍堅守壽春,如此,則丟失了乘亂殲滅石勒的最佳機會。
回軍路上,石勒部眾確實艱苦異常。由於晉軍一方采取堅壁清野的戰略,石勒軍中無糧,“士眾相食”,兵士們隻能把老弱兵殘當幹糧,拚命北撤。行至東燕,又依張賓之計,石勒出奇兵奪取晉將向冰的戰船,把軍隊整船整船地運送過河,然後前後夾擊,大敗向冰,奪取大量軍糧和物資,終於挺過難關。
修整過後,石勒下令,長驅進攻鄴城的晉將劉演,擊降晉軍數萬。由於鄴城三台險固,石勒一時不能攻下,諸將皆建議不計代價死拚。關鍵時刻,又是張賓出主意:“三台不可輕易攻克,不如暫且舍之,令其自潰。今天下鼎沸,人無定誌。得地者昌,失地者王,邯鄲、襄國,趙之舊都,依山憑險,形勝之國,可擇此二地為都城,然後命將四出,授以奇略,如此,將霸業可圖”。正是依從張賓之計,石勒攻占襄國(今河北邢台),有了一個穩固的根據地。從此,石勒一掃昔日百戰百勝但又飄忽不定的盜賊習性,開始有了更為長遠的打算。其實,劉琨先前的勸降書,對石勒及其謀士張賓等人無形中也起以一點作用。英雄謀略,自是不同凡人。
石勒在襄國立足未穩,首先遭受的嚴重挑戰來自晉朝幽州刺史王浚派來的鮮卑聯兵。段部鮮卑的陸疾眷、其弟段匹磾以及其堂弟段末杯等率五萬多兵眾大舉進攻襄國。當時襄國城隍未修,守具缺失,石勒軍卒隻能修築臨時隔城抵禦。
雙方交戰,鮮卑人戰鬥力極強,數次擊敗石勒的軍隊。諸將畏懼,皆建議固守不出。石勒認為,敵眾戰寡,如果時間一久,外接不至,內戰斷絕,隻能困於城中等死,應該出城一戰。
謀士張賓讚同石勒之議,他說:敵軍大眾遠來,認定我戰軍寡弱不敢出戰,必然懈怠。段氏鮮卑勇悍,段末杯部更是強中之強,應出其不意,速在北壘鑿開突門二十餘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出,直擊段末杯大帳。打敗了這支精銳,其餘的鮮卑、漢族兵士就不足畏懼。
石勒依計而行,命孔萇等將率兵從突門衝出,生擒了段末杯,並乘勝追擊,鮮卑、晉軍伏屍三十裏,丟失鎧馬五千匹。
鮮卑將領陸疾眷屯軍於渚陽,喘息之際,送鎧馬金銀,打算與石勒講和,想贖回被俘的段末杯。諸將痛恨鮮卑屢次殺戮兵士,紛紛勸說石勒殺掉段六杯以挫鮮卑銳氣。石勒不從,說:遼西鮮卑,健國也,與我素無仇怨,他們隻是受王浚指派來攻擊我。今殺一人而結怨一國,非明智之計。放之必悅,以後必不為王浚所用石勒此議,深謀遠慮。石虎與陸疾眷結為兄弟,鮮卑軍隊引還。段末杯更是感激石勒不殺之恩,歸途中不停向南跪拜石勒。自此,段氏鮮卑大部再也為王浚所用。
上白一戰,石勒又攻殺乞活軍首領李惲(晉朝任李惲為青州刺史),石勒思其拒戰,要坑殺全降卒。洋洋得意之際,石勒騎馬從要被處死的漢人隊伍麵前走過,忽然發現從前一直善待自己的老雇主郭敬。
這位半大老頭子可憐巴巴,形忽枯搞,鼻青臉腫。石勒趕忙下馬,執著郭敬的手問:“是郭三爺嗎”?郭敬忙伏地叩頭,“正是在下”。
石勒淚如雨下。他青少年時代如果沒有這位財主恩人相救,恐怕屍首早已喂了野狗。“今日相遇,真是天意啊”!石勒悲喜之下,馬上吩咐從人獻上衣服車馬,立拜郭敬為上將軍,準備坑殺的數千人一並免死,歸為郭敬統領。善有善報,終於在老實人郭敬身上體現了一回。
晉帝建興元年(公遠313年),石虎大軍攻克鄴城。石勒親派守令,重新營建,使他在河北的根據地日益擴大和鞏固。
不久,他又利用晉臣劉琨和王浚這間的予盾,使其互不相求,襲殺了王浚,占據了幽州。
接著,石勒軍將又連破晉臣劉演、溫嶠等人,並鎮壓了河間等地王春的起義,大敗乞活軍王平,活捉了劉演的弟弟劉啟(劉演和劉啟都是劉琨的侄子)。石勒很仗義,因感激劉琨送其母侄,也下命賜劉啟田宅,並派儒官為劉啟講授儒經。
晉帝建興四年(公元316年)底,石勒又在廣牧(今山西壽陽)附近山間設伏,大敗劉琨剛從拓跋鮮卑部收來的晉兵數萬人,幹掉了劉琨的全部老本兒。晉朝並州守軍也聞風投降,大英雄劉琨不得不投告段匹磾,不久被殺。
二三、坐觀成敗結果
漢武帝時期,大將軍衛青家裏有兩個舍人,一個叫田仁,另一個叫任安。這二人官運不錯,都當上了不小的官。然而,他們安享富貴,知進而不知退,最釀成大禍,被武帝誅殺而亡。
田仁是怎麼被處死的呢?漢武帝有一次外出巡視,丞相又要親自帶兵出戰,身為丞相司直的田仁那時候負責防守京城。正好這時,漢武帝的兒子戾太子要求出城。田仁想到武帝和太子有骨肉親情,於是就答應了。這件事讓漢武帝知道了,他認為田仁是故意放縱太子,便下令把他殺了。
而任安又是怎樣被處死的呢?
任安是北軍使者護軍,戾太子驅車來到北軍南門外,召見任安,交給他一支令箭,叫任安出兵作戰。任安拜受令箭以後,回到軍營內,閉門不出,可是卻不肯出兵。漢武帝聽說了這件事,他認為任安太狡詐了,雖然接受了令箭,卻不肯出兵,簡直是不把太子放在眼裏,這成何體統?所以對任安十分不滿。北軍中有一個管錢糧的小官,經常被任安鞭打和羞辱,記恨在心,向漢武帝告任安的狀,說任安接受太子令箭以後,曾經在私下裏講:“太子召見我,是想要我的好兵甲。”漢武帝讀了這封告狀信後就說:“任安這個老家夥,看著戰鬥就要打了起來了,卻袖手旁觀,想坐收漁翁之利,對我三心二意,沒有一點忠心。過去,任安多次犯有該死之罪,我都赦免他。現在,他竟然心懷鬼胎,對我沒有一點忠心。”於是,武帝下令把任安交給獄吏查辦,殺死了他。
二四、崔浩的預言
北魏太武帝二年,朝廷議論出擊柔然,但大部分大臣、貴族持消極態度,保太後也極力勸阻太武帝,大武帝還是固執己見。隻有崔浩擁護太武帝的意見。尚書令劉潔、左仆射安原等便派黃門侍郎仇齊帶著夏國赫連昌的太史張深、徐辯勸太武帝:“今年是已巳之年,是三陰齊集、陰氣最盛的時期,木星遮掩月亮2金星出現在西方,這些都顯示不能興兵打仗。如果發動北伐,必定要失敗,即使僥幸勝利了,也會給皇上帶來災難。”大臣們也都盛讚張深:“張深年輕的時候常常規勸行堅不能南下進攻東晉,荷堅一意孤行,結果大敗而歸。目前天時不和,人心不齊,怎能輕舉妄動、貿然出兵?”太武帝有點猶豫了,便召崔浩與張深等深入地討論一下。
崔浩首先發言,他責備張深說:“修德屬於陽,用刑屬於陰,所以發生月蝕,就是上天指示我們要用刑了。而天子用刑,大則用之於戰場,發動正義的戰爭,小則用之於刑場,處決邪惡的罪犯。戰爭,不過是天子用以懲罰邪惡的工具。據此我認為陰氣聚集正是用兵之時,因為三陰之年陰氣盛,用刑也正是陰氣盛的象征。木星遮掩月亮,指示收成不好,將發生災荒,但這是應在別的國家,而且是在十二年之內才會應驗。太白金星行經蒼龍宿,這指示東方將會有不吉利事發生,並不會妨礙我們北伐。張深等人是凡夫俗子。沒有深刻的思想和高遠的智慧,又在聖學中摻雜了陰陽術數這些歪門邪道,所以不可能真正地識破天機,也不能與他們討論國家大計。我仔細地觀察天象,發現這幾年以來,月亮(太陰)的軌道遮掩了顯星,直到現在仍然如此。這預示著三年之內天子將大破北方遊牧部落。柔然,高車正是這些遊牧部落。偉大的聖賢能夠利用天賜良機,做出常人難以想象的事。古人曾說過:‘聖賢做一些偉大的事業,開始眾凡夫俗子都嘲笑、恐懼,等大功告成時,又沒一個人說話了,全都服服貼貼。’希望陛下千萬不要猶豫不決。”
張深等人嘲笑說:“柔然遠在化外,占領了他們的地盤也沒法耕種,統治了那兒的人民也沒法役使,他分都是遊牧部落,行蹤不定,我們很難實行控製,幹嘛要害得我們的將士排死拚活去搶這塊沒多大用的地方?”
崔浩說:“張深等人如果與我討論天時變化,還勉強說得過去,如果與我們大談天下形勢,那可就不自量力了。他們所知道的僅僅是漢代流行的一些陳詞濫調,根本不適合當今的情況。為什麼這麼說呢?柔然是國家以前充邊的叛臣、罪犯的後代,現在我們發兵誅殺其元凶,保護善良的人,使他們恢複其地位,這些人並不是沒有用處。漠北氣候涼爽,蚊蠅等害蟲無法學生,水草肥美,夏天時我們可以耕種那兒的土地,就是說那兒並不象人們說的那樣不能靠農業養活人。柔然貴族投降我們後,出身高貴的成了皇家女婿,低賤的成為將軍、大夫,朝中將軍多有柔然人在,高車也號稱為精銳騎兵,他們也並不是不能駕馭、為我所用。在中原農耕生活的人看來,他們騎馬馳騁,來去無蹤,對我們來說則不然。為什麼呢?因為他們能跑多遠,我們也能追出多遠,他們並非難以控製。此前他們幾次人塞進犯,舉國震動。如果在今年夏天趁其內部空虛,一舉攻滅其國家,等到秋天他們馬肥人壯,我們又會不得安寧。從明元帝統治以來,柔然幾乎年年進犯,這事難道不是很緊急的嗎?世人都傳說張深、徐辯精通術數占驗,能預計勝負成敗,咱們可以試試他們。如果問他們西秦未滅之前,有什麼標示滅亡的征兆?如果他們知道卻沒告訴西秦王、那是他們不忠,如果確實不知道,那便說明他們無知。”
當時西秦末代皇帝赫連昌在坐,張深等人隻好承認沒有預料到滅亡的跡象。太武帝很高興,對大臣們說:“我已下定決心了。不能與亡國之臣討論國家大計,果然不錯!”然而保太後仍心有疑慮。太武帝便命大臣們又到保太後麵前進行討論,特別指出要崔浩說明其中利害以解開太後心中的疑惑。
退朝之後,有人指責崔浩說:“南方的宋國一直在進攻我們,你不去理會反而要北伐,要打柔然,就得長途行軍,我們還沒到,敵人就早已逃竄了,恐怕什麼也得不到,但卻麵臨宋國從南麵進犯的危險,這是很冒險的。”崔浩說:“如果我們不在今年之內消滅柔然,那我們就無法集中力量對付南麵的勁敵。我們吞並西秦之後,宋人極為恐懼,所以興師動眾,加強在淮河一線的防禦。目前的形勢隻能是:他們防著我們,我們防著他們,互相對峙他們不會貿然北進。我們攻滅柔然人,隻是一去一返之間的事。他們不可能迅速地發起進攻。為什麼這麼說呢?你們大概還記得:劉裕占領關中後,留下他心愛的兒子率領數萬精兵強將守衛,最後仍全軍覆沒,慘酷之狀你們大概還記憶猶新吧。宋國人怎麼會愚蠢到在我們國家正在鼎盛時代、兵強馬壯之際北犯,這不是自投羅網嗎?即使我們拱手讓出黃河以南土地,他們恐怕也守不住。他們會量力而行。決不會貿然北犯。在淮河一線屯集重兵,也隻不過是防禦而已。看到甕中水結冰了。就該推知天氣嚴寒了,舉一反三,天下事可推類而知。而柔然一直自以為遠在偏遠地區,我們鞭長莫及。所以防守很鬆懈。好象沒事似的,夏天就散布到廣闊的草原上遊牧,秋天牛肥馬壯時再會合一處,逃避北方的寒冷,向溫暖的南方行進,擄掠。現在我們趁其不備,打他個措手不及,大軍一到,肯定亂成一團,望風逃竄。那個時候公馬正在長膘,母馬正在哺乳,難以長途奔馳,如果幾日不得水草,就會疲累不堪,我們即可將其一舉殲滅。這樣就可一勞永逸。這個時機也很重要,決不能錯過。我原來就擔心天子下不了決心,現在聖意已定,誰能從中作梗?”於是大軍出動。巫師疑惑地問崔浩:“這次真的能取勝嗎?”崔浩說:“沒問題。我隻是擔心各路將領行動遲緩顧慮重重,放不開手腳,以致不能乘勝深人漠北追擊,將其一舉全殲。”
北魏大軍到柔然,柔然人根本沒有防備,倉惶逃竄,於是軍隊散開搜捕追擊,戰線東西長五千裏,南北縱深三千裏,虜獲無數牲畜、財物。高車人趁火打劫,殺了幾十萬桑然人。柔然就此一蹶不振。太武帝又沿弱水向西追至涿邪山,將領們害怕有埋伏,勸大武帝停止追擊。巫師把臨行前崔浩說的話告訴太武帝,力主勇追窮寇,但太武帝不聽。後來柔然的降將說:“柔然首領當時正在生病,不知所措,便燒了帳蓬,帶百餘人進人山區,向南逃跑。剩下的人畜擠在一起,幾十裏地塞得滿滿的,沒有個首領,隊伍長達一百八十裏,倉惶逃竄。隻是後來發現無人來追,才從容地向西逃去,幸免全軍覆沒。”後來涼州來的商人也說;“如果再向前追上兩天,就可將其全殲。”太武帝非常懊悔。
北魏大軍班師回來後,得知宋軍一直按兵不動,驗證了崔浩的預言。
二五、唐玄宗錯用人
安祿山起兵之後,楊國忠因為自己擔任著劍南節度使,便在梁州、益州之間布置好了心腹,以便算計好自全的辦法。六月初九日,潼關失守。十二日淩晨,玄宗帶著龍武將軍陳玄禮、左相韋見素、京兆尹魏方進,楊國忠與楊貴妃及親屬一起護擁著玄宗出了玄秋門,各親王、妃嬪、公主來不及跟上,擔心叛軍馬上就要到來,便命令宦官曹大仙在春明門外擊鼓,又把積聚的各種糧草放火焚燒起來,煙火照亮了天空。渡過渭水之後,便下令斷了便橋。
這天辰時,到了鹹陽望賢驛,官吏們驚駭逃竄,不再顧及貴賤,坐到宮門外的大樹下。中午時分,玄宗還沒有吃飯,有一個老頭獻來麥子,玄宗讓做點飯,這才吃上點東西。第二天,到了馬克,士兵們餓得很憤怒,龍武將軍陳玄禮擔心動亂,先對士兵們說:“現在天下分崩離析,君王顛簸流浪,難道不是由於楊國忠剝削壓迫老百姓,導致朝野怨恨而到了這個地步嗎?如果不殺了他以謝天下,又怎能平息四海之內的怨憤呢?”大家都說:“這麼想了很久了。隻要能這麼做,即使死了也是願意的。”正值吐蕃的和好使者在驛門口攔住楊國忠訴說著什麼事,士兵們喊叫說:“楊國忠與吐蕃人在謀叛。”各個軍營便圍住驛館把楊國忠抓了起來,斬了他以平民憤。這一日,楊貴妃被吊死之後,韓國、虢國二夫人也被亂兵所殺,禦史大夫魏方進死了,左相韋見素受傷。過了很久士兵們才平靜下來,陳玄禮等去見玄宗謝罪說:“楊國忠幹擾破壞國家的法令製度,導致了禍亂的發生,使得百姓塗炭,皇上也顛沛流離,這樣的人不殺掉,患難就無法結束。臣等為了社稷的大計,請假傳聖旨之罪。”玄宗說:“朕沒有認清他,錯用了人。近來也有所發覺,認識到了他的奸詐,本想到蜀中之後,公開判罪用刑。今天神明啟發了你們,完成了我的夙願,將要給你們以爵賞,還用說別的什麼呢。”